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始置时领马平、新平、文安、贺水、阳德等5个县。同年,改阳德县为循德县,改文安县为乐沙县。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柳州析出贺水县改隶澄州。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柳州废省乐沙县(治所在今柳江县白沙)入新平县,并划辖原隶龙州之龙城县。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柳州废省新平县(旧治在今柳州市南)入马平县。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柳州增置辖洛封县,并将循德县析出划归严州。次年,柳州增辖原属桂州的象县。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柳州增划辖原隶严州之洛容县。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柳州洛封县更名洛曹县。故唐末柳州辖马平、龙城、象、洛曹、洛容等5个县。辖及今柳州、柳江、鹿寨、柳城、宜州等市县地。[6]
五代时期,柳州先属楚,后周时属南汉,建制依旧。[6]
宋朝时期,柳州属广南西路,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移治柳城,即今柳城县旧柳城。柳州初领马平、龙城、象、洛曹、洛容等5个县。淳化元年(公元990年),析出洛曹改隶宜州。嘉韦占四年(公元1059年),省象县入洛容县。宋末实辖柳城、马平、洛容等3个县。辖及今柳州市及其柳江、柳城、鹿寨等县地。[6]
元朝时期,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柳州设安抚司,隶属广西道宣抚司。次年,广西道宣抚司改为广西道宣慰司,上隶同年置的潭州行中书省。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柳州改为柳州路,置总管府。治柳城。始终领辖柳城、马平、洛容等3个县,辖及今柳州市及其柳江、柳城和柳州地区的鹿寨等县地。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潭州行中书省改为湖广行中书省,广西道宣慰司随之改隶。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广西道宣慰司又改为广西两江道宣慰司。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广西两江道宣慰司又改为广西等处行中书省。[6]
明朝时期,明洪武元年(1368年),柳州更名柳州府,府官署从柳城迁回马平县,马平县从宋代以前的州治所上升为府治所,柳州府直辖马平、洛容、柳城、怀远、来宾、融、罗城等县以及象、宾等州,其中,象州又领武宣县,宾州又领迁江、上林等县。柳州府隶属广西广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6]
清朝时期,柳州府隶属广西省,初领马平、洛容、柳城、罗城、怀远、融、来宾、武宣、上林、迁江等10个县以及宾、象等2个州。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柳州府析出宾州直隶广西省,并析出武宣、来宾、上林、迁江等4个县改隶宾州。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柳州府复划辖原隶宾州之来宾县。故清末柳州府实辖马平、雒容、罗城、柳城、怀远、融县、来宾等7个县和象州。辖及今柳州市区、三江、融安、融水、鹿寨、象州、来宾和罗城等县(自治县)地。[6]

目录
声明:词条人人可编辑,创建、修改和认证均免费
详情
253
柳州[liǔ zhōu]
词条图片数说深度解读
柳州,简称“柳”,别称壶城、龙城,广西第一大工业城市,国家Ⅱ型大城市,中国五大汽车城之一,西南地区工业重镇、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是全国唯一拥有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的城市,中国内陆通向东盟的重要通道,与东盟双向往来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和物流中转基地城市,西南出海大通道集散枢纽城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的重要节点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和核心城市。[1][2]
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工业总产量约占广西1/5;同时素有“桂中商埠”之称,是沟通西南与中南、华东、华南地区的铁路中枢及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已形成集水陆空于一体的现代化交通网络。[3]
柳州市区青山环绕,水抱城流,描绘出“百里柳江,百里画廊”的景色,有着“山清水秀地干净” “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的美誉。以柳州为圆心的250公里半径范围内,集中了广西80%以上的4A级旅游风景区,与毗邻的桂林市共同构成享誉世界的大桂林旅游风景区。柳州拥有2100多年建置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柳州奇石甲天下”,被誉为“中华石都”。[1]
柳州是壮族歌仙刘三姐传歌圣地,传说刘三姐在鱼峰山唱歌感动上天而得道成仙,山歌世代在鱼峰山脚下缭绕。壮族的歌、侗族的楼、苗族的舞、瑶族的节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
在2016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中,柳州位列第七,2016中国最干净城市排行榜中位列第五。2016年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在柳州举办。
中文名称
柳州市
外文名称
Liuzhou
别名
龙城、壶城、奇石城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数说柳州
|合作伙伴: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统计局、艾漫数据、百度地图、百度知识图谱、贝壳、携程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查看全部
历史沿革
柳州是南中国古人类“柳江人”的发祥地。古人类文化遗址有白莲洞遗址(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约30000─7000年)、大龙潭鲤鱼嘴遗址(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约7000年)、蛮王城遗址(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约4000年)以及柳江两岸台地、蓝家村台地、九头山、甘前岩等古人类文化遗址。[5]

共18张
早期的柳州
先秦时期,柳州属百越之地,有西瓯、骆越等百越分支。[6]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屠雎为统帅,发兵五十万,开始进行长期的秦攻百越之战,与译吁宋、桀骏率领的西瓯军遭遇第一次战争付出惨重代价,屠雎身亡。灵渠修通后,发动第二次战争,于公元前214年最终统一岭南,设置桂林郡、南海郡、象郡,柳州地域属桂林郡,但秦政权对地方控制力并不强。[6]
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4年,秦将领南海郡尉赵佗击并桂林郡、象郡,建立南越国。柳州地域属南越国。[6]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汉朝将领路博德平定南越国,在岭南设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朱崖等9郡,柳州地域设置潭中县,属郁林郡,为柳州建城之始。县城址位处今柳州市鱼峰区驾鹤山附近。潭中以地处潭水(今融江、柳江、黔江)中游得名,辖及柳江、柳城、鹿寨、象州、融水、来宾等县地。地方主要由当地人管辖,土司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改土归流”时期,柳州九头山汉墓为这一时期代表。[6]
新朝(公元9—23年),改郁林郡为郁平郡,潭中县为中潭县,县隶属关系不变。[6]
东汉(公元25—220年),复郁林、潭中名称。[6]
三国孙吴凤凰三年(274年) ,从郁林郡分出桂林郡(治所武安县即今象州县境),潭中县属桂林郡。[6]
晋太康三年(282年)潭中县从县治所升为桂林郡治所。[6]
南朝宋,潭中县隶属依旧。[6]
南朝齐(479—502年),桂林郡治所迁武熙县(今象州县),潭中县仍属之。南朝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从潭中县分置齐熙郡,隶广州,同时置辖齐熙县,郡、县均治今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城,辖及今融水等县地。[6]
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 十二月,潭中县属始安郡(治今桂林市),后属马平郡,潭中县为马平郡治所。[6]
南朝陈(557—589年)潭中县隶属依旧。[6]
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潭中县改名桂林县,属象州,州、县治均设于今象州县。同年又析桂林县置马平县,县治所设于今柳州市柳北区雀儿山附近“双山”。大业元年(605年),撤象州,马平县属桂州。大业三年(607年),桂州改称始安郡,马平县属之。[6]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昆州,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属岭南道。贞观八年(634年)以州境内柳江更名为柳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为龙城郡。乾元元年(758年),龙城郡复名为柳州,并沿用至今。柳州城址位于今柳州市城中区东南滨江一带。[6]
柳州始置时领马平、新平、文安、贺水、阳德等5个县。同年,改阳德县为循德县,改文安县为乐沙县。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柳州析出贺水县改隶澄州。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柳州废省乐沙县(治所在今柳江县白沙)入新平县,并划辖原隶龙州之龙城县。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柳州废省新平县(旧治在今柳州市南)入马平县。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柳州增置辖洛封县,并将循德县析出划归严州。次年,柳州增辖原属桂州的象县。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柳州增划辖原隶严州之洛容县。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柳州洛封县更名洛曹县。故唐末柳州辖马平、龙城、象、洛曹、洛容等5个县。辖及今柳州、柳江、鹿寨、柳城、宜州等市县地。[6]
五代时期,柳州先属楚,后周时属南汉,建制依旧。[6]
宋朝时期,柳州属广南西路,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移治柳城,即今柳城县旧柳城。柳州初领马平、龙城、象、洛曹、洛容等5个县。淳化元年(公元990年),析出洛曹改隶宜州。嘉韦占四年(公元1059年),省象县入洛容县。宋末实辖柳城、马平、洛容等3个县。辖及今柳州市及其柳江、柳城、鹿寨等县地。[6]
元朝时期,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柳州设安抚司,隶属广西道宣抚司。次年,广西道宣抚司改为广西道宣慰司,上隶同年置的潭州行中书省。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柳州改为柳州路,置总管府。治柳城。始终领辖柳城、马平、洛容等3个县,辖及今柳州市及其柳江、柳城和柳州地区的鹿寨等县地。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潭州行中书省改为湖广行中书省,广西道宣慰司随之改隶。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广西道宣慰司又改为广西两江道宣慰司。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广西两江道宣慰司又改为广西等处行中书省。[6]
明朝时期,明洪武元年(1368年),柳州更名柳州府,府官署从柳城迁回马平县,马平县从宋代以前的州治所上升为府治所,柳州府直辖马平、洛容、柳城、怀远、来宾、融、罗城等县以及象、宾等州,其中,象州又领武宣县,宾州又领迁江、上林等县。柳州府隶属广西广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6]
清朝时期,柳州府隶属广西省,初领马平、洛容、柳城、罗城、怀远、融、来宾、武宣、上林、迁江等10个县以及宾、象等2个州。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柳州府析出宾州直隶广西省,并析出武宣、来宾、上林、迁江等4个县改隶宾州。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柳州府复划辖原隶宾州之来宾县。故清末柳州府实辖马平、雒容、罗城、柳城、怀远、融县、来宾等7个县和象州。辖及今柳州市区、三江、融安、融水、鹿寨、象州、来宾和罗城等县(自治县)地。[6]
民国2年(1913年)2月,国民政府公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各省一律裁府与州、厅,省下设道,改行省、道、县三级,由道领县。6月,设置柳江道,柳江道治马平,辖马平、怀远、宜山、安化、象、河池、雒容、罗城、柳城、来宾、迁江、天河、融、思恩等14个县,南丹1个土州,忻城1个土县,永顺正、永顺副、永定等3个长官司。民国16年,废道,各县由省直辖。[6]
民国19年(1930年)9月,广西省政府公布《修正广西民团组织暂行条例》。鉴于是年省局混乱,广西独创民团制度,设置民团区,柳州民团区辖马平、柳城、融县、三江、中渡、榴江、雒容、象县、来宾等9个县。民国20年(1931年)1月1日,马平县改名为柳州县。[6]
民国23年(1934年)3月10日,广西全省在原桂林、平乐、梧州、柳州、南宁、百色、天保、龙州等8个民团区,划设8个行政监督区。柳州行政监督区治宜山,辖柳州、柳城、融县、三江、中渡、榴江、雒容、来宾、象县、河池、南丹、天河、罗城、忻城、东兰、思恩、宜北、宜山等18个县。11月,柳州行政监督区析出来宾县、象县分别改属南宁行政监督区和梧州行政监督区管辖。民国25年11月,柳州行政监督区析出宜山、东兰、河池、南丹、思恩、忻城、宜北、天河等8个县,改属庆远行政监督区管辖。同时增辖原属桂林行政监督区之百寿县,并迁治柳州。次年9月,柳州行政监督区之柳州县易名为柳州县。至民国29年3月,柳州行政监督区计辖柳江、柳城、融县、三江、罗城、中渡、榴江、雒容、百寿等9个县。
100颗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