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陕西返回南京的銮驾刚刚停稳,李承乾就感觉一股寒意顺着脖颈钻了进来。连日的奔波和对朝局的忧心,让他的身体有些吃不消。可还没等他喘口气,就听闻朱元璋宣他即刻进宫。
在乾清宫,李承乾强撑着精神,向朱元璋详细禀明陕西之行的所见所闻。朱元璋听完,眉头紧皱,对胡惟庸余党一事尤为震怒。君臣二人商讨许久,直到夜色深沉,李承乾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东宫。
许是受了风寒,又或许是过度劳累,回到东宫后,李承乾便发起了高烧。太医院的太医们匆忙赶来,一番诊治后,开出了几副药方。然而,连续服用多日,病情却不见好转,反而愈发严重,昏迷的时间越来越长。
徐辉祖得知消息,心急如焚,每日守在东宫门外,打听太子的病情。与此同时,朝堂之上暗流涌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蠢蠢欲动,私下里议论纷纷,猜测太子是否大限将至。
李承乾在昏迷中,脑海里不断闪过朱标病逝的记载,一股强烈的求生欲望涌上心头。恍惚间,他想起前世所学的一些中医知识,依稀记得风寒重症需固本培元、辅以针灸刺激穴位。
待清醒片刻,李承乾便强令太医按照他的方法治疗。太医们虽面露迟疑,但见太子病情危急,也只能照做。与此同时,徐辉祖四处寻访民间名医,终于找到一位隐居山林的神医。神医看过李承乾的病情后,开出了一剂独特的药方。
在药物和针灸的双重治疗下,李承乾的病情逐渐好转。几日后,他便能起身行走。得知太子康复的消息,朱元璋大喜过望,亲自来到东宫探望。看着精神渐好的李承乾,朱元璋欣慰地说:“标儿,你这一病可让朕担心坏了。”
李承乾跪地叩首:“儿臣让父皇操心了。经此一病,儿臣更知身体乃治国之本。日后定当多加注意,不负父皇所望。”
经过这次生死考验,李承乾深刻意识到,改写命运并非易事,不仅要应对朝堂上的阴谋诡计,还要与病魔抗争。但他决心已定,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都要打破明史的记载,为大明开创一个繁荣昌盛的未来。此后,李承乾一边调养身体,一边着手筹备应对胡惟庸余党的行动,一场新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山河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