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沉舟的MS症状在知秋去世后的第三年突然恶化。
那天他正在"知秋故事角"给孩子们读新出版的《鲸鱼波波2》,右手毫无预兆地失去了知觉。硬壳书砸在地板上,惊飞了窗外的一群白鸽。
"许教授!"护士长冲过来扶住他摇晃的身体。
"没事。"他试着活动手指,"只是...暂时性功能障碍。"
但这次不同。MRI显示病灶已经蔓延到脑干。主治医生看着片子摇头:"许先生,我们建议..."
"瑞士那个实验疗法。"许沉舟打断他,"现在有效率多少了?"
"提高到42%,但风险依然..."
"帮我预约。"许沉舟摘下滑到鼻尖的眼镜,"下周出发。"
收拾行李时,他从书柜最深处取出知秋的"记忆盒子"。这三年来他从未打开过——不是不敢,而是觉得时候未到。现在,他抚摸着盒盖上阮知秋画的鲸鱼图案,轻轻掀开了盖子。
最上面是那瓶标着"B"的空药瓶。许沉舟把它举到灯下,突然注意到瓶底刻着一行显微镜才能看清的字:"当概率超过40%,请替我带他去看极光。"
下面压着一叠明信片,全是世界各地地质奇观的风景照。每张背面都写着:"带我来这里吧,许先生。"落款日期显示这是阮知秋在最后两个月里偷偷准备的。
盒底静静躺着一本护照。翻开后许沉舟呼吸一滞——阮知秋的照片页贴着一张贴纸:她画的自画像正调皮地吐着舌头。
"你早就知道..."许沉舟的拇指抚过那张笑脸。
瑞士的治疗比想象中更痛苦。免疫系统被彻底摧毁后,许沉舟在无菌病房里度过了人生最漫长的两周。高烧不退时,他总觉得阮知秋坐在床边,像从前那样数着他的点滴速度。
"滴答、滴答...太慢了。"幻觉中的阮知秋歪着头,"许先生,你的血管比玄武岩还顽固。"
许沉舟向虚空伸出手:"这次...换你监督我了。"
当干细胞终于开始重建免疫系统时,主治医生宣布了一个奇迹:"病灶消退速度超出预期!"
许沉舟看着最新的MRI片子,突然笑了:"有人...在帮我作弊。"
出院后,他没有立即回国。而是带着那盒岩石项链,去了阮知秋明信片上的所有地方。在冰岛的黑色沙滩上,他留下了一颗玄武岩;在挪威的峡湾,花岗岩沉入最深的水域;最后来到马特洪峰时,项链上只剩最后一颗黑曜石。
山顶的风很大。许沉舟解开衬衫纽扣,露出胸口的疤痕——那是ICD植入的位置。他把黑曜石贴在疤痕上,轻声说:"知秋,交作业了。"
突然,一阵强风吹走了他手中的X光片戒指。许沉舟踉跄着去追,却看见戒指卡在岩缝里,正对着一丛倔强盛放的雪绒花。
当他弯腰捡起戒指时,远处传来登山者的惊呼:"极光!"
绿色光带席卷了整个夜空,像知秋第一百零一幅画里的笔触。许沉舟仰头望着这天地间的盛大表演,突然感到胸口传来一阵陌生的跳动——
咚。咚。咚。
规律而有力,如同深海传来的鲸歌。
他下意识按住胸口,摸到了ICD冰冷的金属外壳。但那种跳动如此真实,仿佛有另一颗心脏在他胸腔里重新起搏。
"第一百零三次..."许沉舟对着极光举起黑曜石,"是你迟到的回复吗?"
风掠过山巅,雪绒花轻轻点头。
回国航班上,许沉舟翻开知秋的护照,在最后一个空白页郑重盖下马特洪峰的纪念章。盖章旁写着一行新字迹:
"患者许沉舟,诊断结果:临床治愈。备注:建议终身携带'心因性幻觉'症状——该症状表现为能听见已故爱人的唠叨。"
合上护照时,夹在里面的登机牌飘落出来。背面是阮知秋生前画的简笔画:一头小鲸鱼正欢快地游向发光的海洋深处。气泡里写着一行小字:
"看,我说过百分之四十二值得一赌。"
褪色蝴蝶标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