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在江南的行动如春风拂过大地,百姓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水患也得到了有效治理。然而,朝堂上的风波却像暗流涌动,愈演愈烈。一些大臣对他的崛起心生忌惮,甚至开始暗中策划,试图阻止他的计划。
“殿下,朝堂上的大臣们对您的行动颇有微词。”小翠在朱雄英耳边轻声说道,声音带着一丝担忧,“您要小心行事呢。”
朱雄英微微一笑,心中早已有了对策:“小翠,帮我准备一份奏折吧。我要亲自去见皇爷爷,向他说明情况。”
几天后,朱雄英带着精心准备的奏折来到御书房。朱元璋正坐在案前,专注地批阅着奏章。他恭敬地行了一礼,轻声道:“皇爷爷,孙儿有要事启奏。”
朱元璋抬起头,目光落在朱雄英手中的奏折上,微微点了点头:“说吧,什么事?”
朱雄英将奏折递了上去,语气温和而坚定:“皇爷爷,孙儿在江南的行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朝堂上的一些大臣对孙儿颇有微词。孙儿深知,朝堂上的事务错综复杂,推行计划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然而,孙儿相信,这些计划对大明的未来有着重要的意义。”
朱元璋接过奏折,仔细翻阅起来。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仿佛在思考什么重要的事情。良久,他抬起头,锐利的目光直视朱雄英:“雄英,你可知朝堂上的大臣们为何反对你的行动?”
朱雄英微微一笑,语气平和而自信:“孙儿知道。朝堂上的大臣们各有立场,推行计划必然会触动他们的利益。但孙儿相信,只要皇爷爷支持,这些计划一定能够成功。”
朱元璋轻轻捋了捋长须,嘴角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那笑容中既蕴含着对年轻谋士的欣赏,又带着几分帝王独有的威严。他目光如炬,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仿佛能洞悉人心。"朕明白你的一片苦心。"朱元璋缓缓说道,声音沉稳而有力,"朝堂之上,众臣各有顾虑,这也在情理之中。但朕对你一向寄予厚望,你的筹谋之策,朕不仅看在眼里,更记在心中。"他停顿片刻,语气变得更加坚定:"此番计划,朕定当全力支持。莫说是那些条条框框,便是天大的困难,有朕与你一同面对!
朱雄英心中一喜,微微躬身:“谢皇爷爷!”
朱元璋缓缓点头,目光深邃,语重心长地说道:"朕深知你一片赤诚之心。然朝堂之上,风云变幻莫测,诸事皆需从长计议。不可急于求成,当广纳雅言,善听群臣之谏,慎思明辨,方能处事周全。"
朱雄英微微扬起唇角,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神采。他恭敬地垂眸,语气中带着恰到好处的谦逊与诚恳:"孙儿明白皇爷爷的教诲。往后定当更加谨言慎行,遇事多思量几分。也请皇爷爷不吝赐教,孙儿愿时常向您请益,以求日臻完善。"
和煦的晨光从雕花窗棂间倾泻而入,在御书房的地砖上勾勒出一道道金色的轮廓。祖孙二人并肩而坐,那束温柔的光线恰好落在他们身上,仿佛上天也在为这难得的祖孙相聚时刻,悄悄铺陈着一层温暖的光辉。这一刻,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祥和与期待的气息,连平日威严肃穆的御书房,也因这份温情而变得柔和起来。
朱雄英穿越之洪武凤云(共两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