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年底,林凌正在读大四。
她保研的事情已经确定下来,只不过主要专业从德语换成了俄语。
林凌德语学的很好,俄语也不错,但在那本日记被她完整翻译出来之后,林凌觉得自己对德语的热爱下降不少。
那本日记里并没有写太多东西,它的主人是从德国留学回来的高学历人才,这里边记录了她在国外的求学经历。
日记时间截止于1967年,在那一年,她随着父亲丈夫一起去了香江。
对日记的好奇消失了,林凌发现,她其实更喜欢俄语,或许是她学习俄语的经历要更复杂一些,为此付出的努力也更多一些。
对她的选择,教德语翻译课程的孟教授很失望,但也表示了理解,毕竟林凌大学期间也选修了俄语,并不算难以接受。
“我研究生期间也会继续辅修德语课程的。”林凌对她保证。
孟教授这才彻底缓和好心情。
接下来,林凌要忙的事情就是写毕业论文了,她得写两篇,德语专业和俄语专业都需要。
但大四的课程很少,她又刚连载完一本书,暂时没有新的灵感,所以她并不忙,比起来竟然比去年要清闲。
因此,今年的寒假比往年还要多几天。
林凌带着书单和几本苏州市图书馆没有的书坐上了飞往江苏的飞机。
这时候的民航才刚发展起来,一张机票价格不菲,差不多要二百多块钱,是普通工人小半年的工资。
也就是林凌仗着自己有一大笔存款才敢如此挥霍。
她的几本书都卖的很好,再版了好几次,目前的存款比前两年又翻了两翻。
飞机落地的机场在无锡,离苏州很近,下了飞机再转坐大巴车,比坐火车要快一天时间。
林凌没想到,她会在下了飞机以后,看到林栋哲和向鹏飞。
她惊讶的开口,问:“你们怎么在这?”
“你不是说了自己要做飞机回来嘛,我和鹏飞就坐车过来了。”林栋哲挠挠头,眼睛亮晶晶的朝她笑道。
向鹏飞站在一旁,也笑嘻嘻的开口:“姗姗姐,东西给我们拿吧,走了,别在这继续站着了,钱叔叔等着呢。”
钱叔叔是向鹏飞爸妈的朋友,和他们在一个地方插队下乡,回到苏州之后,对鹏飞很是照顾。
他现在就在汽车公司开长途客车,有时候会去上海,有时候在江苏省内。
这次听着鹏飞说要来无锡接姐姐,他立马和同事换班,改成开今天这一趟。
坐上大巴,林凌交了车钱 ,栋哲和鹏飞充当售票员,负责开车门、收钱、维持秩序。
临近年尾,又没到外地打工的人放假的时间,所以车上的人比平时多一点,但又没挤的落不下脚。
林凌老老实实坐在座位上,她低着头看书,偶尔从包里拿出一点零食来投喂两人。
林栋哲嚼着饼干,去把车门打开了,他努力咽下嘴里的东西,招呼道:“快快,往里走,里边有座位。”
安置完这群人,两人回到座位上坐下,向鹏飞吃着好吃的点心,又被林凌塞了一瓶酸奶,他咕嘟嘟的喝起来,在嘴唇上留下一圈白胡子。
怪不得栋哲要自己来接姗姗姐,没告诉筱婷、小军他们啊。
要是大家都来了,他们就分不到那么多好吃的了。
这点心,可真好吃。
综影视之林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