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情况稍好一点,依旧站立着,但早已汗流浃背,身体不经稍稍颤抖。
放眼现在,他实行开仓放粮,或许会因为地盘小,许多问题显露不出来。可等他壮大后,实行开仓放粮怕是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祸患,自己估计给后悔一辈子。
到时候,自己还能守住现在的初心吗?
“霍先生,为何开仓放粮这个无底坑的政策会为世人所称赞?”
董越略带颤抖的声音传来,浑然不知对霍雨浩的称呼已经变为“霍先生”。
未等霍雨浩答话,李儒就抢先回答。
“不是世人称赞,而是世大家族引导世人称赞,原因雨浩也提到过,世大家族是开仓放粮的既得利益者,反正遭殃的是百姓、国家,关他们世大家族何事?!”
除李儒、霍雨浩外,其余人只觉三观都要裂开了,原本应是救民政策,却被人性的驱使下祸国殃民,且被世大家族这些权贵所吹捧,竟成为时代标准,这实在是太荒唐了!
他们仿佛看到满满的人血馒头,和……密密麻麻的 吃 人!
霍雨浩经验何其丰富,从他们的状态上就能看出他们在想什么。
“吃人”可止封建社会,哪个时代都有。
恍忽间,霍雨浩看到重建期间那些充满朝阳的青涩面孔,希他们不要被自己守护的人打倒,信仰倒塌。
一念之后,霍雨浩将意识转到李儒话上。
(果然是世大家族这样宣传开仓放粮的,也是!以朝廷现在的情况,已经到达王朝的末年……)
李儒的回答也让霍雨浩确认了内心猜想,他也想明白今日现象背后的逻辑关系。
“雨浩,除了开仓放粮,还有解决的办法了?”
在其余人震惊时,李儒问起了解决方案。
“那就是以工代赈。春秋时期,齐景公当政期间,齐国爆发灾祸,饿殍遍野,齐国大夫晏婴假借筑台之名,行赈灾之实,驱使灾民去修建,以粮食、钱财等救济作为劳作报酬。
我所说的以工代赈,就是官府出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让灾民参与其中,以获取官府的救济。官府出资,灾民出力,大灾一过,互不亏欠。”
众人的脑袋哐当作响。对啊!他们当时怎么就没想到以工代赈呢?好像是因为西凉教育水平的原因,导致他们并不怎么了解这段历史?
霍雨浩:“第一,相比起开仓放粮,以工代赈更适合眼下的情况,万忸于宗不知何时来攻,城池防御措施也该好好修整一下,特别是城墙。
第二,以工代赈可以有效防止层层剥削,粮食他们可以说被灾民吃完了,死无对证,但工程有没有完成,检收便知,若没有达到目标,可是能治你罪。
在其中他们必须保证灾民的一定粮食需求,否则人都饿死了,怎么干活?”
胡珍:“不对啊!那些狗官那么傻吗?不知道找别的人代替,非要用灾民。”
李儒扶了扶额,作为队伍中的智商担当,他要处理的事情真不少啊。
“你认为还有比灾民更廉价的劳动力吗?不用灾民,他们就给花钱雇佣其他劳动力。雨浩接着说吧。”
一句话瞬间让胡珍明白过来,启用灾民的成本最小,保证有口吃就行。
“第三,经济上而言,以工代赈所耗粮食不过开仓放粮的十分之一,能极大节约国家储备粮,使国家有足够粮食稳定粮价,一旦世大家族与无良商人想要炒粮价、割韭菜,那就让他们尝尝被割韭菜的滋味。
第四,人性上,以工代赈可以稳定灾民情绪,毕竟灾民我都工作,你官府给粮那是天经地义。
而且以工代赈也不会像开仓放粮把灾民养废了,灾后依旧无缝衔接生活。
第五,开仓放粮,灾民领粮喝完,几乎无所事事,就住地上一躺,只是比死人多一口气,极易患病而死;以工代赈,灾民每天进行重体力活劳动,身体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患病几率大大减少。
我们所说的开仓放粮与以工代赈的最大区别是什么?一个是授人以鱼,一个是授人以渔。一个依靠别人,一个依靠自己。
像开仓放粮这种直接给的形式,会遭恶人插手,救济难以落到需要的人手中,反而流入不缺的人掌心,富者益富,穷者益穷。
以工代赈本质上是官府为灾民提供工作岗位,让他们依靠自己双手渡过危机,自立自强。”
“啪!啪!啪!”
随着霍雨浩的话语落下,现场立刻爆发出如雷贯耳的掌声。
“好!雨浩,那以工代赈任务就交给你来处理吧!文忧协助并把大夫请来,若有需要,其余人任凭你安排,勿救济好百姓。”
董卓双眼放光,他找到了一个好的部下,一个真正为民的士人,有霍雨浩在,他能少走几年弯路。
之后,他们商量了以工代赈的具体实施和障县的各项工作,最后董卓宣布会议结束,众人慢慢离开。
待其他人走后, 董卓发现霍雨浩仍在政事厅不走,很显然霍雨浩有什么事想跟他单独商量。
作者:终于突破一百章了!可真不容易!关于开仓放粮的弊端,请默认一个前提【王朝末年,监察机构彻底腐败】。别外这是小说,请勿太当真,我不是专业人士,真想知道,请上网查找。
无数碎片寻找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