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这皇帝就摸棱了起来了,麻利的穿上了新的龙袍,然后带着一大堆护卫来到了朝堂开会的地方
到了这个地方之后,看到那些文武百官跪了一地这皇帝倒是不太清楚这情况了
脸上有些着急,急忙俯下身去,去扶这个为首的大臣:万安
谁知这个大臣竟然不肯起,然后向自己这个方向连着磕了好几个头,嘴里说着
万安:臣万安年事已高认为自己实在不能承担起内阁首辅的大任,有负先帝厚望,故来请辞,希望陛下批准
接着那些大臣好像都觉得有了起头的,然后一个接着一个纷纷有样学样的也朝自己磕了好几个头,嘴里也念叨着
刘吉:臣刘吉年事亦高,认为自己不能担起大任,所以前来请辞,希望陛下批准
接着那些大臣们也纷纷学起来了一个接着一个说
尹直:臣尹直才学浅薄,见多识少,以为自己不能有所作为,所以也前来请辞,希望陛下早日批准
这个少年皇帝听着这些大臣嘴里念念有词,心里暗自寻思着:我就说我怎么心里总有种不好的预感,原来过了这么一个大局等着我呢,这是逼着我服软
然后这个少年帝王满脸笑意,故作嗔怪道
江昔:诸位爱卿,何出此言呢?众爱卿皆是父皇精心选拔的能将,咱怎么能薄了父皇的面子?
江昔:这个少年帝王,仍然接着说
江昔:再者说若是真的将诸位爱卿辞退,恐怕咱到了九泉之下也难以跟父皇交代
接着那个为首的大臣好像还要说些什么,但是这个少年帝王一眼就看出了这个大臣想要做什么,急忙打断说
江昔:各位爱卿就不要跟咱争了,如果诸位爱卿当真被咱辞退……
接着皇帝停顿了一下,然后仍然是满脸笑意,只是卖了个关子,拉了长音过了一会儿又接着说
江昔:若当真如此,恐怕连太祖皇帝也是不愿意的,怕是要拄着拐不打死咱不罢休呢
经过这一番操作下来,朝堂可算稳定了下来,只是刚刚稳定了没多久,就到了下朝时间了
这个皇帝还没有问什么事情,就只得下了朝,等到那个太监宣布退朝的指令之后,那些大臣跪拜,口呼万岁!这朝堂之争也就算结束了
等到皇帝回到宫中时,心里也憋了一肚子的气,看着眼前的一切东西总觉得哪哪都不顺眼,心里甚是烦躁
这个少年帝王心中暗想:早就听说有纸糊三阁老,没想到第一天就见了个正着,还有那泥塑六尚书当真是不把皇权放在眼里……
皇帝心里这样想着,然后满脸烦躁以及不适的趴在桌子上,一只手扶着脖子,然后另一只手在桌子上随意的敲打着,心里暗琢磨着到底该怎么样才能让那些大臣乖乖臣服于自己
可是那些大臣呢总是一副了无生气的样子,要么贪污了很多白银,要么总想着怎么少干活儿,总之能怎么样省事儿,能怎么样赚钱的事儿都让他们干了
反正就是一点儿正事儿没干就对了
这就导致国家政治腐败,国家财政收入锐减
遇到这样的贪官,少年帝王毕竟还只是一个少年,才刚刚上任的皇帝况且自己的父皇倒是没干些什么事,他也并不清楚该如何整治这些贪官
于是这个少年帝王只得闭上了眼,然后不由得皱紧了眉头,渴望着有人能给自己指点一下
可等了好久,等来的仅仅是一阵凉风,那风简直透心凉,吹动着宫殿中的帘子,那帘子一晃一晃的,好像隐约让人觉得有人在那里
少年帝王朝那个地方看去,心头微微一颤,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于是急忙追过去,可是那里只有一阵风,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了
少年皇帝目睹了一阵风的吹过之后,心中难免泛起一阵失落感,他不由得垂下了头颅,整个人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重大的挫折一般。
少年帝王迈着很小的步子,踉踉跄跄的朝书桌旁走去,然后好像要跌倒在书桌岸上
只是好像被一种奇妙的力量给扶了起来,然后稳稳的把这个少年就放在了书桌前
书桌前依然没有什么奏章,空荡荡的,似乎有一些寂寞
简直是空无一物
令人心生伤感
只是这时候外面突然传出来一个声音,那声音喊道
太监:皇上~怀恩公公来了~
皇上听见这声传话,立马起身去迎,仿佛一改刚才的愁容,仍然是那副笑容满面的样子
再见到这位久违的公公的时候,这位少年帝王心中有一丝情意已经胸涌澎湃~
这位公公就是朱见深打算废太子的时候力劝当时的皇帝不要被太子的那位太监总管,因为那时候的皇帝正在气头上,一气之下将这位太监总管贬到了凤阳,如今几年了,这位少年帝王才再次将这位公公找回来
这位公公可以说是继张敏公公以后另一位江昔周全的了……
只是下场也并不是非常好
于是这位少年帝王在第一眼看到这位久违的太监总管的时候,眼眶已经有些泛红了,声音也随之沙哑了起来,张了张嘴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过了很久之后,才又说道
江昔:怀恩公公辛苦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这个少年帝王在一起也说不出别的话,只觉得喉咙中有什么东西堵着,说不出什么话来了……
那位久违的公公看见少年帝王如此样子,心中也有些难言,总觉得有些心痛,然后也做出了一些回应
怀恩:陛下如今登临皇位,老奴未能来得及恭贺陛下,请陛下恕罪
少年帝王听到这句话心中多少有些不满,面上装作一副训斥的样子对着这个久违的公公说
江昔:公公怎能如此说?公公与我有大恩,岂能有罪于我呢?
接着这个少年帝王啊,面上一副宽容的样子,说着宽慰人心的话
江昔:公公此次来宫中,想必传话的人也都跟您说了,新的太监总管也就是您了
接着还未等到这个太监总管再次接话,少年帝王又接着说道
江昔:只是咱刚刚上位,对这朝廷大事也并不是很理解……
皇帝说到这儿拉了长音,又卖了个关子,仿佛在等着这位新上任的太监总管接话
这个太监总管也是个明白人一见皇帝拉了长音就瞬间明白,这个帝王可能正是等着自己接话呢,然后运用自己聪明的大脑对话道
怀恩:皇上,您放心,这朝廷上的大事老奴一定知无不言……
接着这少年帝王觉得气氛差不多了,将这个太监总管进了自己屋中,然后反手关了门,打算询问一些政事
那个太监总管倒也是个机灵人,一见皇帝都把门儿给关上了,立马就知道了,这个少年帝王十分关心国家政事
然后一点认真且严肃的给少年帝王一一讲起
怀恩:皇上,您经过今天早上的事情大概都清楚了,那个万安并不是什么个好东西
皇帝听到太监总管这样说瞬间就相信了这个太监总管所说的话,然后郑重的点了点头,示意这个太监总管接下来继续说
这个太监总管见皇帝点头示意了,就无所顾及的继续说了
怀恩:这个人呐,跟先帝走的很近,当初太子之位事这个人就掺和了一脚
停顿了一下,这个太监总管继续说
怀恩:这个人跟万贵妃走倒是也近,关于淑妃娘娘的事……
这个太监总管说到这儿就没有继续往下说了,只是提到淑妃娘娘这个少年帝王也就大概了然了
然后向这位太监总管提出了一个问题
江昔:那公公告诉我了,这个人有种种不好,是个小人,那可否告诉咱一二到底该用谁呢?
太监总管听到皇帝如此询问,沉思了一会儿子,然后提出了一个人名
怀恩:皇上,老奴以为王恕是个正直君子,是大明的正直之士
少年帝王听后有些不解,因为这个人名对这位帝王来说未免有些过于陌生了
那个太监总管看到少年帝王如此不解,心下也就明了了,就一一叙说来
怀恩:皇上,您就先别看这个人名字很陌生,但是这个人偏偏就是因为太敢于直言了,所以才被贬官被辞退……
少年帝王听到这里还是有些狐疑,不清楚这个人到底是如何品性?
太监总管见这个少年帝王仍然不肯相信,笑了笑,然后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只是又嘱咐了一句
怀恩:如果皇上不相信这个人,您可以先把这人带进宫里来细细询问,方可见其品行啊
这句话少年帝王听后觉得很在理,然后嘱咐这个太监总管说
江昔:那公公可否替咱将这位大名鼎鼎的正义之士给请过来
这个太监总管表现的有些为难,犹豫迟疑了一会儿子之后才敢说
怀恩:老奴并不敢肯定这个人一定会进宫来见皇上您,只是老奴也只能尽力一试
少年帝王听到太监总管如此模糊不清的回复,倒也没有生气,只是温和一笑,说道
江昔:那就劳烦公公去跑一趟了,咱在这宫里等着您好消息了
之后这个太监总管倒是挺识时务的,以为自己所有的事情大概都说完了,便向陛下说道
怀恩:皇上,那老奴就先行告退了
少年帝王听到这句话微微点头示意同意,然后又是送了几步,目送着这位太监总管离开
等到这个太监总管离开了这个宫殿,这个少年帝王整个人就瘫软在了椅子上,仿佛在做着什么格外累的事情
那个少年帝王心中暗暗的想到:也许有了这些大臣的助力,这个明朝政治能焕然一新吧……
也许大明朝就不至于那么早就衰败了罢
也许这样那些人也就不至于将这个明朝搞得乌烟瘴气了
这个少年帝王心里已经有了打算,第一步肯定是将伤害自己母妃的人通通抓起来,第二步嘛,自然是去除一些贪官了
第三步,要任用一些贤臣以及良将
好让这大明的国运昌盛,延长百年
从始至终,这个少年帝王重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明重新获得生机
重新繁华,重新昌盛,重新变得像太祖时期那样光辉荣耀
只是这个担子实在过于沉重了些吧,仅仅靠一个人又怎能做到呢?
一个人又一个人,一个人又一个人,一个又一个人,只有这样赴汤蹈火,只有这样不惜代价,才能成就大明的基业建立千秋万代的盛世
少年帝王自然是知道自己身边这情况的,现在的大明王朝朝政腐败,官吏腐败不堪,财政明显减少
简直就像是乱世之象,而且还有逃亡的民众
连朝代结束似乎就只差一个官逼民反,人民起义了
如此之乱象,这个少年帝王也不知该如何下手了
心绪不禁有些烦乱,少年帝王寻思着出宫转转,于是大步走出这个宫殿,又一路沿着皇宫小道走,这皇宫小道上却出奇的没有几个人
像是每一个宫女太监都躲着藏着这条道路走,生怕和当今的圣上碰上面了一样
少年帝王看到这惨淡的人烟,不由得摇了摇头,笑了一阵子,然后忽然觉得自己实在太过于孤独了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若是师尊还在的时候,小孤山还在的话,那自己身边是不是就不会这么孤单了?
想到这里皇帝又如梗在喉,正要啜泣几声时,这个少年皇帝却突然想发了疯一样猛的往自己脸上抽打着,眼眶还泛了红,猛烈的抽打着还边抽边说
江昔:你他妈你真是欠了的,人家都已经被你搞死了,你还要怎么样?
接着这个皇帝好像还没有清醒过来,发了疯一般的大吼
江昔:听见没有?人家已经死了,死的彻底了,你再也见不到了,好好的管你的朝廷吧
江昔:听见没有?啊?
江昔: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接着皇帝一下比一下猛烈的抽打在自己脸上,直到脸上留下了一个很深重的巴掌印子,然后喉咙有些嘶哑的时候,这个少年帝王才觉得自己好像清醒了一些
又开始寻思着国家大计了……
国家大计上来不是张口说说就可以,从来都需要君主付出实践,那些做大臣的付出劳动,民众才能收获到满意的果实
这个少年帝王明显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却仍然对治理国家毫无头绪,只好一个人独自走在这个小道上
来回走动着仿佛希望得到一点意见
只是这边仍然是没有什么建议可以给的,这边只有几棵树以及不时走动的宫女太监
不对,应该还有那些风吧
那些肆意的风
那些风啊可不像这个少年帝王一样,整天被困在深宫之中连点儿自由都没得
那些风反而能知道很多消息,各种各样的消息,想到这儿那个少年帝王好像突然有了点子,眼眸中闪出一丝亮光来,神情十分欣喜,然后几乎是小跑着连神情仪态都懒得顾及了
这个少年帝王以飞快的速度跑回了自己的宫殿,然后找来自己身边的侍卫让锦衣卫查查“纸糊三阁老”……
这个纸糊三阁老指的是三个人,一个是万安,一个是刘吉,另一个就是刘珝了
只是最后一个人貌似没有前两个人那么光明正大的干事情,这个人也只不过是小偷小摸的升了官,发了财
没有前两个人那么明目张胆肆意妄为
被挂上这个称号倒也是实属冤枉
然后这个少年帝王又在大脑中快速回想起这几年自己当太子时,这几个人所做的事情
好像这个刘吉有很多人都在弹劾他,只是这个人好像不把那些弹劾他的人当回事儿一样,反而越有人骂他,他越高兴,越来越放肆了
至于那个万安就不用说了,一开始就抱着万贵妃的大腿,以这个姓氏为借口,凭着万贵妃的人脉越做越高,只是后来倒是不知道皇帝怎么也看上他了
他也开始顺着皇帝的心思,开始在那儿为非作歹
简直放肆至极,大胆包天
而且这个人简直还不如一些太监,起码有些太监啊是勤勤恳恳,努力帮忙的
结果这些人出了贪污,除了腐败,其他别无什么可查的
结果这些人除了贪污,除了腐败,其他别无什么可说的
就这样日复一日的下去,大明朝的国库可不就空了吗?
哪有什么结实的根底呀?再结实的根底也容不得如此官宦祸害呀
少年帝王就这样想着想着,不禁觉得有几分气愤,却又不知道该拿这些人做何办法好啊
对于这些贪官首先绝对不能打草惊蛇,大概只能借着母妃的事情宰杀一批吧
等到这一批过去之后再提拔一些新人来,这样到时候新旧两党开始纷争,一些老臣自然就顶不住压力,会请辞的了
这样一来又省下了一大部分时间去对付这些前朝老臣
少年帝王就这样在心里琢磨着,筹划着怎么样完成整治国家的大计,怎么样国家富强,人民兴旺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出一道喊声
太监:皇上~马尚书到了
一听见门外传出这个声音,皇帝也急忙出去迎接……
刚看到那个将军正气宇轩昂的站在自己面前时,少年帝王那个兴奋劲儿哦,简直就像是看见百万年之后的国家一样
那时的少年帝王笑得格外灿烂夺目,简直就像高挂天际的太阳一般,绽放出耀眼万丈的光芒。
那个将军看到少年帝王如此兴奋,急忙跪下,嘴里念念有词道
马文升:微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到这个将军行完礼之后,少年帝王才满脸笑意的将这位将军扶起来,看着这位将军一表人才,虽已迟暮,却得以堪大用
少年帝王内心甚是欣喜,觉得上天都在眷顾自己,将这么好的人才留给了自己
于是这个少年帝王朝气蓬勃笑意盈盈的说道
江昔:咱就说嘛,咱选的兵部尚书怎么可能有错呢?
少年帝王看着如今眼前自己选的兵部尚书,总觉得越看越顺眼,越看越喜欢,心中满是欢喜,扬言道
江昔:有你这兵部尚书在,咱这皇位可是坐的稳喽
那个兵部尚书听到这话之后却并不是很高兴反而一脸严肃的对皇帝说
马文升:皇上谬赞,微臣不过是尽了些微薄之力而已,不值得陛下您如此称赞啊。
皇上听到这话觉得这兵部尚书竟然还如此谦逊有礼,心中更满是欢喜,反驳道
江昔:咦,这怎么能是谬赞呢?咱觉得马爱卿定能住咱明朝基业永存
这兵部尚书听到皇帝再次出言赞赏,也没有办法推脱了,反而躬身又行了个礼,又说道
马文升:那既然皇上都这么说了,那微臣一定要尽自己所能辅佐陛下
那皇帝听到这话自然心里像是乐开了花,表面上也是欢喜的不行,急忙请兵部尚书进屋谈。
刚进了屋,这少年帝王便急忙问兵部尚书
江昔:马爱卿可会下棋?
这位兵部尚书听到这句话急忙点了点头,然后又说道
马文升:微臣自小学习棋,若是陛下您有意想要与臣下一盘,那臣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少年帝王见这位兵部尚书把自己的词儿都给抢了,心里也是十分欢喜。
然后连说了三个好字,便匆匆忙忙往外喊道
江昔:来人,拿一盘好棋,再沏上一壶茶,让咱好好款待款待咱远道而来的马爱卿
接着很快的功夫,那边宫里的太监宫女就把一盘棋摆在了皇帝与兵部尚书面前。
然后又按照少年帝王的吩咐沏了一壶茶,小心翼翼的倒给了皇帝和兵部尚书。
那茶看上去很好喝,兵部尚书浅浅的抿了一口,一脸赞赏的对皇上说
马文升:皇上,您这茶倒是不错呢
皇帝听着臣子如此夸耀自己,觉得面子上很好看。
然后一脸骄傲的说着
江昔:是吧?这可是父皇留下来的
接下来皇上将白子拿到自己这边,然后率先下了一子。
接着皇上狡猾一笑,冲着对面坐着的兵部尚书说道
江昔:爱卿怎么不下呀?那咱就先走一步了
兵部尚书看着眼前少年义气的皇帝,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也露出了些会心的笑容。
然后倒是一言不发的专心的下起了棋
那棋子像是活了一样,在这个兵部尚书的手中通通都好像化为了战场上杀敌的将士,在棋盘上呐喊着:“弟兄们,冲啊!”
接着在看少年帝王那边,好像把自己当成了上阵杀敌的将士,同这些棋子一起保家卫国着,就像是重生前那次一样,这个少年帝王珍惜那些棋子如自己的性命
每下一步都要斟酌很久。
兵部尚书好像看到皇帝下一个棋子经历如此长的时间觉得有些不太合适,提出建议道
马文升:皇上只不过是一个棋子而已,不需要这么长时间的
只是那个少年帝王却说道
江昔:这每一个棋子呀,就像这普天之下的每一个百姓,虽然小,虽然有些微不足道吧,但是仅仅一步之差就有可能让这全局皆输啊
兵部尚书看着眼前这个神色凝重的少年,未免有些心酸,他早就听闻这个皇帝年幼丧母,青年丧父,又处处被追杀。
却总是待人温和,总是彬彬有礼,心怀天下,又兼有苍生,丝毫没有父皇那样的古怪性情。
好像是从黑暗中走出来的人,只是身上却布满了光明。
每个大臣都不知道这个光明从何而来,甚至不知道这个皇帝费了多么大的劲,用了多么大的力气,曾经在黑暗中撞了多少次墙,才慢慢的找到了光明
逐渐向光明奔跑,大踏步。的去将光明揽入怀中。
将自己与这光明融为一体……
从此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个黑暗之人。
其实啊当这个皇帝在早上上朝的时候如此忍让的时候,那些大臣是都吃了一惊的。
那些大臣好早之前就盘算着当新皇帝上认识自己该如何处境,如何打算了。
只是万万没想到这个新皇帝并不计较他们所作所为,反而宽厚,反而得体,反而显称的他们不识识物。
下了早朝之后,那些大臣聚在一起纷纷议论着。
#
快穿师尊之重生皇上疯了(昔日暮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