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展开密函,目光如炬,脸色愈发凝重。密函中称,蒙古瓦剌部在首领马哈木的带领下,悄然集结了十五万大军,准备趁大明将精力集中于南洋之际,挥师南下,进犯大同、宣府等地。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一颗巨石,打破了朝堂暂时的平静。
李承乾立刻在乾清宫召集军事重臣,商讨应对之策。殿内气氛压抑,将领们神色凝重,纷纷围在军事沙盘前,分析瓦剌的进军路线和可能的战略意图。
“瓦剌此次来势汹汹,其骑兵机动性强,若突破防线,后果不堪设想。”徐辉祖眉头紧皱,手指在沙盘上划过,“但他们长途奔袭,后勤补给必然困难,我们可利用这一点,采取坚守城池、断其粮道的策略。”
老将蓝骁则提出不同看法:“陛下,一味防守只能陷入被动。我们应主动出击,趁瓦剌军队尚未集结完毕,派精锐骑兵突袭,打乱他们的部署。”
李承乾沉思良久,权衡利弊后说道:“两位将军所言皆有道理。朕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派徐辉祖率领十万大军前往大同,坚守城池,抵御瓦剌的正面进攻;另一方面,命蓝骁率三万精锐骑兵,绕道敌后,突袭瓦剌的粮草辎重部队。”
部署完毕后,明军迅速行动起来。徐辉祖日夜兼程,赶至大同,加固城防,储备粮草,严阵以待。蓝骁则率领骑兵,避开瓦剌的耳目,秘密向敌后进发。
与此同时,李承乾深知情报的重要性,他派遣了大量密探深入瓦剌境内,密切关注敌军的一举一动。在得知瓦剌军队的具体部署后,李承乾及时调整作战计划,为前线将领提供准确的情报支持。
当瓦剌军队抵达大同城下时,遭到了徐辉祖部的顽强抵抗。明军凭借坚固的城池和先进的火器,一次次击退瓦剌的进攻。而蓝骁率领的骑兵也成功突袭了瓦剌的粮草辎重部队,烧毁了大量粮草,使得瓦剌军队陷入了困境。
马哈木见久攻不下,又得知粮草被烧,恼羞成怒,决定孤注一掷,发动总攻。就在双方展开激烈决战时,李承乾收到了一份意外的情报,这份情报或许将改变整个战局……
山河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