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王朝变轨纪
超小超大

第四十章 新土地分配方法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众人对李承乾提出的这些想法和建议,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开始就各自心中的疑惑和质疑,开始向李承乾发问和交流。

“殿下所说的这些方案,目的和目标我已经明确了。只是吏部向来只管天下官员,什么时候土地也要管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臣不明白殿下对吏部的具体设想安排?再说,既然殿下已经考虑到今后要增设国土部,为什么现在不设置,直接让他们来管理土地不好吗?”长孙无忌问道。

“官员人事变动,这些没有大的变化,只是职权相应下放更多一些,同时吏部在这方面的工作量和细节,增加的更多一些。至于土地,这是我的变革计划能不能彻底成功的关键之一。朝廷现行的人均十亩税其一的土地税收政策,初衷是为了百姓减轻负担。但十年实施下来,现在看,实际效果越来越不如开始了。”

“因为种种合理和更多的不合理方式,真正的贫苦百姓们,他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得到大的改变。根本原因就是本应在他们手里的土地越来越少了,大部分都集中到地主、豪绅、士家大族手里。正因为如此,由于官吏们很多都出自这些地主、豪绅、士家大族,所以通过他们来实行重新分配土地的任务正合适。我们可以设置相应的规定,完不成或者故意不配合者,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清理出官吏队伍。”

“吏部是天下所有官吏的管理者,这些工作现阶段只能由吏部来做,才能取得我想要的结果。等新的土地分配政策执行完之后,再交由新成立的国土部,那时才是最合适的。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考虑的,不知长孙大人,是否同意我的这些观点。”李承乾解释道。

“殿下考虑问题细致全面,臣很满意。至于吏部多出来的这部分工作,臣认为,完全可以胜任。”长孙无忌确实对太子的这个安排很满意,因为他自己就是现任的吏部尚书。吏部的职责权利越大,在他看来,对他自己的好处就越多。而且即使新的吏部,他不认为,他的位置会受到威胁。

“我设想的新土地分配方法,其中一个新的想法是,所有官吏在职期间,将士服役期间,所应分得的土地,朝廷无偿收回。官吏退休或者辞退,将士退役后,相应土地第二年给予归还。村长和副村长例外,土地不回收。”

“我的方案是,因为朝廷重新制订了度量标准,以后改为一千平米为一亩地,比现在朝廷制定的标准亩,面积大三成左右。按新标准把天下可耕作的土地重新分配,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新的标准,分到百姓手里的土地,实际是增加的。”

“因为面积标准变大,只要数量上不是减少的,我相信绝大多数百姓,会支持和拥护朝廷的决定的。新分配方法为:每独立户夫妻二人共分五十亩,妾不分地,每多一个孩子给十亩。不管孩子的出身,不管男女,一律平等,上不封顶,生的越多给的越多。”

“按照可耕作的土地质量的好坏,给不同的地块分等级,好地为甲级,普通地为乙级,撂荒和新开垦土地为丙级。刚刚说的分配标准按乙级为准,甲级对乙级的比例为八比十,乙级对丙级的比例为六比十。地块好坏由各级农业部门审核评定,并报上级管理部门备案。朝廷分配土地优先分配甲级,其次乙级,再其次丙级。”

“土地分完,五年不变。五年后重新统计人口,家里有人死去、嫁娶导致人口减少,则收回相应的土地。夫妻一方因病或者意外死去的不算,其他如老人或者孩子去世,或者休妻等等,土地都要收回。重新组成家庭的则给于增加相应的土地。重新统计人口之后,按照当时的人口,重新分配土地,原则和这次一样,富民为本。”

“土地分配为公开抓阄,保证公平、公正。每户户主才可抓阄,特殊情况允许指定人代替,户主男女都可。”

“从第二次重新分配土地开始,抓阄顺序为前一次五年内平均产量最高者第一个,最差的后三户,第二次分配减少应分得土地的两成。这个减少是可以叠加的,直至最少每口人五亩地为止。天灾人祸造成的减产不算,下次不是最差三户的,可以马上恢复原来的标准。”

“允许第二次分配者换经营方向,比如种地换成养殖或者其他。农民也可以在土地分配之后,自由互换地块或者经营方向。但是,前提是必须到农业部门申请并审核通过后才可实行,相关部门必须备案以便随时查证。”

“朝廷的税收还是十取一,但是标准是按照一户人家所有土地的总产量。大灾情况受灾地块不收税或者减少一定的税收,标准核定由农业部根据灾害具体情况制定。超出朝廷分配标准部分的土地,在两倍面积以内,新增土地按两成收税,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的,收税三成,五倍以上的收税五成。”

“两个独立户以上的,还要合在一起经营的就要加税。三户一起,所有三户税收为基本税收的两倍,五户以上的税收为基本税收的四倍,十户以上的六倍;面积的加税按之前的标准。但是邻里、家族、合理有偿雇工的不算,主要看经济账本是否合为一起。”

“朝廷给每独立户,按需有偿分配最少两头牛和两头羊,以增加他们伺候新增土地的能力,以增加。分配的牛羊,原则上一公一母,好下小崽儿,繁育更多的牛羊。下的小崽儿,归农户自己所有,自己任意处置。每独立户每年以部分粮食等,还清牛羊的部分价值,没有利息,五到八年还清。还清之后,所有朝廷分配的牛羊都归农户所有。”

“另外鼓励百姓普遍喝牛奶、羊奶。我发现北方草原和西域的人,普遍比中原人高大强壮。他们和我们的饮食区别就是肉食多,喝马、牛、羊奶多。这点我们也要全国推广,让李唐王朝百姓的身体不比他们差。”

“重新分配土地之后,剩余的土地一律掌握在朝廷手里。每村都要留有足够的保底土地,不得减少,还要有适当的机动土地,以适应满足新增加人口的土地分配需求。剩余的土地和保留地、机动地,可以每年按照市价,承包给有能力或者有需求的人或者势力,用于扩大种植经营。”

“承租朝廷土地的,不算在限制税收面积,按需公开、公平、公正竞拍分配。地块的标准不变,还是按之前的三种标准及比例,这些土地没有税收,只有承包费用。承包费用按面积算,一百亩为最小基本单位,一百亩到五百亩,基础费用为每亩甲级两成五,乙级两成,丙级一成。五百亩到一千亩,基础费用为每亩甲级两成,乙级一成五,丙级半成。”

“同一块土地,允许竞价拍卖,价高者得,允许合伙竞拍。每年秋收后开拍,不能影响第二年的种植经营,由农业部门核算合理的换算价值,最后把费用转变为银两或者粮食。由州、省财政部门负责实施具体的拍卖,最终竞拍所得者,必须当场交清银两,或者在规定时间内,上交足够的粮食,收入国库。”

“我通过和很多农民交流得知,最生的土地,只要伺候好了,三到五年都能变成熟地,也就是能达到乙级。如果水利灌溉设施配套齐全,那么这个地块达到甲级的高产地,也最多五年就可以了。所以,新的土地政策实施之后,我们李唐王朝高产的耕地,就会越来越多。带来的结果,就应该是粮食的产量越来越高。这个好处有多大,就不用我多赘述了。”

“土地除了这些可用作粮食种植的农业耕地以外,还有个很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商业用地。比如建设工坊、房屋、城池、村寨等等。今后这些商业用地,朝廷要统一管理和分配,可以用丙级土地供应。根据各种商业或者地域发展的的需求,比如交通运输、物资产地、技术人口分布等,合理提供和划分商业用地区域。朝廷为每块商业用地,配套相应的交通道路等各种保障设施。”

“商业用地收费为一次性收取地皮使用费,按五十年每亩地五千两银子的价格收取。后期根据各地实际发展需求情况,再进行适当的调整,价格可以适当增减。这些商业用地,也是由州、省财政部门负责拍卖,最终竞拍所得者,必须当场交清银两,收入国库。”

“这些商业用地和农业用地一样,在使用年限内,允许拥有者进行所有权交易或者租赁交易。但是他们的每次交易,必须到朝廷相关部门备案。而且朝廷在这些交易中,都要收取交易费的一成,作为对这些土地管理成本的一种补偿。”

“矿山等资源性土地,则根据实际情况,除必须由朝廷自己控制的以外,也是十年为期限,每片矿山订立不同的基准价,进行拍卖。拍卖由财政部统一进行,最终竞拍所得者,必须当场交清银两,收入国库。”

“这就是我想到的对付地主、豪绅、士家大族的土地垄断的方法之一,用收税差异手段让他们分家、分地、分财产。同时又不影响有能力的地主豪绅等势力扩大经营,只是他们要交的税比以前更多了,这也是他们应该为国家朝廷做的贡献。至于具体如何选择,朝廷不干预,只要他们愿意多交税。”

“税收增加不能指望在穷苦百姓身上收取,要从有钱人身上收,地主豪绅商人就是主要目标。他们才是把很多的民脂民膏收入囊中的人,其中有很多本来都应该是朝廷的收入,百姓的收入。”

在李承乾的认知里,赚钱只有把目标放在有钱人身上,才是最有前途的。前世这样的例子,他见过太多了。

李唐王朝变轨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红色家族 连载中
红色家族
谷子
简介:以主人公史大鹏家三代人为主线,描写近一个世纪中国社会历史风云变幻。
新书6年前
征战天下 连载中
征战天下
白凝霜
简介:大变革大动荡的年代!淝水战后,斗转星移,原本一统的北方重新陷入了分裂,老一代的英雄们正式走向落幕,而年轻一代里,天下公认有七个少年英雄:段业,沮渠蒙逊,秃发傉檀,慕容冲,拓跋珪,刘裕,赫连勃勃。他们不甘平庸,他们因势而起,他们功盖千年依旧,他们气吞万里如虎。千百年后,他们的故事依然被传诵不已!在这个年代,在华夏这片土地上,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人民需要英雄站出来,时代需要英雄扛起来!英雄征战天下,试看谁主沉浮!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83.5万字6年前
圣羽子 连载中
圣羽子
陈苹果大神
简介:夜子羽醒来后,走出了房间,发现外面的格局又变了,原本的凉亭已经消失不见,而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池塘。水面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耀眼的水光…  “这是幻阵。”就在夜子羽感叹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这一切都是假的?”夜子羽不可置信的问道。  鬼谷子说道:“相由心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中宽广,看到的自然是所希望的景象。”  “这么说,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景象?”夜子羽问道。
2.7万字5年前
(明朝那些事儿) 连载中
(明朝那些事儿)
萧然居士
简介:《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0.9万字5年前
妙锦传 连载中
妙锦传
鸳鸯乾符
中国明朝,这个国祚近二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王朝,在历史上因其辉煌与黑暗并存的特殊性,一直以来为众人所津津乐道。至千禧之年而下的二十余年里,这个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朝代总是被掩盖着一层朦胧,有人唾弃其厂卫的阴狠恶毒,亦有人颂扬其威震八方的天朝国威。但无论怎么说,象征这个朝代的符号总是让人屡屡惊叹。《永乐大典》,《本草纲目》,《纪效新书》亦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难以磨灭的光辉星辰。扫荡安南,南驱倭寇,北攘蒙古,壬辰战争,铿锵铁马之声至今仍旧回旋于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七下西洋,宣仁之治,火枪,紫禁城,内阁等等诸如此类,频频成为历史大家们热烈讨论之对象。三次盛世,两次中兴,一次革新。在古典王朝中,这是极其少见的。而明朝自开国以后,平均五十年就出现一次极度繁荣的社会现象,亦不可不为之惊奇。诚然,脱离洪武之治来浅谈永乐盛世无异于空中楼阁。那么,这个开国仅仅以半个甲子的时间,就快速步入巅峰的王朝,它的背后,究竟又隐藏了什么?又是谁铸就了宏伟的永乐盛世?在这盛世中,又隐藏了多少悲欢离合?请让我们慢慢走进明朝,去细细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别样美感。
12.1万字5年前
汉末之袁氏崛起 连载中
汉末之袁氏崛起
不灵
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做什么?这是王奕的穿越三连问。你是袁熙,你在渤海郡,你想干啥就干点啥去吧,毕竟...开局地狱难度,家世显赫-会衰落,老婆漂亮-会被抢,亲爹不疼,后妈不爱。算了,不活了,想想就气。
7.7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