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阁楼里,城主看着下面发生的一切,铁青着脸,草包一个!不看了,看得心烦,手一挥,回去。
其实城主今天根本没有出城,故意安排这个差事来观察这个朝廷刚任命过来的偏将,观察一阵后司马城主觉得这个顶着父亲左培泰大将军名头的左家七少爷,就是草包一个。朝廷这是怎么选人用人的。
回到城主府后,司马城主连喝了俩碗茶才压住了火气,思考着怎么写个折子上报朝廷,让这个刚任命的偏将军打道回府。
外出办完事的师爷李政走进屋子,看见城主一脸的不高兴,“城主可是在为偏将军的事情生气?”
城主转头一看是师爷,“你来的正好,你来想个理由,写个折子,把那个草包给打发回京。”
师爷李政微微一笑,“大人,您先别急,其实把左家七少爷留在这是有莫大好处的。”
好处?就那草包?带着朝廷任命书来,第一天,说旅途辛苦,休息了一天,第二天跑去逛窑子耍了一天,俩天了也没到城主府来问我,什么时候去掌兵,今天一早我安排他去把城防护城河的吊桥装上,他让亲卫把活安排给工头后四处闲逛了一天,最后铁轴承都掉河里了!这是认真办事的样子?
想到这里司马城主转头看着李政师爷,本想问问,好处在哪里?但是看见师爷脸上的微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难道还有我不知道的内情?
再喝口茶,压压火,这个师爷是司马家族管家李啸天最小的儿子,李啸天大管家在司马家族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将来司马家族的掌门人继承人选择,他可是有发言权的。
李政给城主续上茶,“城主大人,左偏将的父亲是谁,你可知道?”
这个知道啊,当今赵国赫赫有名的左培泰大将军,是赵国目前统军的三大将军之一,但父亲是父亲,儿子是儿子,没有父亲是英雄儿子也一定是英雄的,英雄又不能遗传。
“你的意思是要我和他处好关系,以后仕途上有帮助?就那草包的样子,在左家能说上话?”这种人在左家有发言权,除非左培泰名不副实,没有眼光和脑子。
重点不是在那方面,城主没明白意思不要紧,李政打开地图,“你看地图,赵国的东面是辽国,在这问天九国里,辽国虽然不是最为富裕,但是却是军力最强。辽国志向远大。欲一统问天九国,却一直按兵不动,为何?是在厉兵秣马,等待时机。”
城主说,“能不能说的简短点。”话题是不是扯得有些远了,貌似这个与七将军的事情关系不大。
见城主有些不耐烦,师爷李政就一句话总结,“辽国若要动兵,兵锋肯定首选我赵国。”
师爷李政看了看城主继续道,“因为我们赵国除了临海的长宁山脉外,大部分地区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加之临海湿润,盛产粮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有道理。
城主仔细看了看地图。“他动我们赵国不可能,赵与辽之间有800里的穆莲山脉阻挡,步兵和器械过不来。
我们赵国虽然海岸线很长,但是由于临海的千里长宁山,若走海路登陆过来,只能走西北海岸线,那里我赵国集结了300万大军,防的就是他辽国,他辽国又不是傻子。”城主有点不悦,这跑题跑的有点远了。
“闲话少说,说重点。”
“他要是走海路绕过长宁山脉,不从赵国登陆,从邻国燕国这里登陆呢?”
李政用手在地图燕赵边界上画了一个圈,石城也在圈的范围内。
“大军从燕国这里登陆,兵锋绕过长宁山脉直指我赵国,那么我石城就是首当其冲。”
司马城主瞳孔一缩,有道理!
师爷李政的这个圈画的城主眉头紧锁,表情沉重,的确不无道理,现在燕赵友好,双方在边境都几乎没有驻军,从燕国登陆绕过长宁山脉攻赵,骑兵3日步兵7日即可兵临城下。
城主倒吸一口凉气。
司马城主死盯着地图,脑子里自己在兵演。
辽国几千只运兵船从海上出发,马上组织人马驰援不行吗?
不行!辽国海上过来只需一月时间,赵国大军走陆路驰援过来需要3月,有俩月的时间差。
“也就是说届时,我石城需要抵挡2个月的时间?”
挡的住个屁!我石城一共才象征性的驻防10万兵马,还是分散在燕赵几百里的国境线上。
防贼还可以。
“所以大人,一定要让左家七少爷掌兵。”
本来就挡不住了,还让个饭桶去掌兵!?那岂不是更糟糕!
城主刚想发火,突然明白了李政的意思,谁来都挡不住,那就不挡,让左家七少爷掌兵,一可以当炮灰,二可以背黑锅……
九国争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