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清晨,沈青梧比平时早起了半小时。她站在衣柜前犹豫了一会儿,最终选了一件靛青色的棉麻连衣裙,又对着镜子把头发挽成一个简单的发髻。镜中的自己看起来既不过分打扮,又不失礼数。
"去看展览而已,又不是约会。"她小声嘀咕着,把修复工具箱塞进帆布包里。
锦云轩门前已经排起了队。沈青梧出示邀请函,工作人员立刻恭敬地将她引到前排的座位。展厅中央摆放着几台古式织机,墙上挂着各色丝线和染料的样本,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植物清香。
"沈老师。"
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沈青梧转身,看见江云深穿着一件深蓝色对襟上衣,正朝她走来。他的头发似乎比上次见面时短了些,衬得下颌线条更加分明。
"江先生。"沈青梧点头致意,"今天很热闹啊。"
江云深看了看四周:"比预计的人多,看来大家对传统工艺还是感兴趣的。"他递给她一杯清茶,"先喝点茶,展示马上开始。"
茶是茉莉花茶,香气清雅。沈青梧小口啜饮着,听江云深介绍今天的流程。他的声音不高,但吐字清晰,讲到专业处时眼睛会微微发亮。
"接下来请我们的老师傅演示传统缂丝技艺。"主持人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交谈。
一位白发老人坐到织机前,手指灵活地穿梭在丝线间。沈青梧看得入神,不知不觉凑近了些。
"想试试吗?"江云深突然问。
沈青梧惊讶地抬头:"我可以吗?"
"当然。"江云深领着她走到一台小型织机前,"这是改良过的,适合初学者。"
在老师傅的指导下,沈青梧尝试着操作起来。丝线却像是有自己的想法,不是缠在一起就是绷得太紧。
"手腕放松。"江云深站在她身后,虚扶着她的手腕示范,"不是用力,是顺势而为。"
他的呼吸轻轻拂过她的耳际,沈青梧的耳尖微微发热。她按照他的指导调整动作,果然丝线听话多了。
"有进步。"江云深赞许道。
展示结束后,参观者陆续离开。沈青梧收拾着自己的东西,忽然听见外面传来雷声。她走到窗前,发现不知何时天色已暗,大雨倾盆而下。
"看来要下很久。"江云深走到她身边,"我送你回去吧。"
"不用麻烦,我叫个车就行。"
江云深看了看表:"这个点,又下雨,恐怕不好叫车。"他顿了顿,"而且我正好要去博物馆那边取些资料。"
沈青梧犹豫了一下,看着窗外越下越大的雨,终于点头:"那就麻烦你了。"
江云深的车是辆低调的黑色轿车,内饰简洁但做工精良。沈青梧坐进副驾驶,闻到一股淡淡的沉香味。
"温度合适吗?"江云深调了调空调。
"很好,谢谢。"
车子驶入雨幕,雨刷有节奏地摆动着。沈青梧看着窗外模糊的景色,突然想起什么:"你说要去博物馆取资料?"
"嗯,关于明代织锦的。"江云深专注地看着前方,"我们最近在复原一批古法织物。"
沈青梧点点头,没再多问。车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雨声和引擎的轻响。
"你平时都这么晚下班吗?"江云深突然开口。
"嗯?"沈青梧转头看他。
"上次去博物馆找你,已经快七点了。"
沈青梧笑了笑:"修复工作就是这样,有时候一低头再抬头,天就黑了。"她顿了顿,"你呢?锦云轩应该也很忙吧?"
"还好,习惯了。"江云深打了转向灯,"不过我一般会在工作室待到很晚。"
"一个人?"
"嗯。"他侧头看了她一眼,"安静点好做事。"
雨越下越大,路上积水渐深。江云深放慢了车速,小心地避开几个水坑。
"前面右转。"沈青梧指路,"停在那个灰色建筑前就行。"
车子缓缓停下,沈青梧正要道谢,突然一道闪电划过天空,随即整个区域的灯光都熄灭了。
"停电了?"沈青梧惊讶地看着黑漆漆的博物馆。
江云深皱眉:"你们馆里有应急照明吗?"
"有,但需要手动启动。"沈青梧解开安全带,"我得去看看,馆里还有不少珍贵文物。"
"我陪你一起。"
两人冒雨跑到博物馆侧门,保安老张正打着手电筒在门口张望。
"沈老师!你可算回来了。"老张焦急地说,"地下库房进水了!"
沈青梧脸色一变:"严重吗?"
"水刚漫过门槛,王主任已经带人去处理了。"
沈青梧转身就要往地下室跑,江云深一把拉住她:"等等,库房里有什么?"
"主要是书画和织物类文物。"沈青梧急道,"水汽对它们伤害很大。"
江云深沉思片刻,转头问老张:"附近有建材市场吗?还开着的?"
"两条街外有个24小时营业的。"
"我去买些防潮材料。"江云深对沈青梧说,"你先去库房看看情况。"
没等沈青梧回应,他已经冲进雨里。沈青梧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雨幕中,转身快步走向地下室。
地下库房的情况比想象中好一些。工作人员已经用沙袋堵住了进水口,正在用吸水机处理地面的积水。王主任看见沈青梧,松了口气:"你来得正好,帮忙检查一下B区的藏品。"
沈青梧立刻投入工作,仔细检查每一件文物的状况。半小时后,当她正在记录受损情况时,江云深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两个年轻人,手里都抱着大包小包。
"这是?"王主任疑惑地问。
"防潮竹炭和吸湿材料。"江云深简短地解释,"对字画和织物比较安全。"
沈青梧惊讶地看着他:"你从哪里......"
"锦云轩的学徒。"江云深示意那两个年轻人,"他们住附近,我叫来帮忙。"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众人分工合作,将防潮材料妥善放置在文物周围。江云深动作利落,对各类织物的保护方法似乎很熟悉,不时给出专业建议。
凌晨两点,雨势渐小,险情终于解除。王主任感激地握着江云深的手:"今天多亏了你,不然损失就大了。"
江云深摇摇头:"举手之劳。"
沈青梧送他到门口,雨已经停了,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气息。
"今天真的谢谢你。"沈青梧真诚地说,"那些材料花了多少钱?我......"
"不用。"江云深打断她,"就当是我对文物保护的一点心意。"他看了看表,"太晚了,你回去休息吧。"
"你呢?"
"我送那两个孩子回去。"他指了指等在路边的学徒,"明天......"他顿了顿,"今天下午我再过来看看情况。"
沈青梧点点头:"路上小心。"
江云深转身要走,又停住脚步:"对了。"他从车里拿出一个纸袋,"给你。"
沈青梧接过,里面是一件折叠整齐的薄外套。
"夜里凉。"他说完,转身走向自己的车。
沈青梧站在原地,看着车灯渐行渐远,手中的外套还带着淡淡的体温。她抬头看了看天空,乌云已经散去,几颗星星若隐若现。
回到临时休息室,沈青梧发现外套口袋里有一张纸条,上面用工整的字迹写着:
"《天工开物》织造篇,希望对修复工作有帮助。"
她翻开外套,发现内衬上缝着几页复印的古代织造技术图解,正是她最近在研究的资料。沈青梧轻轻抚过那些细致的图解,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窗外,第一缕晨光已经悄悄爬上了地平线。
糖霜缀满人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