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初三刻,吴婆婆颤抖着,几乎是挂在某个灰袍身影上,如梦似幻间回到了她竹木混制的小屋。
推开门的一瞬间,她便飞也似地躲回小屋深处,躲瘟神般躲着这个自告奋勇,要去“叫醒”所有人的青年。
花莫莫十分善解人意地将空间留给了这个吓坏的老太太,并且还嘱咐过她:
如果实在演不好,就把一切都推给自己之类,使得吴媒婆大为放心。
如果他知道这几句嘴欠,会让他在那全是血腥和尸臭的赵宅待上不短的时间,他恐怕…
呵呵,无所谓,那时他也只能“甘之如饴”了。
……
快入冬了,天凉下来,山边要更寒些。
虽未下霜,狗晚上也不会再伸长身子歇着,它们将头低低埋着,从臂弯里泄出呜呜的鼾声。
花莫莫从每一户人家院墙上掠过,观察着:他要找一条最恶的犬,它叫,所有狗都叫。
站定,不偏不倚,向王二家的狗掷去一枚小小的石子,正中它硕大黝黑,冒着热气的鼻子。
王二狗:呜!汪、汪汪汪汪汪!
可怜这条大黄狗,鼻子痛得直抽抽。
它一个打滚儿,翻身跃起,并大声示警。其余一众狗自然是随声附和,吵成一团。
鸡不知状况,听见狗叫,大多受了惊,此起彼伏,高声长鸣,这当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鸡犬相闻”。
罪魁祸首花莫莫?他早已飘飘然离去,深藏功与名。只留王二狗,团团转悠,找不到凶手。
它越找鼻子就越觉得疼,越找不到,心里也越是气,冲着月亮大声狂吠了好一阵儿。
王二狗: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不知是从哪家起,人被惊醒不久,就能听到几声极其响亮的拍门声。
也不知道是从谁口中喊出的“走水了,走水了!”
出门查看的人都纷纷愣住,呆呆看着:一股黑烟,乘风而起,扶摇直上,冲向高悬的明月——赵宅,起火了!
接下来,自然是众人乱作一团,冲到赵宅救火,破开大门,发现这令人毛骨悚然的灭门惨案,然后再乱作一团云云。
花莫莫自然也是十分关切地来救他自己烧出滚滚浓烟的“大火”,随着众人一起乱,中间呢,时不时还插空添点乱。
如此,经他这么一闹,直到月上中天,子丑相交,人群才慢慢安静。
喘气的、害怕的、想把赵老爷家每一个人祖祖辈辈的都抖落清的,以及像花莫莫这样浑水摸鱼的,全围在赵宅前。
如此大事,如何是好哇!——人人如是
报官?报了报了,可……官差没来之前呢?这目击凶案现场的他们,就杵这儿,就等天亮时候来个人么?
这着实不妥,死的是赵老爷一家子,和他们这种小民是万万不能有关系的。
“那、这这这怎么办,总得留个人,也好作个见证不是?”
一片哗然,谁要待在凶宅里!?
吴婆婆:呐,我看就让他看着吧,这孩子之前给咱看公墓,仔细,不冒失
吴婆婆一把揪住恰好被挤在她身后的花莫莫,不由他推拒,先发制人。
花莫莫:………!!!???
花莫莫:(“仔细,不冒失?”这是说给我听的)
花莫莫:(让我老实点,别说漏嘴,顺便防止别人在赵宅看出她或者我的端倪么)
丑初二刻【1:30】,花莫莫被半推半攘,又挤进了赵宅。人群渐渐散了。
花莫莫:(……叫你嘴欠嘴欠呦(o_ _)ノ)
面上不情不愿,花莫莫心里还是很愿意来赵宅再看看的。
并非他有什么特别癖好,只是看见赵奶奶和小妹惨死难免惋惜。
想看看能为二位做些什么:比如猜猜凶手大概是什么样,以后到地府也好向诸神仙申诉;放假火引来注意,让凶手不至于毁了她们尸体,得以安葬云云。
此时月色很好,照在赵宅里。
一群人进来,又出去,现在又只有一个活人了。
他仍旧先去那间窗很小的屋子,替二位阖了眼,在屋中轻轻翻找起来:
两匹新扯的布、几节蜡烛头、好几坛腌菜、尚未收回钱匣子的几个铜板、展得很平的烂布头、一包四斤重的棉花……
明面上能翻出的就是这些破烂了,最宝贵的:一只上锁的钱匣,摇起来听,全是铜板。
花莫莫:(赵婶儿一共就两个女儿,赵小妹的婚事谈了半年都没谈成,为什么现在扯新布?)
花莫莫:(不富裕,也没到日日吃腌菜的地步)
花莫莫:(钱匣,铜板,她们在攒钱,为什么?)
这间屋子窗太小,没有光,昏昏暗暗看不清赵小妹的神情,她的手,僵硬地搭在床沿上。
花莫莫走到她面前,尽管并不太看得清,他还是再次端详了赵小妹一会儿。
然后,伸手摸索:赵小妹手中什么都没有,但在寒冷僵硬的床褥下有沓薄薄的纸。
抽出,大红底,描金边,正当中一个“囍”,展开——赵容容和长青县有名的多金多情的金乐施公子,纳妾的囍贴。
花莫莫: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花莫莫:金家是很有名的大户,不敢拒绝,又怕女儿穷,受欺负
花莫莫:急急应下小妹的婚约,竟然真的只是为了二十两银子!
花莫莫低头又看起喜帖:虽然赵奶奶和小妹都不认得字,但这用正楷写的帖子她们确实是翻了很多遍,很多遍。
小心地翻完,再小心地押回床下。
又一会儿,他将喜帖收进衣襟。对二位深深鞠躬,拱手道:
“恭喜啊,恭喜。”
……
破魂刀,赵生明书房内
(赵老爷本人并不死在此处,他死在卧房,和赵夫人温若水一处)
花莫莫也没给这位阔老爷省蜡烛,点了灯,提着在屋里转。
这按理说赵生明一江湖游侠,认得几个字,就很算有文化了。没曾想,这书房整整齐齐三个梨花木精工书架上全是书!
花莫莫:哇……学富五车啊
花莫莫:(梵文,梵文,还是梵文!?)
花莫莫自然不是学富五车,自然也看不懂梵文,他就犹如小孩挑书——不看字儿,只看图。
从书架上抽了四五本带图的,有彩绘,也有白描的,一起摊在赵老爷雕花的大木桌上,仔细看着。
他看图挺快,看完就再找出四五本,如法炮制。每看两批就静静坐下思考,想的时间比看的时间长。
丑末寅初【3:00】花莫莫将这书房翻完。
挑灯夜战,看得他一时脑壳疼。自从重伤后很久没有这么晚不睡了,心口也隐隐作痛。
只是他没去休息,揉着心口,又到赵宅里转,心里也直范嘀咕:
花莫莫:(这赵生明确实礼佛,可,也不用放这么多怒目圆睁的金刚菩萨在书房吧)
花莫莫:(他一个武林高手,家里书房一本什么武功秘籍都没有?!贾仙人那个不靠谱的,莫不是认错人了)
花莫莫:(可赵老爷还是死了…奇怪,奇怪)
兜兜转转,停在正厅前。他又退回去,很认真地走了回来。
心中只觉奇怪,好像是少了什么:
花莫莫:这正厅…好窄,好深
花莫莫:它窄的那部分……
花莫莫:(赵宅,赵老爷,礼佛!)
花莫莫:(他家的佛像摆哪了?每月都来买的长明灯供在哪儿?!)
花莫莫定定站在正厅里,盯着那面上绣苍苍云山,九曲长河的巨大云锦屏风。
退出来,又进去,反反复复,直到他自己都觉得可笑至极,也没看出个所以然,也没想出个所以然。
又在赵宅里转了几圈。
除了书房里几乎全是梵文的书,他着实找不到赵宅里能和礼佛相关的东西。
只觉得这西北边的墙格外的高,高到哪怕是很好的轻功,也越不进去。细看却又很正常:毕竟绣楼就在西侧,为了防止采花贼,一般都是会将墙再砌高些。
或许,是他住那两间小破屋太久,猛然进了很讲究的大宅子,看哪儿都有些不适应的缘故。
……
——花花加更礼(2600+续更)——
西北角绣楼
花莫莫站在绣楼前细看,月色静静铺在他身上。
他哈着气,边看着边跳着。
将近寒露,夜里太凉,他全身早已僵了。此时更是分外想念他的小火炉以及用上好的红糖熬制的姜茶。
花莫莫:(这楼,也很高啊,比长青县小姐们的绣楼还要高二尺有余)
这样的高度,不爬梯子,花莫莫只靠轻功是决计上不去的。
并且由于二楼格外高,还必须用特制的,加长的梯子才能上去。
梯子?不必找,它就静静靠在绣楼的北墙根,是断的。
现下上楼无望,花莫莫却没有走开。他费了好一番劲,将梯子的残骸拖到天井里,甚至把它断裂时掉的木渣也扫了来。
月光如水,洒在这把木梯上。他反复端详着这梯子,它除了长度很长外,并无其他独特之处。
凝视良久,他终究只能在心中默默承认:这确实是一把普普通通的木质梯子,仅此而已。
花莫莫:只是……
花莫莫:(这断口好生奇怪:外面齐,里面不齐,和平常木头朽坏断裂的又不太一样)
花莫莫:(竟然,好眼熟啊)
这种奇怪感觉挥之不去,花莫莫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如此奇怪的断口,只能在这凶宅里又转了一圈,直到——
花莫莫:(无、头、尸!)
当他再次看见,那具无头男尸,瞬间明了:和砍断这人头颅的手法一样!
——————————————
作者太太:这章节奏不快但线索超多呀
作者太太:帮大家理一理,有兴趣一起来猜真相呀(凶手就在之前给的人物关系图里哟)
作者太太:
赵小妹:
赵小妹:
作者太太:
山外shanwai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