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打开书册,一页一页地翻阅着。
萧姝妍的文字笔锋有力,秀美的字形里流露着洒脱恣意。
她的奏疏文字总是格外精简,逻辑严密,论证清晰,直击要点,从不卖弄一句文采,从不多说一句废话。偶尔她针砭时弊时,会讲述有趣的寓言故事,画几笔简单易懂的图配合寥寥几笔的文字,图文并茂,清晰易懂,深入浅出,哲理深刻。
要知道文帝励精图治,每日以衡石量书,所处理竹书奏章相当于后世100斤。公文批注下达政令的每个字,都可能对王朝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每日处理文书极其辛苦,任谁处理的时间久了都会心生烦躁。但文帝就很爱看萧姝妍的奏疏,不仅爱看,还爱反复地看。
受到萧姝妍的带动,不少朝臣投文帝所好,奏疏也开始逐渐删繁去简。
三皇子:这本书册你写了多久?
三皇子目光专注,修长的指尖夹着轻薄的纸张,爱不释手地翻阅着。马车的时间就像凝固住,只隐隐约约传来书页声。
书册里有不少寥寥数笔的图画,配合文字标注,将事件逻辑剖析得一目了然,文字论述简明扼要却又鞭辟入里。
萧姝妍(萧苒):半日。
三皇子:想来心中已酝酿了数年之久,非一日之功也。
书册里除了一些政令提议,还有很多关于前朝旧政的分析利弊,论述前朝为何灭亡,讲述藩王封国之患、侯爵世袭之弊,分析前朝制度的优劣等等。说是“前朝”,不过是借古喻今。
书册里还强调,任何政策都要辩证看待,需要讲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能一上来就大刀阔斧伤及根本,否则出师未捷身先死,反倒成了取祸之道。
三皇子:萧将军为官不足一载,想来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君。
萧姝妍(萧苒):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萧姝妍轻轻啜了口花草茶,说道。
三皇子:子晟得妻若此,当是三生有幸。
*
凌不疑率急行军横扫流寇,玩的是一手闪电歼灭战,将宁死不降的癞头歼灭后,剩余虾兵蟹将自然望风而降。
三皇子的一病导致大军归期,与凌不疑后来居上的时间,居然是相差不远。
程始投敌冤案平反,文帝封侯加食邑以示安抚。颜忠被杀一事,文帝封了谥号,抚恤其妻子儿女,供养其老母。
袁慎亦是战功加身,因战后安抚得当,在代理寿春县令时,他已表现出极佳的内政天赋,待他回京文帝将破格提拔进入御史监,成为为数不多的战功加身的文臣。
三皇子坐政后方,统筹谋略,任用贤能,调度有功,虽然功劳并不如能征善战的将士显眼,但他远离太子的混水,获得了军心,得到了他想要的。
凌不疑本就是少将权臣,再度恩荣加身。因他孤身犯险之事,文帝气怒不已,命他在霍家祠堂里罚跪一夜。
萧姝妍拒绝了封侯奖赏,只收下了文帝赏赐的金银珠宝和良田万顷。钱用于抚恤军士,田用于军粮和试验,房子改造后用于开办学堂,收留战士遗孤。
(综影视)神明的法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