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蜚语,永远是制止得了表面行为,却无法阻止人们内心的躁动。
这一点胤禛深有体会。
那一年,九子夺嫡,他初登上皇位,流言四起,有关他得位不正的猜测从1723年传播到2024年。
中年但依然很容易情绪上头的他一怒之下写了一本著作《大义觉迷录》为自己辩驳。
他越是解释,越是制止,这些人的猜测便越是大胆。
甚至还有人编排他和某母妃有私情——每每想到这个世界的故事背景,再联想到这件事,胤禛的脸便黑了下来。
这是什么充斥着淫/秽、出轨、n.t.r的离谱世界啊!
目前京城的流言虽没有大范围传播,但他决不能纵容,也不能强行压制,现在已经涉及到太后清白,下一步岂不是要怀疑他的出身了?
从古至今被怀疑过身世的皇帝不在其数,秦始皇、汉昭帝,被疑心清白的太后也不少 ,最出名的是本朝的孝庄太后和多尔衮,以及前明时的李太后和张居正。
以后难道要多一个他了?
胤禛表示拒绝。
如果他死后听见别人这样说他,他一定会从坟里蹦出来和那些人对峙的。
他就是这样的汉子!
这件事,首先得查出是从哪传出的流言。
他毫不客气的怀疑是老八那伙人搞的鬼,不是他们也是宫里的人,难道太后和隆科多在宫里私会时还被原身之外的人看见过?
那他们也太不小心了吧。
胤禛丝毫不在乎太后给先帝戴的那顶绿油油的帽子,这是原身的皇阿玛,又不是他的。
略一思考,胤禛叫了张起麟的名。
张起麟是他封的敬事房大总管。
前世他刚登基时,敬事房大总管就是张起麟,后来到雍正八年,张起麟卸任,苏培盛才成为大总管。
一直到他驾崩后,苏培盛被弘历惩治,这才结束了他的政治生命。
做雍亲王时,胤禛很信任苏培盛,但他绝不是只信任苏培盛一个,但原身还真是这样 ,电视剧里,原身的养心殿几乎成了苏培盛的一言堂。
这个世界的苏培盛,似乎是原身太过信任他,他并没有很多的权利欲望,作为一身荣辱皆系于主子一人的太监,他已经是自己主子身边的第一人了。
再有旺盛的权利欲,难道他还能代替主子当皇帝了?
大明朝时作乱的太监们敲响了大清皇帝的警钟,清庭严密的防备着宫中的太监。
说难听点,从秦至明,每个朝代都有着出名的祸乱的角色,大清从一开始,每一个都在防备着,它几乎避免了前面所有王朝的短处,结果任谁也没想到,外边变天了。
胤禛的脸色难看了一下,将张起麟吓了一跳。
他小心翼翼打量着胤禛的脸色。
胤禛冲他摆摆手,示意他退下。
思绪又回到苏培盛身上终归是跟着他几十年的老人,胤禛并不想简单粗暴的解决他。
他难得处事温和,决定将苏培盛边缘化,再让他出宫养老。
被安排了一堆事情的张起麟不觉得忙也不觉得累,走出书房的门,他脸上的笑便隐藏不住了。
尤其在经过苏培盛身边时 ,他更是没忍住流露出一丝得意之情。
苏培盛冷着脸,一甩拂尘 ,他轻轻的哼了一声,别过头去,干脆眼不见心不烦。
什么人啊,不就是被皇上安排下去一两个任务,他得意什么呢!
张起麟当然得意,这可是他替代苏培盛的第一步,紧接着,他将会一点点替代掉苏培盛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成为彻彻底底的第一人。
综影视之林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