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狂兵
超小超大

第三十八章把倭国人吸引到上海

华北战势日趋激烈,大有爆发全面战火之势,蒋校长在庐山呆不住了。7月底,他率文武大臣一班人马辞别庐山,返回了金陵。

7月底,平津沦陷之后,日军攻击矛头直指中国铁路两大动脉——津浦线和平汉线。另外,倭国关东军一部北上南口,威逼察绥,既徐图解后顾之忧,又为南下山西预作战略准备。

金陵黄浦路官邸,蒋校长盯着巨幅中国地图直发愣。地图上日军南下攻击的红色箭头太刺眼,太醒目了。照这样发展下去,华北日军先山东、河南,后湖北、安徽,将直接插向金陵政府的战略后方武汉。武汉若失,中国将被拦腰斩断,京沪杭一带国民党百万主力大军将处在日军的东西夹击之下,无法退入战略大后方四川盆地,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丢掉这百万之师,丢掉京沪杭一带的工业、军事设施,中国无异于塌下了顶梁柱,那时还谈什么抗战?拿什么抗战?蒋校长不看则已,这一看却惊出他一身冷汗。

大为受惊的蒋校长匆忙下令,暂停核心军向华北地区调动,华北防务,仅限现地各军督力实施,暂勿指望后援。实际上,蒋校长已注意到了华北之外的另一个方向——上海。

果然上海的平静师表面的,倭国人按耐不住了。8月9日这天,倭国海军军曹大山勇夫和士兵齐田要藏武装驾车硬闯中国军驻守的虹桥机场。中国机场的守卫哨兵坚决拒绝其无理要求。大山见耍赖不成,竟拔出手枪打死警戒1名。其它中国卫兵见状义愤填膺立即奋起反击,将两名日军击毙。日军在中国的土地上骄横惯了,眼下虽陈尸中国地界,但恶语威胁上海市长俞鸿均,坚持要求中国撤出保安队并拆除军事设施。在倭国领事要挟的同时,停泊外海的大批日舰驰入黄浦江,以武力相威胁。

俞鸿均见事情闹大,不敢擅自作主,火速电告金陵。蒋校长得知后,迅速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

8月的金陵,骄阳似火,热得人无处躲无处藏,只有那些不知疲倦的蝉仍在讨厌地鸣叫着。军委会会议室里,在京的高级军事将领齐集军委会作战室,讨论对日战略。

早在1936年2月,为防止日后突然到来的战争,蒋校长任命张治中为京沪地区军事长官,筹划该方向的战备。张治中也意识到蒋校长此举意义非同一般,一直尽忠尽职,早早就在苏州留园设立了假想的战时指挥机关。此外,蒋校长在京沪之间还构筑了锡澄、吴福、乍嘉等数道坚固的防御工事,并率部在句容、溧阳地区进行了几次战斗演习。这些,多少可以令蒋校长在心理上感到一丝安慰。

身为前线指挥官,张治中显然想得更具体。他直接起身向蒋校长建议道:“委员长,上海目前只有1个保安总团,兵力薄弱,如果倭国海军陆战队一旦行动,以现有兵力实难抗拒。为巩固淞沪,应抽调核心军部队化装为上海保安部队进驻上海,增强沪上兵力。”

看着面前这位儒雅的将军,蒋校长陷入了沉思。客观地说,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军港,又一直为倭国海军陆战队控制,这对中国未来可能面临的战事太不利了,但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又是他早年发迹之地,而且“一·二八”后,有条约限制不得中国驻兵,今日派军开进上海,会有什么反应呢?纸里是包不住火的,万一倭国人借机找麻烦,岂不是更乱?

张治中像是看透了蒋校长的心思,又进言道:“委座,倭国人已点燃战火,与其再让他们打我们,不如我们先下手。如果能把倭国人吸引到华中来,那对我战局也是有利的。”蒋校长一想,觉得说的有理。中国如果都保不住了,保着个上海有什么用?当下对张治中吩咐道:“好的,可派第2师补充旅由徐海地区南调到上海附近,以一部换上保安团服装进驻虹桥机场。”

蒋校长出此一语,可惊动了坐在一旁的何应钦。何应钦一直以主和闻名,当时并不赞成全面对日开战。他原以为“七·七”事变局限于华北解决即可,想不到老蒋此刻竟有意把战火引向上海,心里不禁咯登一下。但数月前西安事变欲借张杨之手除掉蒋校长,取而代之的企图失败后,他再不敢去惹老蒋了,当下只能默不作声。但却心情忧郁地对张治中的说:“文白,你可要考虑好,这是意味着全面和倭国开战啊。”

张治中主意已定,没理会何应钦这软中带硬的话,等着蒋校长的回答。

在众人面前,一向注重仪态的蒋校长在屋里居然失态来回踱步,他的内心在矛盾的漩涡中翻腾着。这之前,他虽已几次发表了最后关头的演说,但他仍幻想着倭国人能罢手息兵。如果上海再打起来,那可就再没有回头的余地了。“此时应战,适时乎?”他在心里反反复复地念叨着。

面对这样的战略性问题,蒋校长很自然地想起了一直默不作声的军委会高级军事顾问蒋百里:“方震,你对怎么看呢?”

蒋百里面对着这位已几日几夜没休息好的委员长,畅叙直言:“卑职以为中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具有长期抗战的条件。我对日作战之具体运用,华毕成的《国防论》说的很清楚了:第一期为防御时期;第二期为对峙时期;第三期为反攻时期。”

蒋百里原来也是想写一本针对抵抗倭国的战略方针的著作,不过后来看了华毕成的《国防论》拿着笔竟然说:“有此一本《国防论》,吾辈何须多言?”是啊,自己想写的华毕成都写出来了。

听到华毕成,蒋校长眉头一皱,心里是五味陈杂。本来以为黄埔出身的青年将星应该是他蒋委员长的人,24岁就被自己提成了少将。可没想到这小子居然利用访问德国的机会在陕西建了个兵工厂,西安事变后公然和核心对立,现在陕西成了他的独立王国。

蒋百里却没有管蒋校长的反应,语气坚定地对蒋校长说:“上海方面的仗绝非不能打的问题,而是必须打,怎样打,亦即大打还是小打的问题。”

蒋校长问:“这是什么意思?”

蒋百里说:“北方战场业已揭开。汤恩伯、卫立煌等部占领八达岭、南口一带,给南下之敌侧背插上一把利刃。日军肯定是要南下的,因此,南口重地他们势在必夺,而我军亦在所必守。华北战事的扩大已无法避免。敌从华北而来最为忧虑,华北一马平川,千里大平原,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快速推进,速战速决。华北日军有关东军和驻朝鲜方面军作后盾,调动方便,进出畅通,随时可集中优势兵力,长驱直入。若日军在华北得势,以主力沿平汉路南下,直扑汉口。这样,我华中部队将被敌切断后路,既无路可守,又无路可退。华东我精锐部队则有被敌人一鼓而歼之危险。这也是忽必烈灭南宋的老路。”

蒋校长一听言之有理,便追问道:“依你看来,应如何办,才能避免这一危机?”

蒋百里继续侃侃而谈:“日军既不肯放弃上海,不如索性将计就计,扩大上海战事,把北方的日军吸引到南方来。我华中广大地区,江河纵横,水网泽国,机械化部队展开困难,敌之锋芒顿然锐挫,而我军则尽可发挥其优势。”

蒋校长阴沉着脸,在巨大的地图前凝视着,突然心中豁然开朗,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使他下定了决心,他不顾众将满脸的惊诧,连说:“对,上海要打,不仅要打,还要大打!把倭国人吸引到上海来。”

蒋百里眼看蒋校长决心已定,仿佛猜透了蒋校长的心思,说道:“若决心在上海大打,第一步必须尽快向上海增加兵力,要造成以绝对优势兵力围歼上海之敌的态势,才能有效地吸引敌主力,将华北战场转移至华中。”

蒋校长自己看了蒋百里一眼断然一挥手,说道:“增兵,把精锐主力都调上去。”

“委座!华毕成说他愿意率100师来上海打头阵。”蒋百里随意的一说。

蒋校长心中一动,也好利用倭国人削弱一下这个新的陕西王实力也是一举两得:“不过他的部队远在西安,时间上赶得上吗?”

“华毕成说他的部队可以空运过来。还说核心在西安的那几十架飞机,这次就顺路归还了。”

那几十架飞机本来是打算用来剿共,在西安事变时被十七路军扣押在西安。事变结束后华毕成一直软磨硬抗不归还,蒋校长脸上肌肉抽动了一下,嘴里挤出一个字“可!”

最终会议作出决定:(一)令张治中率领第87、88两师于11日晚向预定之围攻线推进,准备对淞沪围攻。(二)令西安之第100师空运赴上海,由张治中指挥。(三)令海军阻塞江阴水道。

全职狂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官涯无悔 连载中
官涯无悔
关越今朝
简介:因爱生变故,弃教入仕途,身世离奇出,纷杂情感路。他揣着受伤的心,步入仕途,昔日园丁,转眼变身公仆。宦海风起云涌,如何搏浪击流?情路纷杂,何方是归处?离奇身世,徒增几许变数。坎坷仕途前行数载,当初所谓的尊严已经找到,只是此时已没有了期望中的快感。心中留存的却是大众无数,但他无悔曾经的冬夏春秋。且看主人公如何官场、情路竞风流。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800.6万字6年前
实习福神与万能少女的如愿计划 连载中
实习福神与万能少女的如愿计划
流水清清
一个处于实习期的福神,在来到地界遇上麻烦的时候,邂逅了班上从来没有跟自己说过话的天才少女,这个少女不但要帮助他完成福神的实习任务,还想要把自己的身体献给他。怎么想这都不正常吧!之后他又在实习任务中遇到了各式各样的妹子,这些妹子每一个都想..
26.2万字6年前
花都第一闲仙 连载中
花都第一闲仙
cj林
圣域第一修罗苦修仙帝境而不得,无奈踏入混沌中感悟万年,终寻登帝之机,出来却......
16.7万字5年前
我不想卖萌但这都是被逼的 连载中
我不想卖萌但这都是被逼的
嘤嘤嘤伊莉雅本子
陈洛笙摆出了羞耻play……面容浮现一丝丝桃花红大声喊道——我不想卖萌的,太可耻了,我是被逼的!!演不下去了!!我是不会卖萌的!
19.1万字5年前
亲手变出来的美少女们总想吃了我 连载中
亲手变出来的美少女们总想吃了我
筱语听风
我有神技,一拳成妻,打你一拳你就成了我老婆可是这般神技,天妒地羡于是我又被诅咒了。作为他们的老公,我不能爱上亲手变出来的老婆们。不能爱,更不能上。只要我爱她们一分就缩一寸,只要上一次我就会变美少女。所以,老婆们你不要攻略我啊!..
1.4万字5年前
失忆后被女仆们过度保护怎么办 连载中
失忆后被女仆们过度保护怎么办
看门的大爷
网图侵删(773703384催更聊天提建议)求点赞!曾经家境富裕的少年,因为一场事故,失去了一切,甚至失去了记忆。但是那几道模糊的身影,却一直在追随着他。..
新书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