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然点点头:“好,你看着办。”
她用人一向大胆,既然决定了把上官书元当成左膀右臂,就会放权给他。
他要用的人,要做的事一律不会插手,况且就这半年两人的表现来看,也值得给个机会。
两人受宠若惊,难掩激动之色:“多谢姑娘、公子赏识,我们一定会努力的。”
因为饮料摊子有新人接手,上官书元给两人放了三天假,让他们回家去看看。
两人从入职冷饮摊到现在,已经做了5个月了,斐然给的工钱是一个月一两银子,又给管吃住,两个男孩领了五个月的工资愣是一文钱没花。
正巧两人的家是同一个方向,于是一起回住处取了银子揣在身上,便往城门走去。
在出城的路上路过一家书坊,杨光听到书坊的伙计在叫卖,他心中一动,扯了扯张同道:“这里有家书坊,进去看看吧。”
“嗯?进去做什么?你要买书吗?我们又不认识字。”张同挠挠头。
“我们以后要给上官公子做副手了,要学着认识字才行,认识字了才能做的更好。”杨光认真道,他说不出什么有道理的话,但他知道,他想更好就要想办法将上官公子的活做好。
张同也认真思索了一下,犹豫道:“里面的书很贵吧,而且我们不认识字,买了也看不懂。”
见张同有所松动,杨光立即拉着他进了书坊,道:“总会有办法的。”
伙计见有客人进来,赶忙迎了过来:“二位客官要买什么类型的书?我们书铺应有尽有。”
杨光张同对视一眼,他们两大字不识一个,他们也不知道要买什么书,沉默片刻杨光怯生生的问:“我们买点能认识字的书,嗯......就先买认识字的。”
他看向张同:“其它的书等我们认识字了再买。”
张同点头:“你一向比我聪明,我听你的。”
伙计一听两人已经商量好了,从柜子里拿了几本书出来,放在两人面前:“开蒙必读三百千,认全三百千的字之后再学《弟子规》、《千家诗》、《朱子家训》。”
两颗脑袋凑上去,六本书磕磕巴巴的只念出了个‘三’字。
伙计耐心解释:“三百千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本书是小孩子开蒙必须学会的,学会这三本才能学其它的。”
两人莫名都有些脸红,他们两人都已经十几岁了,而今才来学小孩子开蒙时期的书,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好,就这些书,各要一本。”杨光道,他和张同共用一本书就可以了,每样买两本实在浪费钱。
伙计把书包成两份,拿算盘算了价格:“一共一两五文钱。”
张同惊呼出声,目瞪口呆:“什么?这几本书要一两五文钱?”
他领了工钱一文钱都舍不得花,攒了半年才攒了六两银子,现在为了买这些纸就要花掉一两银子,他心口一阵绞痛。
他扭头看向杨光,想要劝他不要买了,但是杨光利索的将钱掏了出来,定定的看着他。
张同想起来进店之前杨光同他说的话,咬牙也掏了钱出来,两人凑了一两五文钱交给伙计,提着书继续往家里赶,在出城的路上又各自买了一些吃食和肉带回去给弟弟妹妹们吃。
杨光提着大包小包回到家里,杨父杨母高兴极了,尤其是杨母抱着儿子高兴的闪出泪花:“半年不见了,长高了许多。”
众弟弟妹妹们也围了上来,叽叽喳喳的叫着哥哥。
杨光将手里的东西放在桌子上打开,里面全是香喷喷的吃食点心,小萝卜头们馋得流口水,五妹稚嫩的声音问:“大哥哥,这是什么,好香啊!”
二弟拍了拍四弟去偷拿点心的手,呵斥:“该打,大哥哥还没说话呢,你怎么能乱拿。”
嘴上骂着四弟,嗅着香甜的气息,他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四弟挨了打,一头扑进了他三姐怀里,哭的哇哇大叫。
一家人因为杨光回家沸腾成一团。
杨光不敢耽误,先给杨父杨母一人拿了一块点心,才给四个弟弟妹妹们分:“你们慢点吃,别噎着,尤其是五妹,你吃饭最急。”
“知道了。”老五软着声音答应。
“好香,好甜啊。”
老二知道大哥刚回来有事情要和父母亲说,赶着三个弟弟妹妹出去田里玩去了。
闹哄哄的家里安静下来,杨父才担心的问:“你怎么回来了,冷饮摊的活呢?”
杨母也反应过来,见到儿子的喜悦立马变成了担忧。
杨家家贫,当初就是因为一家人快要过不去下去了,家里少一口人吃饭,他们的日子就能松快一口气,这才让杨父带着大儿子去京都碰碰运气。
只要能有地方管饭吃他们就心满意足了,没想到后来竟然找到一个不仅管饭管住,还给工钱的活。
杨父回来之后和杨母说了,两人都高兴得去祖坟拜谢祖宗,他家祖坟冒青烟了才能找着这么好的活,要是把这活丢了,那他们以后该怎么办?
想着想着,杨母眼里竟又急出泪花来,杨光连忙安慰:“我的活还在干,上官公子提拔了我和张同,让我俩给他做副手,说给我们放三天假回家看看。”
说着又从怀里掏出四两银子还有一些铜钱放到桌子上,眉开眼笑道:“这是我这半年攒下的工钱。”
听到这话,杨父杨母才放下心来,杨母颤抖着手抚摸桌上白花花的银子:“从来没看见过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
他们村因为地理位置太偏,夹在两座大城池的中间位置,距离官道又远,全村人只能靠着种田为生,这几年收成不好,每年的粮食都只够勉强吃饱肚子。
约莫在十年前附近的山上忽然来了一群匪贼,这个小村自然而然变成了匪贼的案上肉,一连五年的时间,匪贼年年秋收的时候都要来扫荡一次,不光抢钱抢粮食,还杀人。
原本勉强够吃的粮食都被匪贼抢走,他们只能节省口粮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村里人个个骨瘦如柴,有些年轻的离乡求活去了,他们这些拖家带口走不了的,只能一直留在村里。
穿书后我在异世财色兼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