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皇帝就在皇后那个宫殿里待了一个晚上,等到第二天早上的时候便又踏着晨云,迎着朝阳,又回到自己的宫殿去了
这个少年帝王刚一回到自己的宫殿,便命令自己的太监总管过来,有事商议
然后那个太监总管微微的行了个礼,然后便询问这个少年帝王找自己有什么事情?
怀恩:皇上,您找奴才,所为何事啊?
少年帝王见自己这个太监总管来了,也就慌忙去迎了上去,满脸喜色的说道
江昔:哎呀!怀恩公公,咱昨晚想了很久很久,终于想出来个眉目来,决定让您来查办我母妃那一案……
少年帝王将这句话说出来,然后还不时打量着这个太监总管的脸色,直到看见这个太监总管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之后,这个少年帝王慢慢的呼出一口气,心里暗想:看来这个太监总管还是能够用的……
然后等到少年帝王把这个命令给布置完之后,这个太监总管则是面无表情的接过了这个任务,回答了句
怀恩:是,多谢皇上抬举
少年帝王此时只觉里心里满足的很,又招了只有手让这个人退下来了,心里乐的简直不能再乐了,心想着:简直不要太好了,可算把这个苦差交出去了……
少年帝王心里可算是松上了那么一口气,然后百无聊赖的翻着自己这边的东西……
记得这本东西,还是师尊留下来给自己的呢,少年帝王身子微微靠在自己的椅子上,然后拿着这本厚厚的师尊自己写下的东西念叨
江昔:方山子传
江昔: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江昔: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
接着少年帝王就这样读了很久很久,读完了苏轼的这一篇之后,又翻过去看到了方孝孺的一篇
隐隐约约看见师尊还有所备注:治理国家不知如何是好,读此篇便会有所悟……
少年帝王翻开这一页,隐隐开始读了起来
江昔: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
少年帝王读完了这些片段之后,并没有像师尊说的那样感觉到感同身受,也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启发,只觉得懵懵懂懂的,好像根本就没有听明白,于是少年帝王又回想起来了师尊讲这篇文言文的时候……
那个时候的师尊将的这个少年帝王抱在怀里,那时候的小孩子嘛,爱玩儿,也不知道如何理解这篇文言文,只是在一边玩着,然后一边儿听着,师尊貌似也没有怪自己,只是满脸慈祥的一边讲着一边看着自己玩儿……
白暮:第一句讲的意思啊,大概是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
白暮:也就是虑 天 下 者 , 常 图 其 所 难 而 忽 其 所 易 , 备 其 所 可 畏 而 遗 其 所 不 疑
接下来这个小少年帝王竖起了一只耳朵,仔细的听着师尊好像在说
白暮:第二句啊,然 而 , 祸 常 发 于 所 忽 之 中 , 而 乱 常 起 于 不 足 疑 之 事 。 岂 其 虑 之 未 周 欤 ? 盖 虑 之 所 能 及 者 , 人 事 之 宜 然 , 而 出 于 智 力 之 所 不 及 者 , 天 道 也 。
白暮:这句话的意思是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
听到师尊在讲第二句话的时候,这个小孩子乖乖巧巧的点了点头,然后又跑到师尊身上蹭了蹭,像是依赖母亲一样依赖着师尊,像是听母亲话一样,认真的听着师尊接着讲
白暮:这第三句话呀,当 秦 之 世 , 而 灭 诸 侯 , 一 天 下 。 而 其 心 以 为 周 之 亡 在 乎 诸 侯 之 强 耳 , 变 封 建 而 为 郡 县 。
师尊念完原句之后就静静的笑着看着躺在自己怀里认真听着课的小孩子,轻轻的摸了摸这个小孩子的头发,然后接着讲着
白暮:这句话的意思啊,大概就是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
师尊每讲完一句都会轻轻的抱住这个小孩子,像逗弄那些其他的小朋友一样,逗弄着这个小朋友……
这个小朋友呢,也就靠在师父怀里,任由师父怎么摆弄,也只是嬉笑着抓住师尊的手,然后抱住师尊的手臂,笑着玩儿着
仿佛就像是如梦似画一般,仿佛如人间仙境,仿佛这世间只有这师徒二人,这两个人就在这漫天花雨中,静静的玩儿着,认认真真的学着
那时候师尊还说着
白暮:接下来一个句子是,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读完这个原句之后,师尊将怀中的这个小孩儿抱着走了几步,然后兜兜转转转了好几圈儿,这个小孩子很兴奋,很兴奋然后紧紧的抱住师尊,然后用一只手伸出来仰起了头去接着往山上飘的花
那时候,那些花儿可真怪,一阵风把它们一股脑儿全吹向了山顶。你要是站在山顶向下看,那简直就像是浩浩荡荡的一片花海从山下涌上来,美得让人挪不开眼,美得无法用言语形容……
这小孩子伸出手来,仰起头,稍微切到了那一朵花,然后开心的不得了,举着这一片花瓣小心翼翼的看着,然后静静的听着师尊讲
白暮:这句话的意思呀,是满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
师尊轻轻的摸了摸小孩子的头,示意这个小孩子认真听课,然后又接着讲着
白暮:这在下面一句啊,就是汉 惩 秦 之 孤 立 , 于 是 大 建 庶 孽 而 为 诸 侯 , 以 为 同 姓 之 亲 , 可 以 相 继 而 无 变 , 而 七 国 萌 篡 弑 之 谋
只听师尊慢慢的这样念着,然后细细的讲着
白暮:这句话的意思呢,大概就是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
听着师尊正在耐心的讲着课,这个小孩子听着这些治国论,提出了些许疑问
江昔:那这也叛乱了,那该怎么办啊?
然后这个小孩子就见自己的师尊失笑道
白暮:这篇文章啊,讲的就是一个天命啊,无论怎么样,无论是否深思熟虑呀,终归会有算不到的地方,终归会有难以得记的地方……
这个小孩子听到之后慢慢的点了点头,还是有些不理解,总觉得这个看法并不是很对,又询问道
江昔:那如果有人可以做到将这些事情都深思熟虑之后,然后又能取得很大的成就呢?
这个小孩子的问题问的很巧妙,以至于师尊听了,沉思了一会儿之后,仰起了头,看向了天上,然后缓缓的说道
白暮:那样的人啊,也许会很了不起的……
快穿师尊之重生皇上疯了(昔日暮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