叶子和墩子高兴地分别拿着自己的毛绒娃娃和玩具枪跑进家门。特别是墩子,第一次有这么好的玩具玩,简直比吃肉还高兴,只见他边跑边喊:“不许动,举起手来。”两只手不停地扣动扳机,玩具枪突突的闪着光。
万杏花闻风跑出屋,见两孩子手里只是各拿着一个玩具,脸上的灿烂笑容马上就没有了,随之而来的是一张冰冷的吓人的凶相。
“叶子,你婶子就给你们买了一点这个东西?你们没有向她要其它东西?”
本来高高兴兴抱着洋娃娃的叶子,见一手叉着腰,一手拿着柳条的母亲,两眼冷冷的,脸色阴沉地质问,怔怔地愣在那里,可怜巴巴地望着她说:“婶子还买了好吃的给我们吃。”
万杏花也是财迷心窍,她也不想想,自己的一双儿女,大的只有七岁,小的只有五岁,他们哪有那么多心机去算计外人的东西,他们见有玩的和吃的,已经就很知足了。
“你这个死妮子,叫你向你婶子多要些东西,你却抱着这样一个没用的布娃娃,这没用的东西能当饭吃啊?”边说边拿着柳条就要抽打叶子。叶子吓得哭了起来。
柳如嫣拿着两套小孩的衣服过来了,听到万杏花的咒骂声和叶子的哭声,苦笑了一下,急忙跑过去,抢掉万杏花手中的柳条,劝道:“嫂子,大过年的别打孩子,消消气,咯,这是给孩子们的衣服。”
万杏花急忙接过柳如嫣递过来的衣服,尴尬地笑着说:“哟,这多不好意思呀,又要你破费给孩子买衣服了,来弟妹,你坐吧。”说完,转身将衣服放到屋里,从里屋搬过来一条长凳,用胳膊摸去上面的灰尘:“弟妹,坐这。”
“不坐了,我朋友还在家里呢,等下过去吃饭,就不用叫了啊。”柳如嫣说完,转身冲着叶子和墩子喊:“叶子、墩子,跟婶婶到奶奶家去。”
叶子和墩子马上一人牵着柳如嫣的一只手,也不管自己的娘的脸色了,跟着柳如嫣就到老屋的爷爷奶奶家,这里有好多婶婶买来的年货,小家伙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吃,不需要得到大人的首肯。
老屋里,杨正刚刚和李远征正在摆弄电视机。
杨母见柳如嫣又花了这么多钱,心疼的要死,她不知道柳如嫣有万贯家财,还以为她只是和自己的儿子一样,只是赚点微薄的工资。见她回来了,就劝道:“崽呀,花这么多钱做什哩咯,你们赚钱多辛苦啊!看,又买来这么多过年的东西,还买了这么多衣服,我们那里穿的完咯。”
柳如嫣搂着杨母:“妈,给您老买衣服,我高兴,买的心里舒坦,买彩电可不是只为你们,我们还要看春节联欢晚会呢。”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对随着农民工大潮而外出打工的农民来说,农村老家这块贫瘠的土地,是他们深深眷恋的故土,不管他们在外的情况如何,都会在过年的时候赶回家来。在家的老人,平时孤独地守着这个略显空荡的家,希冀着过年时,能看看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女,以减轻一点那份揪心的牵挂;留守儿童也期盼着父母回家,感受父母的关爱。所以到了年三十,平常寂静的山村也异常热闹起来。
吃过中饭,村子周围的山上相继响起了鞭炮声。
柳如嫣第一次到乡村过年,对什么都觉得好奇,听到外面隐约的鞭炮声,就猜想应该是农村的一项风俗。出于职业的本能,她很想知道是什么风俗。
“这是我们这一带的传统,每年大年三十下午,家家户户都要到祖坟山上,去上坟,主要是焚香、敬贡、打爆竹,然后回家吃年夜饭。”杨父解释说。
“那我们也要去?”柳如嫣饶有兴趣地问。
“当然,你看老爸东西都准备好了,正准备动身呢。”杨正刚指指杨父手中。
柳如嫣这才发觉杨父手中正提着一个放了一些香烛、爆竹和几个装有三个糯米饼、一个鸡头、一小块猪肉、一只小鱼的小瓷碗的竹篮子。
望着竹篮子内面的祭祀品,柳如嫣好奇地问:“这个活动只有老人参加的吗,我们年轻人可不可以呀?”
杨父听出了柳如嫣的意思,猜想刚子媳妇可能是想跟着去祭祖。
“只要的杨家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上山祭祖,不过祖坟山上满是荆棘,不好走,你一个城内人,受不了这般苦,还是在家歇一歇吧。”
“哦。”柳如嫣怏怏的回答,他不好在未来公公面前争着去祭祖,却眼睛盯着杨正刚,希望他发声,并陪着自己到祖坟山上去参加祭祖活动。
“爸,我十几年没有给祖宗上过坟,要不我去吧。”杨正刚会意,伸出手要接过杨父手中的竹篮子。
“我和你们一起去吧,十几年了,你那里还记得那些祖坟落在哪里,你们去也好,我可以将一些祖坟指认给你记住,省得以后你们连自己的祖坟都不知道在哪。”杨父点头回应后,转身对柳如嫣说:“闺女,那你就要换鞋子和衣服。”
“爸,我带来运动鞋,马上去换。”柳如嫣兴奋地拉着杨正刚,进屋换装。
杨父带着杨正刚和柳如嫣,心情大好地给祖坟上香,老人家还念念有词,想每位祖宗告知,子孙杨正刚现在带着媳妇来为祖宗上香了,请列祖列宗保佑两人,平平安安,幸福安康。
来到杨正刚爷爷的坟前,杨父照样摆下敬贡的三生,照样在其父亲面前祷告一番,照样请父亲保佑孙子孙媳妇在外平平安安,随后叫杨正刚和柳如嫣上香,自己则拿着爆竹点燃。
“啪”的一声,摆在坟前的小瓷碗有一只被飞过来的爆竹打碎了。
杨父心里一紧,一种不好的预兆冒出脑门,难道我们家又有什么灾难?
杨正刚和柳如嫣是年轻人,不会想到一只碎碗会有什么暗示或者预兆,杨正刚还开着玩笑说:“爷爷想多吃几口贡献。”
那种不好的预兆也只是在杨父脑海里停留几分钟,听到儿子的话后,也认为自己想多了,大过年的,儿子好不容易回来了,而且还给自己带来了这么个好儿媳妇,怎么能让这点小意外坏了这和谐的气氛呢。
夜幕降临,小村子的爆竹声不绝于耳。
杨母、杨正刚和柳如嫣都在厨房里忙活着煮饺子,杨父则坐在堂屋的火盆边,笑眯眯地抽着柳如嫣给他买的高档烟,看着儿媳妇买来的第一次属于自己的彩电。劳苦了一辈子,也抽了一辈子劣质香烟,今天尽情地享受这迟来而不易的幸福与欢乐。
杨正强一家也过来了,柳如嫣见万杏花站在门口有些不自在,忙叫道:“嫂子,过来,把饺子端上桌。”
万杏花“哎”了一声,迅速就钻进厨房,这声音也格外清脆,今年这个年,她也心情舒畅,不但自己家的年货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而且自己还平添了一件衣服,这件衣服一看就知道是价格蛮贵的牌子货。
一会儿工夫,万杏花和柳如嫣就各端着一大盆饺子出来,放到餐桌上。
叶子和墩子忙把在桌子边直愣愣地望着两盆饺子,柳如嫣望着两个可爱的小孩子盯着饺子,就拿着一个小碗,用筷子夹了几个饺子递给叶子,叶子高兴地接过。
墩子见婶子将饺子给了叶子,可不干了,大声叫道:“婶子偏心,给姐姐吃,不给我吃,我也要。”惹得柳如嫣哈哈大笑,同样拿着一个小碗,夹了几个饺子,递给墩子,并说:“婶子怎么偏心啦?婶子只有一双手呀,你们一个一个来吗,我不是给你了吗。”墩子这才高兴地接过碗:“婶子好。”柳如嫣疼爱地亲了一下墩子的额头。
万杏花站在一旁望着柳如嫣给自己的两个小孩夹饺子,心里突然感到一阵愧疚,这么多年来,自己没有一年叫两位老人在自己家过年,也没有过问过两位老人在过年时吃的是什么。看到今天柳如嫣对这自己全家的态度,也觉得自己对待老人太过分了,转脸看到杨父抽着烟,笑眯眯地看着柳如嫣给小孩子的弄饺子,就轻轻地走到杨父身边,小声地地叫道:“爸,上桌吧,我们过年了。”这句“爸”,也是万杏花嫁到杨家后的第一声称呼。
杨父望了万杏花一眼,没有哼声,径自走到桌子旁。
“正刚,菜还没弄好吗?弄好了就端上来吧,哥,村里人都在放鞭炮,我们也拿上鞭炮,就是内面那卷圆盘的,点上,也热热闹闹地过个年。”柳如嫣今天异常兴奋,二十多年,没有过过象今年这样热闹的春节,所以她也不顾白天一天的劳碌,仍然不歇地忙这忙那,见杨正刚强站在一旁,手也不是,脚也不是地比较尴尬,就叫他点爆竹,活跃活跃气氛。
杨正强一听,高兴地“哎”了一声忙跑到里屋拿出那盘爆竹,万杏花也跟着杨正强后面,忙活着牵开爆竹。 吃完了年夜饭,杨母在火盆里加了一些窑末子让火盆红的更旺一些,农村就有这个风俗,火盆的火越红,就意味着来年比今年更红火。
一家人团团而会地围坐在一起准备看春节联欢晚会。
联欢晚会还没有开始,柳如嫣从口袋里拿出了几个红包,每个红包里放着两张崭新的百元大钞,钞票平展展的露出一点在外面。
柳如嫣先拿着两个红包,一个塞到杨父手里,一个塞到杨母手里:“爸、妈,过年了,送您老一人一个红包,祝来年红红火火、二老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来,拿着。”
老两口高兴地接过。
万杏花不自然地盯着柳如嫣手中的另外三个红包。
柳如嫣又拿出两个红包,递给叶子和墩子:“叶子、墩子,婶婶给你们两人一人一个红包,祝你们快快乐乐,乖乖听话,长大了好好读书。”
杨母也接口说:“婶婶祝你们泡壮泡大,快谢谢婶婶。”
叶子和墩子还从来没有接受过红包,不知如何是好,只是有些怯怯地望着柳如嫣。
万杏花见状,两眼放光,要知道,一个红包两百元,两个就是四百元啦,这可是笔不小财富呀,赶忙伸出手来,一把接过两个红包,边放进口袋边对两个孩子说:“还不谢谢婶婶。”
两孩子乖巧地异口同声地说:“谢谢婶婶。”
“怎么谢呀?”柳如嫣倒没有在意万杏花的举动,因为这些钱最终还是要到万杏花口袋中去的,她只是想逗逗小侄子小侄女。
两小孩子,也不知怎么谢,站在柳如嫣面前,用手挠着脑袋,嘿嘿地笑着。
“给婶婶拜年。”杨母提醒着两个孙辈孩子。
两小孩子当真跪着给柳如嫣拜年,又惹得柳如嫣格格地开心笑起来,并扶起两孩子。
杨父见万杏花见钱眼开,那副德行实在是难看,又想发作,被坐在身旁的杨正刚暗暗按住,只好白了万杏花一眼,一声不哼地看电视去了。
“爸,姐姐一家明天会来吗?”柳如嫣望着手中剩下的那个红包,问杨父。
“她们一家要到初二才过来,我们这里的风俗是初一儿子初二郎,也就是正月初一大家都在自己家过年,到初二时才到岳父家来,那叫出访。”林父本来被万杏花的行为憋着一口气,听柳如嫣问他,心里又舒畅了,迅速回答柳如嫣。
“哦,我们这里还有这个风俗呀,听得挺新鲜的,正刚,这些家里的风俗你怎么不跟我讲讲,这些民风民俗,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柳如嫣听杨父这么一说,就将剩下的红包放进口袋,伸手把站在身旁的叶子拉到怀里,抱起放在自己的腿上,搂着叶子,白了杨正刚一眼。
杨父一听柳如嫣想听当地过年的风俗,也来劲了,高兴地向柳如嫣讲述这里过年的民风民俗。
柳如嫣边看电视,边听杨父讲民风民俗,不时插话对某个细节问得很仔细,偶尔逗逗怀里的叶子,感觉非常开心。 时针指向十点,杨正刚就到厨房准备祭祀祖先的贡品去了。
“哥、嫂子,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件事,你们看行啵?”姚柔亲了叶子一口,望着林杨正强和万杏花说。
杨正强没有吱声,望望柳如嫣,又望望万杏花。
杨父大瞪了杨正强一眼,自顾自地看电视。
万杏花则笑容可掬地回答柳如嫣:“弟妹,你说什么事?”眼前这个女孩,出手如此大方,一定要好好的对待,说不定今后有更多的好处呢。万杏花这样想,自然对柳如嫣的提议会殷勤地回答。
“嫂子,你看这栋老屋太破旧了,连基本的遮风挡雨作用都起不了,你们能不能把西边的房子腾出来,让爸妈............”
没等柳如嫣把话说完,万杏花就把头摇的象拨浪鼓似的:“弟妹。这个吗,不行不行,我家那间房子是要留给叶子墩子住的,还有,如果我们把那间房腾出来,我们家那些农具和谷子往哪放啊?肯定不行,其它事好商量,这个万万不行。”万杏花没有想到柳如嫣竟然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这个千万不能答应,自己没有那么笨,心想原认为你真的那样大方,原来是想打房子的主意,我才不吃这一套呢。
柳如嫣听了,无奈地摇摇头,心想这人怎么会这样啊?想想两位老人,算了,不跟她计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想到这,还是微笑地说:“嫂子,既然你不同意,那就算了,我只好叫正刚到别人家借一点房子暂时安置爸妈了,这栋房子根本住不了人,干脆推倒重建得了。”说到这,柳如嫣故意停下来,看看万杏花有什么反应。
再看看万杏花,眼睛瞪得大大的,她没有反应过来柳如嫣的意思。
“嫂子,你别急,我不是让你腾出房间给爸妈长期住,你看这老屋确实没法住了,我想把老屋推掉,重新在旧址上建一栋新房,如果你不同意腾房子,我只好叫正刚想办法到外面借点房子让爸妈暂时住,我就建一层给爸妈和我自己住,如果你愿意腾西边房出来,我就计划建两层,上面那层做两套,你和姐一人一套,下面做一套,就留给我自己,爸妈就住我那一套,行不行你就看着办。”柳如嫣见万杏花愣愣地等着自己,就继续解释道。
“弟妹是想建新房啊,好啊好啊,不过,大姐怎么还有份呀?俗话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做两层,你和我一人一层,几好哟,开春就动手吧。”万杏花一听柳如嫣要建新房,而且还说给自己一套,并且不要还不花一分钱,真后悔刚才说的话。心想,你怎么不把建房子的事先说呢?我也不至于说出那样的话来呀。现在担心的是,怕柳如嫣听了刚才她不让父母进她家门的话,会取消建房计划,所以马上表示支持姚柔建新房,可听柳如嫣还要留一套给杨春桃,心里又不舒服了。
“嫂子,我可不管男女,你们三姐弟都是父母生的,我没有区别,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把姐算进去。”这时柳如嫣真有点愤怒,把脸一沉,冷冰冰地说着。
“贪心不足蛇吞象。”杨父瞪了万杏花一眼,转身对柳如嫣说:“闺女,这可使不得,我们两个老不死的这样挺好的,你们俩的日子还长着呢,不能把钱全用完了,这件事万万不行,你就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吧,你们自己也要留点钱买房子结婚,听说省城的房子价格高的离谱,一套房子要几十万元钱。”
“爸,这是弟妹的一片孝心,您怎么能拒绝呢,您这不是辜负了弟妹的一片孝心吗?弟妹是吧。”万杏花一听急了,心想你这个老不死的,专门跟我过不去,这么好的事情,怎么能就这样白白地溜掉,就赶忙插嘴,说了这句颇有讽刺意味的话。
杨父正想发作,被柳如嫣拦住了:“爸,我们家不缺钱,省城我也有几套房子,不需要再买了,建房子的钱我有,您就不要反对了,嫂子,你还没有答应腾房子呢,腾不腾房子给爸妈住,你看着办吧。”
“腾,腾,明天我就腾出来。”万杏花一听,有眼,生怕说不赢,一连说了几个腾字。
“那到不必明天就腾,既然你答应了,那就这样决定了,上面做两套,你们和姐一人一套,下面是我们和爸妈住,谁也别想打歪主意,还有,你们要承担照顾爸妈的责任,我回去就把钱打过来。”柳如嫣虽然觉得万杏花像个小丑,但为了今后能照顾好两位老人,仍然决定建造新房子,但口气硬了很多,不能让象万杏花这样的人既得利益,又不想付出。 随后,柳如嫣从口袋里拿出一张银行卡交给林父:“爸,这张卡您收着,我把钱打到这张卡上,密码到时我会告诉您,今后您的生活费我也会及时打到这张卡上,您收好啊。”杨父伸出两只哆哆嗦嗦的手,老泪纵横。
守望这份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