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您要三思啊!”一名老清平(丞相)跪倒在地,脸上满面泪痕,抬头凝视着銮台之上的皇上,显得格外的伤心,“南诏立都太和乃是先帝顺天应命之选,此处为龙脉所在,倘若如今咱们要抛下此地而另求其他,只怕会动摇国本,这并非是社稷之福啊!”
“是呀!高清平所言极是!”旁边一名老昹也应声着,随即又有几名老昹跪下在銮台之下,都在劝说着寻不要迁都。然而寻早已决定之事又怎会随便更改?可是这么多人反对,身为一国之主的他也觉得这压力大得好比五岳三山。
“众爱卿难道就没有人赞成吗?”局促着眉头,寻心里格外郁闷,扫视着銮台之下的众卿,他的心焦躁而不安。
“皇上请三思!!!”异口同声的回应更是气得寻差点儿七孔流血,紧握着衣角上的玉佩,凝视着众昹,哑口无言。
“帝师,不知您对此事有何高见吗?”良久,寻才从那郁愤之中清醒过来,将目光移到了一直沉默不语的帝师郑回的身上,想要听一听他见解。
而说起这帝师郑回,那还真得好好地提一提此人。别看他如今已然年近花甲,须发斑白,要知道此人来历非凡。当年安史之乱时,他正巧任职于大唐的巂州,南诏将巂州攻陷之后将他俘回。先帝见他博学多才,精通儒学之道而对他格外的器重,并任命他为王室教师。(《猫妖宠妃》里有提过此人)而此人也的确是知恩图报之人,在汉唐得不到器重的他,想不到来到南诏身为俘虏却并没有被其王都有当成俘虏来对待,反而尊其为上宾,而深深地感动了他。
更让他想不到的是,这些年来,虽然身为汉人,而汉唐与南诏之间又曾经有过过节,可是自己在南诏却并没有被他们所排斥,甚至无论是先帝也好,当今皇上也罢,都对自己礼尚有佳,他又怎么能不为了他们,不为了南诏而鞠躬尽瘁呢?
可是如今这事儿,在他看来也的确是有些仓促了。要知南诏迁都,这可是国中如今第一大事,西川之行归来之后,皇上仿佛像换了个似的,虽然从前的他也同样勤政爱民,然而这爱民却并不像如今这样。一条条法令的颁布,仿佛都是信手而来,根本就没有与三思汇首,更没有与众昹商量,一意孤行得让人不禁感觉有些害怕。
而如今他问起自己,郑回也不禁眉头一紧,抬手捻着胡须,略思片刻之后才回应道:“皇上,您这迁都是为何?此计又是谁所提出?您觉得此提议可行度有多少层?”
寻微微一怔,没有想到他会这么反问自己,但是不管怎么说,此事既然是忆昭所提出,那么在他看来,她所说的东西都是历史上应该有的。于是他张口便回道:“迁都之计是为了防御。众卿应该都知道此次大诏北征,并非朕意,(因忆昭所提,此时的他已然接受了她的提议,将帝王的自称改为了‘朕’)而是那吐蕃咄咄逼人。此行北征惨败而归,朕亦是有着不可推脱之责。然而当初在北征归来之时,在那七盘一役时,我军为了自保而无奈放弃前往救援,固而得罪吐蕃众将。当时那尼牟世子便已然放出话来,说今生定然要与我南诏恩断义绝。朕毅然想过,南诏与吐蕃之前数年交好,相互之间都城的防御对方几乎都是了如指掌的,如今若是他们翻脸不认,前来侵袭,我军太和部署在他们的眼里不是形同虚设吗?到时长驱直入,那我南诏不是险危了吗?”
“是吗?”郑回听罢此言,抬头注视着銮台之上的君王,嘴角似笑非笑,“皇上所言即是,吐蕃虽说当年对大诏有着救国之恩,然而如今的吐蕃却又与从前有异,居安思危的确无可厚非。可是皇上有没有想过,这迁都乃是国之大事,倘若只是为了防御,为何不先考虑改变城中部署?”
“这……”寻听到此言,不禁哑然。他的确是没有考虑过这么多,而那迁都也并非是他所提出来的,至于为什么要迁都,他所考虑到的,只不过是她知道未来,那么从她嘴里提出来的提议,一定也是顺天应命的,而其他的事情他却并没有去多作考虑。
“皇上,听说最近您把小龙公主给宠坏了是不是?”郑回并没有给他多余的时间却编一个合理的理由出来,而是如先帝在世时一般直言不讳,这是先帝赐予他的特权。
“没……没……没有啊……她……她最近一直在疗伤……”突如其来的问询让他不由大惊,想不到帝师如此精明,就连这事儿也无法瞒住他。寻有些惊惶失措,目光闪烁着,习惯向着自己銮座旁边扫了一眼,却陡然发现小亦子不知何时竟然擅自离开,不知去了何方。
寻更加的局促了,在面对着出了名的耿直帝师的询问下,他的脸在瞬间被憋得通红。
“疗伤?”郑回却微微一笑,“皇上,昹不得不提醒皇上,她可是皇上您的亲妹妹啊!既然是伤好了,您也不能如那些昏君一样……”
“喂,尼玛!奶妈个凶的老头子,你说什么啊?你当公主是神马?”一只木屐不知从何处飞了出来,虽然没有直接砸在那帝师郑回的身上,却也着实让满朝文武一阵惊愕。齐齐将目光投向了那骂声的来源,果然见那小龙公主殿下正一脸怒容地从后堂而来。
龙颜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