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病愈后的首次早朝,奉天殿内气氛庄重。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金砖之上,映出朝臣们各异的神色。朱元璋高坐龙椅,目光如炬,率先提及胡惟庸余党之事:“标儿,你陕西一行,既已察觉奸党踪迹,可有应对良策?”
李承乾稳步出列,声音洪亮:“父皇,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清查,揪出隐匿的余党。同时,完善监察制度,杜绝此类乱象再度滋生。”言罢,他呈上一份精心拟定的计划书,详细阐述了行动步骤与监察改革的要点。
朱元璋细细翻阅,频频点头,旋即下令由李承乾牵头,成立专项调查组,负责彻查此案。消息一出,朝堂瞬间议论纷纷,一些心中有鬼的官员,额头冒出细密汗珠。
散朝后,李承乾并未回东宫,而是径直前往都察院。都察院作为明朝的监察机构,在此次清查中起着关键作用。他与都御史陈瑛商议,决定从陕西涉案人员的人脉关系入手,顺藤摸瓜,深挖余党。
在李承乾的指挥下,调查组迅速行动。他们乔装打扮,奔赴各地,收集证据。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线索指向了京城的一些高官。其中,礼部尚书周泽疑点重重,他与陕西的冯诚往来频繁,且账目存在诸多不明之处。
李承乾掌握证据后,即刻进宫面圣。朱元璋得知礼部尚书竟牵涉其中,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将周泽缉拿归案。周泽被捕后,为求自保,供出了更多同党名单,一场大规模的整肃行动在京城展开。
然而,就在行动取得阶段性胜利时,调查组收到一封匿名威胁信。信中警告李承乾,若继续追查,将对他不利。徐辉祖得知此事,忧心忡忡:“殿下,这些余党穷凶极恶,您千万要小心。”李承乾却神色坚定:“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哪怕刀山火海,我也绝不退缩。”
与此同时,朱元璋对李承乾的表现愈发满意,有意让他参与更多朝政大事的决策。李承乾深知,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他一面继续推进清查行动,一面着手改革监察制度,为大明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而暗处的敌人,也在谋划着新的阴谋,一场更为激烈的较量,即将来临 。
山河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