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姐,你说我们的名字真的会写到杂志的作者那一栏吗?”
筱婷眨巴着眼睛,托着腮看林凌洗衣服。
林凌一边搓着衣领,一边分心构思新故事的内容,听到筱婷问她,便说道:“那当然了。”
这点自信她还是有的,毕竟她还没被拒稿过呢。
不过在最初投稿前,林凌也是想过的,她肯定不会只认一本杂志,要真是被《少年文艺》拒稿了,那她就……就投其他杂志。
筱婷头一回体会到这种纠结又期待的感觉,虽然她只是个第二作者,但一想到她会和姗姗姐的名字写在一起,属在一篇文章后边,她就觉得很高兴。
她喜滋滋的笑着,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莫名其妙的满足感。
洗完衣服,林凌把短袖搭在晾衣绳上。
早几年的衣服大多是军绿色、黑色、灰色的,小孩子才能穿着鲜亮一些,这两天社会环境逐渐开放,大家穿得衣服也都亮起来了。
中国骨子里对鲜艳色彩的热爱压不住了,走在路上,十个妇女里有七个都穿红戴绿,十个小孩有九个也都如此。
不过林凌穿得还是去年的短袖,今年张阿妹只给小敏和小军做了衣服。
林凌思考了下,她觉得应该是这样一回事,张阿妹只有一个孩子,而吴建国有两个,以张阿妹眼中的公平来说,她和小军一人一份,那小敏就要占两份才行。
所以小敏有一件衣服,小军有一件衣服,在张阿妹看来这很公平。
吴建国很在乎面子上的和谐,他愿意吃苦,但半点都不愿意苦了张阿妹。
真是蛮稀奇的……
林凌淡定的接受了这件事 ,现在还不到闹得时候,她没必要为了一件不是急需的衣服再闹到满城风雨。
平安顺利度过初中两年、高中两年就好了——初中正常是三年,许昌明问了校领导,只要初一期末的时候通过初二的考试,她就能跳级去读三年级。
衣服晾好,林凌擦干净手,转头去看筱婷,问:“要去邮局看看吗?说不定会有回信。”
按她平时寄信的情况,这时候应该有回信了,已经过去近十天了。
“好,那我们去看看。”
筱婷蹦跳着跟上林凌,她仰头看了林凌一眼,悄悄地牵住了她的衣摆。
她笑嘻嘻的收回了视线,直视着前方,嘴角的笑意怎么都压不住。
林凌熟门熟路的走到邮局 ,这里的工作人员对她已经很熟悉了,对方熟稔的朝她摆手:“姗姗,又来拿信啊。”
“是啊,王阿姨,有我的信吗?”
王阿姨笑着从厚厚一摞信封中找出属于她的那一封: “有啊,这不是嘛。”
她递了过去,好奇问:“ 姗姗啊,你这是交的笔友还是什么?”
“我和筱婷前几天往杂志社投稿了,这是回信。”
林凌说。
这个没法隐瞒,毕竟也有筱婷的份,筱婷总得告诉爸爸妈妈,那就没法隐瞒。
再者,她来拿信寄信的次数不少,每个月都要好几次,对方已经很熟悉她了,对她肯定也有几分猜测。
倒不如她直接半真半假的透露一部分。
王阿姨惊奇道:“投稿?是报纸还是杂志?什么时候刊登出来?”
林凌羞涩的笑笑:“我还不知道能不能中稿呢,以前投好多次才中一次的。”
说着,她拆开信封,抽出里边那张回信和杂志样刊。
筱婷赶忙接话:“是《少年文艺》,阿姨你去新华书店就能看到,我和姗姗姐先回家了,我得赶紧去跟我爸爸妈妈说一声。”
综影视之林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