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胜的号角声尚在京城上空回荡,李承乾却已在御书房内谋划着大明未来的革新蓝图。他深知,频繁的战事与复杂的朝政,急需一套高效的政务处理机制。组建内阁,便成为他改革朝局的关键一步。
次日早朝,李承乾扫视着殿下的群臣,声音洪亮:“如今我大明疆土辽阔,政务繁杂,为提升办事效率,朕决定效仿宋制,组建内阁。内阁成员协助朕处理各类奏章,共商国是。”
此提议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有人支持,认为这将极大提升朝廷的决策效率;也有人反对,担心内阁权力过大,威胁皇权。李承乾耐心倾听各方意见,随后宣布了首批内阁成员名单:“任命解缙为内阁首辅,杨士奇、杨荣、胡广等人为内阁学士。”
解缙等人跪地谢恩。散朝后,李承乾将内阁成员召集至文华殿,详细阐述了内阁的职责与运作模式:“内阁的设立,旨在辅佐朕处理朝政,你们要直言进谏,不可隐瞒实情。”
然而,内阁的组建并非一帆风顺。一些保守派官员对内阁成员处处刁难,试图削弱内阁的影响力。在处理一份关于边疆屯田的奏章时,户部尚书故意拖延,迟迟不给出相关数据,导致决策受阻。
李承乾得知后,严肃斥责了户部尚书:“内阁所议之事,关乎国家兴衰,各部门必须全力配合,不得推诿!”在李承乾的支持下,内阁逐渐步入正轨,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李承乾并没有放松对边防的建设。他下令在北疆修筑长城,增设烽火台,加强对边境的监控。此外,还鼓励百姓移民北疆,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为边防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
随着内阁的有效运作和边防的日益巩固,大明呈现出一片繁荣稳定的景象。但李承乾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南洋的贸易纠纷、国内的民生问题,都亟待解决。他望着紫禁城的红墙黄瓦,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带领大明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就在此时,一封来自南洋的加急奏章送到了他的手中……
山河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