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个民间故事
超小超大

《善意的回赠》1

初春的清晨,薄雾如纱般笼罩着李家村。李厚才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深吸一口带着泥土芬芳的空气。他今年三十有五,身材中等,因常年劳作而显得结实有力,一张方脸上总是挂着和善的笑容,眼角有几道深深的皱纹,那是岁月和阳光共同刻下的痕迹。

  “厚才,这么早就起来了?”妻子王氏从灶间探出头来,手里还拿着搅粥的木勺。

  “嗯,去地里看看麦苗。”李厚才拿起靠在墙边的锄头,“昨天那场雨下得不小,得看看有没有积水。”

  王氏点点头,又转身回到灶台前。他们结婚十五年,育有一儿一女,大儿子十二岁,在村里的私塾读书;小女儿八岁,跟着母亲学女红。虽然不富裕,但一家人和和美美,日子过得踏实。

  李厚才扛着锄头走在田埂上,脚下的泥土还有些湿润。远处,几个早起的村民已经开始劳作,互相打着招呼。李家村不大,五十多户人家,大多姓李或王,彼此沾亲带故,平日里互相帮衬。

  走到自家麦田边,李厚才蹲下身,拨开青翠的麦苗查看土壤情况。正当他专注工作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

  “厚才叔!厚才叔!”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气喘吁吁地跑来,“我爷爷又咳血了,娘让我来请您去看看!”

  李厚才立刻站起身,认出这是邻居王老汉的孙子小石头。王老汉今年六十有五,是村里最年长的几位老人之一,住在李厚才家东边,两家只隔着一道矮墙。

  “别急,我这就去。”李厚才拍拍孩子的肩膀,顺手从田边摘了几片薄荷叶给他,“含着这个,能顺气。”

  两人快步来到王老汉家。低矮的土坯房里弥漫着一股药味和潮湿的气息。王老汉躺在靠窗的床上,脸色蜡黄,胸口剧烈起伏,不时发出撕心裂肺的咳嗽声。他的儿媳——小石头的母亲正用湿布擦拭老人额头的汗水。

  “厚才兄弟,您来了。”王媳妇见到李厚才,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公公这病拖了半个月了,昨夜里突然加重,咳个不停,还带了血丝……”

  李厚才走到床前,轻轻握住王老汉干枯的手腕。老人睁开浑浊的眼睛,想要说话,却又是一阵咳嗽。

  “别急,王叔。”李厚才安抚道,转头问王媳妇,“请过郎中了吗?”

  王媳妇低下头,声音几乎听不见:“请了……郎中说……说是肺痨,开了方子……可是……”

  李厚才明白了。王老汉家本就清贫,儿子前年上山砍柴摔断了腿,至今不能干重活,一家老小全靠儿媳织布和孙子捡柴维持。郎中的药方对他们来说,无疑是笔巨大开销。

  “方子给我看看。”李厚才说。

  王媳妇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李厚才展开一看,上面写着川贝、杏仁、桑白皮等几味药材。

  “这样,我正好明天要去镇上缴粮,顺便把药抓回来。”李厚才将药方折好放入自己怀中,“王叔先喝些蜂蜜水润润喉,我让家里的煮些梨汤送来。”

  王媳妇眼眶红了:“厚才兄弟,这怎么好意思……”

  “邻里之间,说这些做什么。”李厚才摆摆手,“王叔当年教我编竹筐的情分,我可一直记着呢。”

  离开王老汉家,李厚才径直回到自己家中。王氏正在院子里晒被子,见他回来得早,疑惑地问:“怎么了?麦田有问题?”

  李厚才摇摇头,将王老汉的情况说了,然后走进里屋,从床底下拉出一个旧木箱。打开锁,里面整齐地放着几串铜钱和一小块碎银子——这是他们家一年的积蓄。

  “你要全拿去?”王氏站在门口,声音有些发颤。

  “治病要紧。”李厚数出足够的钱,“今年麦子长势好,秋收后就能补回来。”

  王氏沉默片刻,点点头:“我去煮梨汤。”

  第二天一早,李厚才赶着牛车去了十里外的青林镇。缴完粮税,他直奔镇上的药铺。照着方子抓了药,又额外买了一些补气养血的黄芪和红枣。

  回到村里,他直接把药送到王老汉家,详细交代了煎服的方法。王老汉的儿子拄着拐杖,坚持要给李厚才写借据。

  “写什么借据,”李厚才笑道,“等王叔好了,教我孙子编蝈蝈笼子抵债。”

  时间如溪水般静静流淌。在王老汉服药半个月后,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咳嗽减轻,面色也红润了些。李厚才每隔几天就会去探望,有时带些自家种的蔬菜,有时是一碗妻子熬的鸡汤。

  这天傍晚,李厚才刚从地里回来,就看见王老汉拄着拐杖站在自家院门口,身后跟着他的儿子,手里抱着一个用布盖着的竹篮。

  “王叔,您怎么来了?身体刚好,别累着了。”李厚才连忙上前搀扶。

  王老汉摆摆手,示意儿子把竹篮递过来:“厚才啊,我这把老骨头多亏了你才捡回一条命。家里没什么值钱东西,这个你收下。”

  李厚才掀开布一看,篮子里竟是一只粉嫩的小猪崽,正呼呼大睡着。

  “这……”李厚才愣住了。

  “今年老母猪下的崽,本来留着过年宰的,现在给你养。”王老汉的儿子解释道,“养大了能卖个好价钱。”

  李厚才想要推辞,王老汉却按住他的手:“你要是不收,就是看不起我们王家。”

  看着老人坚定的眼神,李厚才只好接过竹篮:“那就多谢王叔了。”

  小猪崽的到来让李家的两个孩子兴奋不已。女儿给它取名“福宝”,每天放学第一件事就是去后院看它。儿子则负责收集猪草,还特意请教了村里养猪经验最丰富的赵大叔喂养方法。

  李厚才在后院搭了个结实的猪圈,每天清理得干干净净。王氏笑说他对猪比对儿子还上心。

  “这可是王叔的心意,不能辜负。”李厚才总是这样回答。

  日子一天天过去,福宝从一只小不点长成了圆滚滚的半大猪。它性格温顺,特别亲近李家的两个孩子,听到他们的脚步声就会哼哧哼哧地跑到圈门边。

  秋天来了,李家的麦子果然如李厚才预料的那样丰收。缴完租税,剩下的粮食足够一家人吃到明年夏天还有余。而福宝也已经长成了一头近两百斤的大肥猪,油光水滑,村里人见了都夸养得好。

  腊月里,村里开始准备年货。一天傍晚,李厚才正在院子里劈柴,听见门外有人喊他。

  “厚才哥,在家吗?”

  李厚才放下斧头,看见是村里的屠夫张德彪站在门口。张德彪四十出头,膀大腰圆,一脸络腮胡,是村里少数几个会杀猪的人之一。

  “德彪啊,进来坐。”李厚才招呼道。

  张德彪摆摆手:“不坐了,我来是想问问,你家那猪今年宰不宰?要宰的话,我帮你处理,工钱好商量。”

  李厚才想了想:“确实该宰了,不过工钱就按村里的老规矩,给你一副下水加两斤肉,如何?”

  张德彪咧嘴笑了:“厚才哥就是爽快!那明天一早我来?”

  “成。”

  当晚,李厚才把决定告诉了家人。两个孩子虽然舍不得福宝,但也知道养猪就是为了过年有肉吃。王氏开始盘算着哪些肉腌成腊肉,哪些做香肠,哪些新鲜吃。

  第二天天还没亮,张德彪就带着工具来了。李厚才帮他把福宝赶到院子角落临时搭起的屠宰区。整个过程很快,福宝没有受太多痛苦。李厚才按照习俗,在猪圈门口烧了些纸钱,算是送福宝一程。

  张德彪手法娴熟,不到一个时辰,一整头猪就被分割得清清楚楚:四条腿、肋排、里脊、五花肉、猪头、下水……摆满了大半个院子。

  “厚才哥,你这猪养得真好,膘肥体壮,少说能出140斤净肉。”张德彪擦着汗说。

  李厚才笑了笑,按照约定给了张德彪一副下水和大块后腿肉。然后他又切出最好的五斤五花肉,让儿子给王老汉家送去。

  “这……给这么多?”王氏有些犹豫。

  “没有王叔的小猪崽,哪有今天的肉吃?”李厚才说,“再说王叔病刚好,需要补补。”

  儿子回来后说,王老汉一家说什么也不肯全收,最后只拿了两斤,剩下的硬是让带了回来。

  接下来的几天,李家院子里飘满了肉香。王氏忙着腌制腊肉、灌制香肠,两个孩子帮着打下手。李厚才则把一部分新鲜肉分给了村里几户特别困难的人家,特别是那些有老人和小孩的。

  腊月二十五,张德彪又来找李厚才。

  “厚才哥,我明天要去县城卖肉,你要不要一起?把剩下的鲜肉带去,能卖个好价钱。”张德彪说,“快过年了,城里人舍得花钱。”

  李厚才想了想,家里留的年货已经足够了,剩下的肉确实可以换成钱,开春后买种子农具都需要用钱。于是他答应了。

  第二天凌晨,两人就赶着驴车出发了。车上装着李厚才家的四十多斤肉和张德彪的两扇猪肉。冬日的乡村小路寂静无声,只有驴蹄踏在冻土上的哒哒声和两人的闲聊。

  “厚才哥,你去年帮了王老汉,今年又分肉给村里,大家都记着你的好呢。”张德彪突然说。

  李厚才摇摇头:“邻里之间互相帮衬,应该的。”

  “可不是人人都这么想。”张德彪叹了口气,“就说村西的李老抠,家里堆粮发霉都不肯借给断粮的亲戚。”

  两人聊着村里的事,不知不觉天已蒙蒙亮,县城的轮廓出现在前方。

  青林县城比镇上热闹许多,虽是天刚亮,街上已经人来人往。张德彪熟门熟路地带着李厚才来到城东的肉市,找了个位置支起摊子。

  “在这卖得快,价钱也好。”张德彪一边摆肉一边说,“厚才哥,你第一次来,看着点我的价钱,差不离就行。”

  李厚才点点头,学着张德彪的样子把肉分类摆好。不一会儿,就有顾客上门了。正如张德彪所说,年关将近,城里人买肉毫不吝啬,尤其喜欢李厚才带来的农家土猪肉,说是比城里养的香。

  不到晌午,李厚才的肉就卖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几块肥肉和骨头。张德彪的肉多,还有小半扇没卖出去。

  “厚才哥,你要不先逛逛?我估摸还得一个时辰。”张德彪说。

  李厚才想了想:“那我先去买些东西,回头来找你。”

  他收好钱袋,先在肉市附近的杂货铺买了妻子嘱咐的针线和女儿喜欢的头绳,又去书肆给儿子买了几本旧书。正准备返回肉市时,一阵骚动引起了他的注意。

  前方不远处,一群人围成一圈,隐约有斥骂声传来。李厚才本不想凑热闹,却听见一个虚弱的声音在辩解什么,那声音莫名让他想起病中的王老汉。鬼使神差地,他走了过去。

  挤进人群,李厚才看到一个瘦削的年轻人被一个富态的中年男子揪着衣领。年轻人约莫二十五六岁,穿着洗得发白的青色长衫,面容憔悴但眉目清秀,一看就是个读书人。此刻他脸色苍白,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用油纸包着的东西。

  “穷酸秀才,偷到我头上了!”富态男子厉声道,“这块肉值二十文钱,你拿什么赔?”

  “晚生……晚生真的没偷……”秀才声音颤抖,“我是想买……但钱不够……正想放回去……”

  “放回去?我明明看见你往怀里揣!”男子说着就要动手打人。

  李厚才不知哪来的勇气,上前一步拦住:“这位老爷,有话好说。”

  男子上下打量李厚才:“关你什么事?”

  李厚才拱拱手:“在下李家村李厚才,看这位秀才不像偷窃之人,或许真有误会。”

  “误会?”男子冷笑,“那让他把怀里的东西拿出来看看!”

  秀才羞愧地低下头,缓缓展开油纸——里面是一块肥肉,约莫半斤重。

  人群发出一阵嘘声。富态男子得意地说:“看吧,赃物在此!”

  李厚才却注意到秀才的嘴唇干裂,眼窝深陷,显然是长期吃不饱的样子。再看那块肥肉,是最便宜的部位,富贵人家根本不屑一顾。

  “这位老爷,”李厚才平静地说,“这块肉我替他付钱如何?另外再买您一斤好肉,算是赔礼。”

  男子愣了一下,随即松开秀才的衣领:“既然有人出钱,那就算了。”他瞥了秀才一眼,“算你走运,遇到好人。”

  李厚才数出三十文钱给肉贩,接过包好的肉。人群见没热闹可看,渐渐散去。只剩下秀才站在原地,手足无措。

  “多谢恩公相助……”秀才深深作揖,“晚生陈明远,惭愧……”

  李厚才将那块肥肉和刚买的肉一起递给陈明远:“陈秀才家住何处?为何……”

  话未说完,陈明远的肚子突然发出一声响亮的咕噜声。秀才顿时面红耳赤。

  李厚才了然:“不如先找个地方吃点东西?”

  他带着陈明远来到街边的一个面摊,要了两大碗热汤面。陈明远起初还保持读书人的矜持,几口热汤下肚后,再也忍不住,狼吞虎咽起来。

  从陈明远断断续续的讲述中,李厚才了解到他是城北三十里陈家庄人,家中原是小康之家,供他读书。前年一场大火,烧毁了家宅和所有积蓄,父母因此染病相继离世。今年他本要参加乡试,却连盘缠都凑不齐。

1000个民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十二星座:与你共存 连载中
十二星座:与你共存
柒染qire
地方叫尔晴洛漓簇使,那里的人培养十二星座,可有一天,一个名叫泫雅的,带领了一群黑衣人闯入了尔晴洛漓簇。她们拿走了族中最珍贵的伊克斯宝石,它是......
2.5万字5个月前
秋桂花风 连载中
秋桂花风
蛙小呱
我oc小说,因为画技和屎一样,所以来写小说了
0.5万字5个月前
玄界:生命与自然双灵能,在玄幻星际杀疯了! 连载中
玄界:生命与自然双灵能,在玄幻星际杀疯了!
俺是两点半老师哩
『科技与灵能共存世界观,讲述的是女主两点半在玄幻世界经历各种各样有趣的事,结识许多的朋友,大女主,可以嗑cp,没有男朋友设定√,但是有很多男......
5.6万字5个月前
斗破神域(复新版) 连载中
斗破神域(复新版)
韵笑笑
本故事就纯属虚构,请勿模仿。本故事讲述了由作者心中的角色幻想出来的各种奇思妙想的故事,可能会有不便之处,请多理解!
5.3万字3个月前
人类和人鱼之间的恋爱 连载中
人类和人鱼之间的恋爱
璀璨星辰_804006620649190
3.1万字1周前
仙途莓影之蛇莓传奇 连载中
仙途莓影之蛇莓传奇
屑榵榵
蛇莓的冒险计划,
67.5万字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