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倭寇背后有朝中官员支持的密报后,李承乾连夜召集心腹大臣于御书房商议对策。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凝重的面容。
“必须彻查此事!揪出这些通敌叛国之徒,否则海疆永无宁日。”李承乾目光如电,扫过在场众人,语气冰冷。刑部尚书领命,即刻成立专案组,着手调查。
经过多日秘密调查,线索逐渐指向兵部侍郎赵弘文。此人平日里道貌岸然,暗中却与倭寇频繁往来,为其提供沿海布防图与军事情报。李承乾得知后,雷霆震怒,当即下令将赵弘文缉拿归案。
审讯室内,赵弘文起初百般抵赖,拒不认罪。但在如山铁证面前,最终心理防线崩溃,交代了犯罪事实。原来,他因贪慕钱财,被倭寇收买,妄图借倭乱在朝中谋取更大权力。不仅如此,他还供出了另外几名参与通敌的官员。
李承乾毫不留情,将涉案官员全部革职查办,斩首示众。此举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一时间,官员们人人自危,不敢再有丝毫懈怠。
解决完朝堂内患,李承乾把目光重新投向海疆。徐辉祖与郑芝龙在海上屡战屡胜,倭寇残余势力被迫逃往琉球群岛。为防止倭患死灰复燃,李承乾决定采取“以海制海”策略,在沿海设立多个水师基地,定期巡航;同时,鼓励沿海百姓发展渔业与海上贸易,增强海上力量。
此外,李承乾还颁布了《海禁新令》,规范海上贸易秩序,严厉打击走私行为。在官府的监管与扶持下,沿海经济逐渐复苏,百姓生活日益富足。
然而,就在海疆局势趋于稳定之时,北方边境又传来警报。蒙古部落趁明朝集中精力应对倭患,频繁骚扰边境,烧杀掳掠。李承乾长叹一声,深知大明面临的挑战远未结束。但他目光坚定,决心凭借智慧与勇气,守护好大明的每一寸疆土,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他当即召集众臣,商议应对北方边患之策,新一轮的挑战,已然来临。
山河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