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那是因为没有一个江湖人能够容忍无影散,更何况是无影散的正牌主人了
段武:严冬,你不要逼我
严冬:我逼你又如何?我和他的约定当中,并不包含不能杀你
李坤:好了,都闹够没有,自己人内讧,像话吗?
严冬:你最好管管他,必要时,我会为了自己杀了他
李坤:段武
段武:在
李坤:你先回赌坊,别在这怄气了
段武:是
段武哼了一声就离开了
李坤:严冬啊,你怎么总是跟他一般见识,段武说的这个人不知目的何在?你最好留心一下,他能找到段武,就有可能找到我,想办法弄清这个人的底细
严冬:不必麻烦了,按照段武的形容,只可能是一个人
李坤:你知道这个人是谁?
严冬:武功高强又手下留情,定是南侠展昭,不过我很好奇,冰公主怎么嫁给他了?
李坤:你问蓝若琳自己去,他要真是展昭,那包拯已经,已经盯上段武了?
严冬:你要我杀了他?
李坤:不,我没有这个意思
严冬:我和你的约定,在三年之内替你杀十个人,三年之内,你若没有提出十个名额,约定就自动解除,所以,我宁愿你让我多杀几个
李坤:这事你暂时不用管了,必要的时候再说
严冬:你最好考虑清楚,十个名额只剩下最后三个了,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严冬说完就离开了,通判府里,若琳在房间里继续给公孙策和展昭兄妹说严冬的事
蓝若琳(银晓静):严三刀是辽东严家的独门武功,也是个武学世家,严明创造了三刀绝技之后,江湖上的人就给了他严三刀这个封号,就跟你的南侠,我的冰公主是一样的
公孙策:若琳,你知道他的来历?
展云:那个严三刀真有那么厉害吗?
蓝若琳(银晓静):倘若是严三刀本人,我们仨联手都不是他的对手,要是严冬是严三刀的后人,我倒是可以跟他放手一搏,不过,谁胜谁负就很难说了
李府里,段武正在跟李坤汇报若琳的情况
公孙策:一般江湖门派,或是特殊武功都会有文章记载流传,可是为什么却没听说过严三刀其人其事?
蓝若琳(银晓静):严明如今还健在,创立三刀绝技也是近十年的事,的确没有被人著书论述过,而且严三刀只传嫡系,难道严冬就是严明之子
展昭(何家劲):悟空说前两刀他见识过,可这第三刀
蓝若琳(银晓静):第三刀没人见过
展昭(何家劲):为什么?
蓝若琳(银晓静):当他用第三刀的时候,对方已经死了
展昭(何家劲):难怪悟空说这第三刀都是生死相搏的人
蓝若琳(银晓静):可是让我觉得奇怪的是,严三刀在江湖上很有声望,在地方上也乐善好施著称,严家的后人怎么会跟李坤这种人狼狈为奸呢?
展昭(何家劲):若是出了个不肖的后代,也有这种可能,无论如何,现在李坤那边有严冬,这的确值得我们多加留意
展云:公孙先生,能不能让唐真在院子里走一走啊,他一个人在屋子里怪可怜的
公孙策:当然可以,他现在已经没有问题了,只要不出大门让程元的人看到就行了
展云:真的?
公孙策:当然是真的?
展云:太好了,我现在就去通知他
展云说完,正准备走,被展昭叫住了
展昭(何家劲):唐真能去院子,你怎么那么高兴啊?
展云:大哥,唐真现在是我的男颜知己,闺中密友,他身体康复我当然开心了,就跟你和沈蝶的关系是一样的,走了
展云说完就离开了
蓝若琳(银晓静):猫猫,这个沈蝶是什么人啊?
展昭(何家劲):沈蝶就是以前我跟你说的那位为救我而死的红粉知己
蓝若琳(银晓静):她是怎么死的?
展昭(何家劲):替我挡了一掌,然后掉下了悬崖,至今还没找到尸体
蓝若琳(银晓静):你怎么知道还没找到尸体?
展昭(何家劲):因为我下去找过,没有找到,若琳,你想不想知道白龙为什么在我手里?
蓝若琳(银晓静):你说
展昭(何家劲):其实白龙原来的主人是沈蝶的哥哥沈让,沈让把白龙当成是沈蝶的嫁妆交给了我,因为沈让说过,谁娶沈蝶,白龙就是谁的,谁知在我和她成亲的前几天,我的仇家突然找上门来,沈蝶是为了救我,挨了一掌,掉下了悬崖,沈蝶掉下悬崖的同时让我好好活着,照顾好白龙,从那个时候,我就把我的感情藏在心里,直到你出现,我才有了心动的感觉
蓝若琳(银晓静):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展昭(何家劲):六年前,那个时候我正好二十岁
蓝若琳(银晓静):这么说,你今年二十六了?
展昭(何家劲):不,再过三个月,我就过二十七岁的生辰,你呢?
蓝若琳(银晓静):我今年二十四了,下半年就二十五岁了
展昭(何家劲):你整整小了我两岁啊
蓝若琳(银晓静):六年前我刚从江湖回来,也是我正式进入朝廷的时候
若琳听到沈蝶和沈让的名字,陷入了沉思
展昭(何家劲):若琳,你在想什么?
蓝若琳(银晓静):没什么,只是沈蝶和沈让的名字和我曾经救治的一个病人的名字一样
展昭(何家劲):也许是同名同姓的人呢?
蓝若琳(银晓静):没错,在大楚,叫蓝若琳的也不少啊,万一是巧合呢?
接着,展昭对若琳说
展昭(何家劲):若琳,沈蝶是我的前任,你才是我的现任,我邀请你和我一起生活,你愿意吗?
蓝若琳(银晓静):我……
面对突如其来的表白,若琳属实被吓到了
蓝若琳(银晓静):我愿意,我的心除了你已经容不下别人了
展昭(何家劲):真的?
蓝若琳(银晓静):当然,我蓝若琳从不骗人
公孙策:其实你们俩早就该在一起,郎才女貌,天生一对
蓝若琳(银晓静):公孙先生
展昭(何家劲):公孙先生
公孙策:嘿,挺默契啊
蓝若琳(银晓静):猫猫,能跟你商量点事吗?
展昭(何家劲):什么事?
蓝若琳(银晓静):你能不能早点把你身上的坏习惯给改了
展昭(何家劲):为什么?
蓝若琳(银晓静):因为我想回家,菲灵说过,如果你不改改你身上那爱闯祸的毛病,这辈子也许我就在这过了
展昭(何家劲):我为什么要改啊?
蓝若琳(银晓静):我说你这个人怎么那么自私啊
展昭(何家劲):我哪里自私了?
蓝若琳(银晓静):你说这话跟自私有什么区别
展昭(何家劲):可是我想再自私一点
蓝若琳(银晓静):什么意思?
展昭看了公孙策一眼,公孙策立刻就明白了
公孙策:若琳,展护卫,我还有事,你们俩慢慢聊
蓝若琳(银晓静):公孙先生
还没等若琳说完,公孙策一溜烟的就跑了
展昭(何家劲):蓝若琳,现在可没人救你了
蓝若琳(银晓静):猫猫,你刚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啊?
展昭一把把若琳拉入怀里,然后吻在了若琳的嘴上,过了一会就放开了
展昭(何家劲):就是这个意思
蓝若琳(银晓静):猫猫,你怎么那么流氓啊?
展昭(何家劲):我只对你一个人流氓
蓝若琳(银晓静):【又是一个对我痴情的人,唉,老火哦】
院子里,唐真和展云边散步边聊天
唐真:外头真好,在屋子里憋了两天,我快受不了了
展云:那你应该谢谢我,是我向公孙先生争取来的
唐真:这几天要谢你的事情太多
展云:你是应该谢我,不过,我也应该向你说声抱歉
唐真:为什么?
展云:要不是我贪功去盗取账册,你也不会中毒
唐真:不,你想想,要不是你去偷账册的话,我们对李坤的怀疑也不会那么肯定
展云:那我们算是扯平了
唐真:嗯,扯平了
展云:外面的空气真好啊
包拯房间里,包拯对公孙策说
包拯:相信那些退休官员对调查程元的弊案会有帮助,厢军的情况又如何?
公孙策:大人,登州厢军在西郊有一处冶炼厂,平常是打造农具,修整装备的地方,不过也有足够的条件铸造假钱
包拯:那就是我们应该所注意的主要目标
公孙策:此外,今日在城中打探的结果也颇有收获,是否要集中向大人禀告
包拯:当然,这样可以互相推敲,商量对策,你邀约他们入夜之后在厅中相见
公孙策:好,那唐真呢,大人说过,迟早要唐真也参与此案,是否约唐真一同前往呢?
包拯:也好,让他早些进入状况,有利无弊
公孙策:是
说完,公孙策来到唐真的房间,把包拯的计划告诉他
唐真:包大人要我参加商议?
公孙策:嗯
唐真:太好了,太好了
展云:现在你总算可以如愿以偿了
公孙策:你要谢谢展姑娘,是她要我向大人提起的
唐真:展云,我又欠你一个谢字
展云:这回我不希望再扯平了
羽竹:少爷,你和展公子在说什么?我怎么完全听不懂呢?
展云:这是我和你们家公子的秘密,你当然听不懂了
唐真:若琳小姐和展护卫呢,怎么不见他们俩啊?
公孙策:他们俩在谈恋爱呢,八成现在还在房间里缠绵呢,这不,还把我也给轰出来呢,咱们不用管他
展云:哼,大哥也真是的,有了嫂嫂就忘了兄弟和妹妹,重色轻友
公孙策:展姑娘,这话咱们私底下说说就好,千万别被展护卫听到了,不然他又得凶你
展云:知道了
公孙策:唐大人, 你若要参与此案,得先把身子养好,羽竹
羽竹:公孙先生
公孙策:你跟我到书房去,我要开个方子,你抓药,好帮你家少爷补补身子
羽竹:是
公孙策:唐大人,你的书房是否能借我一用啊
唐真:公孙先生请便
书房里,公孙策写好药方递给羽竹
公孙策:照方抓药,每日一服就行了
羽竹:谢谢公孙先生
公孙策:羽竹,你跟着你们公子多久了?
羽竹:三年多了
公孙策:三年多?
羽竹:嗯
公孙策:那这么说,你对你家少爷的事情都很清楚了?
羽竹:当然清楚,我全都知道
公孙策:好,那你说来听听
羽竹:没问题
大厅里,包拯急的走来走去,展昭,若琳推着熟睡的贤贤走了进来
公孙策:展护卫,若琳,你们俩缠绵完了?
蓝若琳(银晓静):公孙先生,你在胡说什么呢?谁缠绵了?你刚离开,贤贤就醒了,我给他冲了奶粉,又换了尿布,陪他折腾了一下午,这不,他刚睡着,我们陪贤贤都来不及呢,哪有时间缠绵啊?
展昭(何家劲):就是嘛,公孙先生可不要胡说,等你成亲有了孩子就不会这么说了
包拯:够了,都少说两句,你们的确均有所获,如今已经证实无影散之毒是段武所施放,就看要不要立刻抓他了
展云:现在抓段武,一则可以替徐谦报仇,再则可以削弱李坤的实力,更可以防范他逃走
包拯:唐真,你看呢?
唐真:展云说得虽然有道理,但是牵一发则动全身,如果因为抓段武而惊走李坤的话,岂不是因小失大?
包拯:嗯,那就先不动他
展昭(何家劲):大人,严冬的武功太高,倘若李坤破釜沉舟,恐怕会对大人不利哦,所以从现在开始,必须由我或者展云至少有一个人留在你身边
包拯:好吧,就依展护卫
公孙策:大人,至于那些退休官员也都愿意作证画押,来证明李坤的罪行
唐真:如果要追查程元藏匿粮食的地方,也可以请他们协助,毕竟他们在登州多年,人地两熟
包拯:不错,是可以借重他们,明日公孙先生与展护卫,还有若琳随本府出城,我们先查西郊厢军的冶炼厂
三人点了点头,李府那边
刁赞:庄主
李坤:是段武让你来府里等他的?
刁赞:是,他说有事要当着庄主的面禀告
李坤:他来就来吧,怎么还一定要拖着你来啊
刁赞:原因何在,属下就不知道了
李坤:这个段武是越来越麻烦,总有一天他会让我不能忍受
刁赞:庄主,段武还是有他的用处,如果能过得去就不要和他计较
李坤:还是你不让我费心啊
刁赞:属下已经跟了庄主二,三十年了,绝不敢让庄主烦心
李坤:只要对我忠贞不二,我一定不会亏待他的
李坤说完,段武提着一袋铜钱走了进来
段武:庄主
李坤:段武,什么事这么神秘?非让刁赞一起来
段武:这件事跟他关系大了,他不来不行
李坤:废话少说,什么事?
段武把钱袋放在桌上
段武:庄主,你们自己看吧
李坤:你拿这些铜钱干什么?
刁赞拿起铜钱看了看,然后大吃一惊
刁赞:这是上一批淘汰的假钱啊
李坤听到刁赞这么说,也是一惊,通判府里,包拯对公孙策说道
包拯:唐真还算不错,分析案情,衡情,度势都有一番见地,假以时日,不难成为一位慎谋能段的可造之材
公孙策:大人让他尽情发挥,也是原因之一
包拯:嗯,本府就知道,什么事都瞒不了公孙先生
公孙策:学生只是处处留心罢了
包拯:明日出城,还是先挑一处离冶炼厂最近的厢军驻点去看,再转向冶炼厂,也还让程元措手不及,而不能先做准备
公孙策:是,学生自会安排
李府里,李坤也拿起铜钱看了看
李坤:段武,这些铜钱是从哪儿来的?
段武:今天下午,赌场里来了几个城外的禁军士兵,这是他们输给赌场的钱
刁赞:不可能啊,这绝对不可能
段武:事实都摆在眼前了,有什么不可能的,难道这些钱是我造出来的?
李坤:刁赞,这钱是怎么流出去的?
刁赞:庄主,上一批铸造的假钱,我已经交代给郑宏,让他们全数销毁重新熔铸,怎么会?
李坤:郑宏?那些禁军士兵手上的钱是从他那流出去的,刁赞,你可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疏忽
刁赞:庄主,上一批最多铸造了不到三万枚,也就是三,四十贯,我没想到郑宏他会贪这些小便宜
李坤:他每月的俸禄不过三五贯,你能让他不贪?
刁赞:是啊,不过,上一批铸造的模具已经被我们毁掉了,而且一个也没有留下,应该不会影响我们的大局吧
李坤:谁说的?只要有一枚铜钱流在外面,就会查到郑宏,查到郑宏就会连带查到我们,我们辛苦筹备多年的计划,就会立刻毁于一旦
段武:庄主,我们立刻杀了他,以绝后患
李坤:段武说得有点道理
刁赞:庄主,明天就要出货了,能不能等出完货之后再行处理?
李坤:不行,必须当机立断,一天也不能拖,把已经完成的铜钱立刻拉回钱庄,郑宏和那参与铸造的厢军工匠,都全部灭口,毁掉钱范
刁赞:钱范是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研制打造出来的模具,毁了它是不是有点太可惜了?
李坤:最多就重新再做,要不是时间紧迫,那些假钱都不能留,马上就去,办完了立刻回报
刁赞:庄主,要不要严冬去一趟啊?
严冬:我可以替你们杀掉郑宏
李坤:不用,这件事由段武办就成了,段武,你不会让我失望吧?
段武:庄主放心,这件事交给我办,保证一点问题都没有
李坤:好,你们马上就去
段武:是
刁赞:是
言罢,刁赞和段武就去执行离开交给他们的任务了,严冬觉得很奇怪,于是开口问道
严冬:这么重要的事,你怎么不让我去啊?
李坤:会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你去做
严冬:你是要留下我对付展昭和蓝若琳?
李坤:不仅如此,必要的时候,对付的是包拯
第二天一早,包拯,展昭,若琳和公孙策就来到了州衙,程元看到若琳又抱着孩子,觉得很奇怪
程元:若琳小姐,这是州衙,你怎么又把展贤抱来了?
蓝若琳(银晓静):放在家里我不放心,所以就亲自带着,程大人觉得这样不合适吗?
程元:不是,只是觉得不太妥当
蓝若琳(银晓静):那下次我就把他交给展云好了
程元:包大人要见登州厢军?
包拯:依照朝廷体质,程大人可是身兼登州厢军指挥?
程元:是由下官兼任,只是不知大人为何要看厢军呢?
包拯:怎么,本府就看不得?
程元:不不不,下官的意思是厢军不比禁军,恐怕难入包大人的法眼哪
包拯:不,所谓禁军也是由各地挑选精壮组成,留在地方上的当然只剩下年老体衰之人了,朝廷规制如此,并非厢军原本就不如禁军
程元:包大人对厢军了解的如此透彻,又能体谅地方,下官钦佩之至
包拯:厢军虽然大多在地方官府充任工匠杂役, 然而,同样是为朝廷效力,又岂能妄自菲薄
程元:是,登州厢军所任之事尤其繁杂,畜牧,筑木,治炼,木石,农田等等皆有,只是不知包大人想先看何处?
公孙策:大人想先去看看正在修筑的西城便道
包拯:不错,就请程大人带路同行吧
程元:是,下官遵命
李府里,刁赞正在李府大厅等待李坤,不一会,李坤和严冬才慢悠悠的走进大厅
刁赞:庄主
李坤:全都处理好了?
刁赞:是,除了已经铸好的四十七万枚铜钱运回钱庄之外,所有与这次铸造铜钱有关的人和物都已经清除
李坤:四十七万枚铜钱,每贯七百七十枚,约重五斤,大约也得有三千多斤了
刁赞:每袋可以装一百斤,也就是三十几袋,放在钱庄并不显眼,再说,总计也就六百余贯,对钱庄而言只是个小数目,不会引人注意的
李坤:暂且不要使用,也不要分发到全国各分庄,等过一阵子,过了风头再重整炉灶
刁赞:是
李坤看到刁赞心疼的样子,安慰道
李坤:不要心疼那些钱范,我知道,这几年你没少费心血,才制出那么好的模具啊,不过,争千秋也不要争一时,来日方长嘛
刁赞:是,庄主
李坤:段武那件事处理得怎么样了?
刁赞:段武处理这种事的确是没有问题
李坤:好,你回钱庄吧
刁赞:是
刁赞说完就离开了,刁赞离开后,李坤对严冬说
李坤:看到没有,段武有的时候也能办点事
严冬:也许最后出问题的人一定是他
通判府里,唐福急匆匆的去找唐真,被张龙,赵虎看到了
张龙:老管家,您跑什么呀?这么大年纪了,当心点
唐福:我找少爷有急事
张龙:别急,你找他有什么急事?
赵虎:唐大人和展姑娘在书房呢
唐福:知道了
唐福说完就急匆匆的往书房去
张龙:你们继续巡视
众人:是
书房里,唐福把他知道的告诉唐真
唐真:找到藏匿粮食的地方了?
唐福:是杜伟派人来通知的,他在私塾等着我们去呢
展云:太好了,唐真,我们赶快去,不然他们又换地方了
唐真:慢着,还是等包大人回来吧
展云:来不及了,错过了这次机会,想要抓住程元的证据就更难了
唐真:问题是由谁去抓啊?
展云:我呀
唐真:无论你是展公子还是展姑娘,你都不能代表官府,你凭什么抓他?
展云:不然让张龙,赵虎去?
展云的话音刚落,张龙,赵虎就出现在书房
展云:如果可是等大人回来的话,恐怕就真的来不及了
唐真:我去
展云:你怎么能够去啊?
赵虎:大人交代,不能让你出门啊
张龙:如果程元的人发现你没有中毒,这岂不是破坏了大人的计划
羽竹:少爷,你不能去啊
唐福:是啊,少爷,如果你去了,程元一定会知道的
唐真:大家听我说,我是登州通判,由我去抓物证,没有人会质疑的,他们也无从抵赖,那些粮食的程元最主要的罪证,如果抓住这些罪证的话,我们根本无需他是否知道我有没有中毒,所以由我前去最适合不过了
展云:可是现在抓程元的话,李坤一定会知道,我们总不能把李坤也抓起来吧
唐真:用不着,只要程元落网,他就会供出他们之间勾结的真相,就连无影散连伤数条人命的事也都有了人证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绝对不能错过
展云:好,我支持你
赵虎:我调些士兵跟你一起去
唐真:不,我们分头行事,先由展云和唐福去见杜伟,知道了程元藏匿粮食的地方之后告诉我们, 我和张龙,赵虎带着人马前去扣押罪证,这样才不会让他们有所警觉
展云:好,老管家,我们走吧
说完,展云和唐福就离开了通判府
张龙:我们这就去准备人手
唐真:辛苦了
羽竹:少爷,你可真够威风,真像个通判
唐真:我本来就是登州通判
西郊那边,包拯带人来到了厢军的冶炼厂
包拯:程大人
程元:下官在
包拯:你说这冶炼厂有多少厢军?
程元:大概有四十几人,五十不到
包拯:如今人呢?目前此地又在进行什么工作
程元:这……
包拯:程大人,难道你都一概不知?
程元:回包大人,这厢军平时没什么事可做,尤其这城郊各个驻地,下官一向是交由副指挥郑宏负责的,下官对此地的情形的确不了解
包拯:那郑宏又在何处?
程元:下官不知
包拯:你这兼任厢军指挥的知州倒是干得轻松啊
程元:下官失职
包拯:你失职之处恐怕不止这些,王朝,马汉,带人进去,彻底的搜,本府要知道究竟在做些什么
王朝:是
马汉:是
言罢,王朝,马汉就带人进去了,赌坊里,段武正在和捕头朱刚说话
段武:朱刚,你今天的兴致倒是很高,既不在衙门里当班,又不在城里巡查,是不是想在我这儿赌几把啊?
朱刚:我现在哪儿有时间啊,我是来告诉你,包大人和程大人出城了
段武:包大人不是在查登州的州政吗?出城干什么
朱刚:说是要去看登州厢军
段武:厢军有什么好看的?不过都是干杂役工匠的活,和我当初在金霞山庄干的活也没区别啊
朱刚:说的也是,不过,你交代我随时通报包大人的行踪,我总得来说一声吧
段武:好,我知道了,你确定不在我这玩几把?
朱刚:不行,衙门里还有事,我得走了
段武:走好
朱刚刚走,段武和刁赞就来到了李府,告诉李坤包拯等人出城的消息
李坤:他们出城去看厢军?
段武:朱刚在赌场跟我说的
刁赞:会不会他们已经发现我们铸造假钱的事了?
段武:不可能的,假钱是昨天我才在赌场里收到的
李坤:不,有可能,包拯到登州来就是冲着假钱来的
刁赞:不会吧,程元说他是奉旨勘察边境军务的
李坤:那么他到登州应该到什么地方?
刁赞:当然是登州的禁军啊
刁赞说完似乎想到了什么
刁赞:难道说
李坤:不错,就是因为他去过登州的禁军,才发现郑宏偷走了那批假钱,才循线来到厢军
段武:可是,程元怎么会带他去呢?他又不知道
李坤:正是因为程元不知道铸造假钱的事,才毫无警觉的带他们去看厢军
刁赞:幸亏昨天晚上我们都处理干净了,否则今天被包拯他们碰上
李坤:你确定都处理干净了?
刁赞:铸造的器具铜钱我都已经处理干净了
段武:所有在冶炼厂的人都没有留下一个活口,而且连尸体都埋了,保证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
严冬:不,还有人知道
李坤:还有谁?
严冬:咱们四个都知道
段武:严冬,你可不要乱说话
严冬:我说的都是实话
李坤:没错,严冬说的不错
段武:庄主
刁赞:庄主
李坤:你们急什么?严冬,他们都是追随我多年的伙伴,并且全程参与了,他们是不会出卖我的,至于你会不会,我就不好说了
严冬:在我们的约定中,我不会干涉你做任何事
李坤:而且也不能蓄意破坏
严冬:你放心,我会遵守约定
李坤:好,那么就是包拯追查假钱,也追查不到我们身上
严冬:不,除了我们四个人之外,还有人知道
李坤:还有谁?
严冬:那就要看他们带哪些人去找郑宏了
刁赞:庄主,他们不会说的
段武:庄主,他们都是跟了我多年的手下,我太清楚了,他们也不会说的
李坤:不,我能闯荡出今天这个局面,只有一个原因,谨慎,我不会让任何人,任何事成为我们的致命伤,去,把他们都给我除掉
刁赞:庄主
段武:庄主
李坤:去
李坤说完,刁赞和段武就不情不愿的离开了,冶炼厂那边,包拯在外面看着熟睡的孩子,众人还在里面继续搜查,公孙策发现熔炉尚有余温,立即出去向包拯禀告
公孙策:大人,熔炉尚有余温,推算起来,昨天夜里还有人高温烧用过,地上还发现一些铸造铜钱的残留之物
包拯:程元
程元:下官在
包拯:你当真不知,此处在做何事?
程元:下官的确不知道,平常只做些农具
这时,马汉走了出来
马汉:大人,里面发现血迹
包拯:走,进去看看
于是,公孙策推着孩子和包拯,程元,马汉一起走了进去
马汉:大人请看
王朝:大人,这里也有
包拯看到血迹,摇了摇头
包拯:程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蓝若琳(银晓静):大人,你快来啊
包拯听到若琳的喊声走了过去,只见展昭手里拿着两枚假铜钱
展昭(何家劲):大人请看
公孙策也走了过去,捡了两枚铜钱
公孙策:新铸的铜钱
程元:包大人,这下官的确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包拯:你不必再说了,我们回州衙说话
通判府里,唐福得知了藏匿粮食的地方,正在向唐真禀告,唐真带着张龙,赵虎和其他士兵正在去的路上,另一边,杜伟在那里急的走来走去
杜伟:展公子,唐大人怎么还没有到啊?
展云:老先生,您不要着急,应该就快了
杜伟:我们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了,可惜徐大人却看不到
展云:老先生,等程元他们伏法之后,徐大人在天之灵会知道的
杜伟:这可真是老天开眼啊
言罢,唐真带人走了过来
唐真:展云,杜老前辈
杜伟:唐大人,你可到了
唐真:粮食就藏在里面吗?
杜伟:错不了,有好几人亲眼所见衙役们把粮食抬进去后,再也没有抬出来
展云:张龙赵虎,进去搜吧
张龙:是
赵虎:是
张龙,赵虎正准备撕去封条,被唐真拦下了
唐真:且慢
展云:又怎么了?
唐真:如果我们把那个封条撕开的话,岂不是给程元一个诬陷我们栽赃的机会
展云:这个顾虑没有错,是不能揭封
杜伟:那,那怎么办啊?
唐真:我们就守在这里,然后再去叫程元过来,之后我们再把封条撕开,到时候人赃并获,他就无从抵赖了
杜伟:对
展云:可是为了避免他们再逃走,应该还是确认一下粮食在里头比较好
唐真:可是封条不撕开,我们如何进去啊?
展云:翻墙啊,张龙,你翻墙进去看看
张龙:是
张龙说完就翻墙进去了
唐真:这可真是个简单的方法
展云:有时候也得变通一下嘛
没多久,张龙就出来了
唐真:怎么样,粮食可在里面?
张龙:里面全是粮食
唐真:确定吗?
张龙:确定
展云:太好了,他们现在啊是一个都跑不掉了
唐真:我们守在此处,找个人去通知州衙
这时,展云看到朱刚来着衙役往这边赶来
展云:用不着了
朱刚看到唐真完好无损,大吃一惊
朱刚:唐大人,你的病好了?
唐真:没错,朱捕头,这座民宅同样被州衙查封了吗?
朱刚:是
唐真:里面同样没有任何东西?
朱刚:不知道,应该没有吧
唐真:那麻烦朱捕头把封条撕开,本官要进去查看
朱刚:唐大人,还是等程大人回来之后再看吧
唐真:住口,里面分明藏着来路不明的粮食,事到如今,你还敢抵赖
朱刚:属下的确不知道啊
唐真:那你为何匆匆赶来?私藏粮食贪污渎职,朱刚,恐怕你性命难保
朱刚:那,那都是程大人交代的,属下不敢不从啊
唐真:虽然如此,但你也难逃罪责,将他拿下
张龙:是
赵虎:是
朱刚:唐大人,冤枉啊
唐真:你冤或不冤,等程元回来,立刻明了,带走
张龙:走
赵虎:走
朱刚:唐大人,冤枉啊
朱刚说完,就被张龙赵虎押走了,唐真等人也回到了通判府
羽竹:少爷,你刚才真威风,把朱刚吓得魂飞魄散,让人看着都痛快
唐福:那就叫官威,以前我在老爷身上也看到过这种神态
唐真:其实无所谓官威,当时我只觉得有一股气往上冲,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是为什么
展云:因为你理直气壮才会这样,而且说实在的,像朱刚这种做贼心虚的人才会被吓到,通常面对正义公理的时候,他们是无所遁形的,这种事情也经常发生在包大人身上
唐真:提起包大人我反而担心,虽然刚才是大快人心,但毕竟违背了包大人的交代
展云:你没有做错有什么好担心的,现在朱刚已经被你押起来了,而程元藏匿粮食的地方也被你发现了
唐真:还是要让包大人先知道,免得事出突然而破坏了他的计划
展云:反正你现在已经露面了,不如我们去州衙找他们
唐真:嗯
唐真和展云来到州衙门口就碰到了刚回到州衙的包拯等人
唐真:包大人
展云:包大人
程元:唐大人,你的病好了?
展云白了他一眼
唐真:下官在城内发现州衙私藏大批粮食,已经查封现场,并将捕头朱刚扣押,至于程大人
包拯:且慢,都进州衙之后再说
唐真:包大人
包拯:唐通判,本府说的话,你可是没听见?
唐真:是
言罢,包拯等人就进去了,若琳,展昭抱着孩子跟在最后面,进去后,包拯对若琳说
包拯:若琳,你抱着孩子,站着不合适,坐下吧
蓝若琳(银晓静):谢大人
若琳坐下后,包拯接着说
包拯:程大人,本府正要听你的解释
程元:包大人,下官不知道该解释什么?
包拯:好,那本府就逐一询问,城郊厢军的冶炼厂究竟发生了何事?
程元:包大人,下官是和您一起到达的现场,在此之前,下官未曾接到任何禀告,下官真的不知道
包拯:熔炉尚有余热,厢军正在进行什么工作,难道你也不知?
程元:也就是做些农具,兵甲之类的,不会有其他工作
包拯:那却为何在现场发现遗留下来的新铸铜钱?
程元:包大人,这件事情下官的确不知道,也许是副指挥郑宏干的
包拯:那郑宏却不见踪影,连厂内士兵也全无一人 ,只有地面却留下血渍,又如何证实是郑宏所谓?
程元:包大人,只要找到郑宏,下官和他当面对质,就可以证明下官与此事并无关联
包拯:好,那就等郑宏出现出现之后再与你对质
程元:是
展昭(何家劲):大人,这郑宏分明就是
展昭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包拯打断了
包拯:展护卫,本府理应让程大人有辩白说明的机会,程大人以为如何?
程元:是,下官问心无愧
包拯:至于州衙私藏粮食之事,你又怎么说?
程元:包大人,这一定是朱刚偷偷犯下的罪行,下官一定察明惩处
展云:可是朱刚明明说是你的主意,他只是奉命行事
程元:包大人,朱刚一定是眼见唐大人发现了他的罪行,为求保命,所以诬陷本官,请包大人明察
包拯:嗯,那就必须要程大人与朱刚当面对质了
程元:可是朱刚一口咬定是下官的主意
包拯:你别急,本府自会查明,唐通判
唐真:下官在
包拯:那朱刚如今扣押在何处?
唐真:他暂时被下官扣押在通判府,由张龙,赵虎看管
包拯:那岂非于法不合,将他移来州衙大牢关押,就交由程大人负责看管,听候传唤
程元:是,下官遵命
公孙策:大人,朱刚指称程大人涉案,若是交由程大人看管是不是不太合适啊?
包拯:本府自有道理,程大人
程元:下官在
包拯:你既然宣称此事与你无关,倘若那朱刚脱狱而逃,或是因任何原因死在牢中,本府都将你视为蓄意杀人灭口,不但要追究官粮私藏之罪,而且要兼办你杀人之罪, 你可明白?
程元:下官明白
包拯:厢军副指郑宏的下落,你必须立刻派人追查,同时发出海捕公文,将他通缉,朱刚暂押大牢,听候本府提审查明
程元:是
包拯:只因在两案真相明了之前,你难脱嫌疑,即日起,你不许擅离开登州城,随时听候本府传唤,如若不然,莫怪本府将你依主谋之罪究办治罪
程元:是,下官遵命
包拯说完,就和众人回到了通判府
唐真:恩师怎会轻易放过程元?门生实在百思不解
包拯:本府并非放过他,而是时机还未到
展云:那些粮食就是他的罪证,就算他想推到朱刚身上也不可能
包拯:既然人证物证都已齐全,在超征粮食,官粮私卖,不法图利这些罪状上,他已难逃制裁,又何须急于一时呢?
蓝若琳(银晓静):大人把朱刚交由程元看管,又逼得程元非得保证朱刚的生命安全不可,此案的确已成定局
包拯:不错,暂不动他,也于事无伤
展昭(何家劲):大人,可是厢军私铸假钱一案,如果不马上追究程元,岂不是错过了大好时机?
包拯:不,依本府推断,此案的确与程元无关
蓝若琳(银晓静):若琳不明白,大人为什么确定他与此案无关呢?
包拯:倘若私铸假钱程元参与其中,又怎敢如此大胆让本府查看冶炼厂?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展云:有道理
展昭(何家劲):如果他心知大人今天会去,昨天晚上毁灭所有的证据,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包拯:如果他心知本府今日必去,就不会留下假钱血渍等物证,更不会杀了那些工匠,徒增本府对他的怀疑,再者,视察厢军是本府临时提出来的,他又怎会事先有所准备?
展昭(何家劲):难道真是郑宏一个人干的?
包拯:难说,可能连他自己都是在被人利用后遭到灭口,本府将马汉留在现场,就是要他带着士兵,彻底循着血渍清查
唐真:倘若程元并未涉嫌私铸假钱一案,恩师说时机未到,莫非是还想在他身上,追查其他的罪状
包拯:不错,程元既然跟李坤勾结,当然希望能够从他身上追查出李坤的罪行,展护卫,若琳
展昭(何家劲):在
蓝若琳(银晓静):在
包拯:必须辛苦你们俩盯住程元的行程,尤其是他跟李坤之间的联系
展昭(何家劲):属下马上去
蓝若琳(银晓静):遵命
包拯:不急,本府已派士兵乔装守在州衙,只要程元离开州衙一步,立刻会前来通知,到时候,你们再去也不迟
展昭(何家劲):是
蓝若琳(银晓静):是
唐真:若是那程元自知难以脱身,趁机弃官而逃,甚至孤注一掷,动用厢军对恩师不利的话,岂不是难以收拾?
公孙策:这一点大人已有所准备,王朝快马兼程,赶去通知禁军指挥胡方,要他立刻调派一营兵马前来,为的就是未雨绸缪
包拯:这也是本府所谓的动机,等胡方到来方可行动
包拯刚说完,马汉走了进来
包拯:马汉,可有所获?
马汉:回大人,在冶炼厂附近发现了一堆新土,挖开之后发现了三,四十具尸首
包拯:都是些什么人?
马汉:有些穿着厢军军服,其中一名应该就是郑宏
众人一听郑宏也遇害了,大吃一惊
包拯:立刻通知程元,带着仵作衙役,前往验尸立案
马汉:是
包拯:请展护卫和若琳随行前往,盯住程元
展昭(何家劲):是
蓝若琳(银晓静):是
接着,展昭把婴儿车推到展云面前
展昭(何家劲):展云,照顾好贤贤
展云:大哥,有我在你就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照顾贤贤的
言罢,展昭,若琳和马汉就离开了通判府
包拯:此案牵涉越来越广,稍一疏忽,就会让主嫌脱逃,此事不可不慎,你们几个都下去休息,本府要和唐真单独谈谈
众人:是
大伙说完,就离开了大厅,后院里,展云推着孩子问公孙策
展云:大人为什么要单独跟唐真单独说话啊?
公孙策:大概是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要交代吧
展云:希望大人不要因为他不听大人的话,擅自出面解决私藏粮食的事而生气
公孙策:应该不会
展云:我们都劝他不要出面,可是如果他当时不出面的话,可能又会错过机会
公孙策:我明白
展云:希望包大人不要责怪他,否则一定会打击他的自信心
大厅里,包拯和唐真正在谈话
唐真:恩师是否对门生擅作主张,公然露面而有所责备
包拯:如果是呢?
唐真:门生愿意受罚
包拯:不,凡事皆要因时因势制宜,而不能一成不变,当时你若不出面,的确可能错失良机,你处理得很好,本府毫无责怪之意
唐真:谢恩师
包拯:本府将你单独留下,是要你做好随时接管州衙的准备
唐真:此话怎讲?
包拯:程元犯法已是事实,一旦将他查办,登州必定群龙无首,你身为登州通判,临时兼管暂代势所难免,在朝廷排下新任知州之前,你是责无旁贷了
唐真:门生阅历不足,恐怕难当大任
包拯:这就不对了,有谁在初当大任之时便是阅历丰富的,本府也不例外,只要一心为公,清廉自守,当可无碍
唐真:门生定当谨记恩师教诲
唐真刚说完,马汉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马汉:大人
包拯:程元看过尸首后的情形如何?
马汉:程元已将一干尸首验看处理,郑宏的确是死者之一,是遭人砍杀身亡
包拯:展护卫和若琳因何未返?
马汉:展大人和若琳唯恐程元有所行动不及赶去,所以暗藏州衙,随时监视
包拯:如此一来,程元必定惊慌失措,倒是个契机呀
州衙里,程元来到了大牢看望朱刚
朱刚:大人,你快想想办法放我出去吧
程元:把你放出去,那我怎么向包大人交代啊
朱刚:大人
程元:朱刚,你的胆子也太大了,竟敢瞒着我私藏官粮
朱刚:可是这都是你交代的呀
程元:有谁能证明呀?朱刚,既然你已经被抓住了,就一个人担下来呗,这样,我还可以帮你照顾一家老小,如果你一定要把我扯进来,只要我死不认罪,账还是会算在你的头上,不过到那个时候,可就没有人照顾你的一家老小了
朱刚:大人,你不能这么对我,这些年来,我一直对你忠心耿耿
程元:那你就继续对我忠心吧
朱刚:可是
程元:你一定要想清楚
程元说完就离开了
朱刚:大人,大人
离开大牢后,程元就去了书房给庞太师写信,然后就去了李府,可他不知道,展昭和若琳正在悄悄的跟着他呢
李坤:程大人,你不是陪着包大人的吗?怎么有空到我这来坐坐
程元:庄主,下官实在是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不得不来见庄主
李坤:有什么事情?你说吧
程元:今天,包大人在城西郊外的冶炼厂里发现有人私铸假钱
李坤装糊涂的问道
李坤:是什么人这么大胆?
程元:不止如此,连副指挥郑宏和所有厢军士兵都被杀了
李坤:还有呢?
程元:就这一件事已经让下官感到棘手了
李坤:你身为登州知州,又兼厢军指挥,这件事是让你头痛,你很难向包大人交代
程元:所以,下官才来跟庄主商量
李坤:找我?找我管用吗?
程元:难道这件事就跟庄主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李坤:程大人,这就奇怪了,你怎么会以为跟我有关呢?你倒是提醒了我,私铸假钱,这个主意我怎么没想到呢,你的登州厢军当中有这样的伪造人才,我们倒是应该好好地合作合作
程元:这可使不得啊,这要是被抓住了,是非要杀头不可的
李坤:程大人,那么我们合作过的事情,都不是杀头之罪?
程元:不是,我是说现在这个案子包大人盯得紧,我们就是要干也不能现在干啊
李坤:对,你说得很对,那就等他们走了以后再说吧
程元:可是庄主,我……
程元吞吞吐吐,半天说不出口
李坤:你还有别的事吗?
程元:下官私藏了一批粮食,被包大人发现了,他迟早要追查到我头上,不知庄主能否帮忙解决此事?
李坤:程大人啊,你怎么能连这种事都做得出来啊,我倒是一直不知道
程元:下官惭愧
李坤:这是你和包大人之间的事情,我一个布衣百姓恐怕帮不上这忙
程元:可是庄主,你答应过我,要帮我对付包拯的
李坤:我指的是涉及到我们合作的那些事,这件事情跟我没关系,我也不会出面,因为我没必要和他作对
程元:可是庄主,一旦我被包大人抓起来,那他势必会查到我们合作的每一件事情
李坤:程大人,我怎么听你说这话,好像是在威胁老夫啊
程元:不不不,我怎么敢威胁庄主,我这实在是不得已啊
李坤:这件事你自己想办法,我是无能为力
刁赞:程大人,如果是包大人真的追查我们之间的事情,我们庄主一定会再想办法的,你还是先回州衙吧
程元:庄主
刁赞:好了,好了,别想太多了,放心吧
刁赞说完,程元就离开了
刁赞:庄主,包大人真的查到了假钱,会不会……
刁赞还没说完,李坤接道
李坤:不要担心,你和段武把那些手下处理得怎么样了?
刁赞:段武已经把他们都集合起来了,马上就会把他们立刻解决掉
李坤:速度必须快点,留下就是祸害
刁赞:是,庄主,程元的事情真的不管了?
李坤:当然不管,我们不能自找麻烦
刁赞:要是他一气之下供出跟我们合作过的事情,那怎么办?
李坤:他口说无凭,包拯动不了我
刁赞:是
刁赞说完也离开了,只剩下李坤和严冬
李坤:程元这个时候跑来我这,包拯一定派人跟踪了,严冬,你去看看
严冬:要我杀了跟踪的人?
李坤:我不会那么便宜你,你就当作保护我不受伤害,至于杀不杀人那是你的事,可不算那三个名额之内哦
严冬:你倒是算计得够精
严冬说完,就去办李坤交代的事了,大街上,若琳和展昭正在跟着那程元,严冬也在跟踪他们,不过,这可瞒不过拥有兔耳朵的若琳,他们来到了一处小巷子里
蓝若琳(银晓静):朋友,请出来吧
严冬听到若琳这么说,从暗处走了出来
蓝若琳(银晓静):你为什么要跟踪我们?
严冬:你们不是也在跟踪他吗?
展昭(何家劲):你是程元的人?
严冬:他还不配
蓝若琳(银晓静):那你就一定是李坤的人了
严冬:我不是李坤的人,我只是替他办事
展昭(何家劲):那你为什么要跟踪我们?
严冬:让你们不要再管李坤的事
蓝若琳(银晓静):你以为你是谁,我凭什么要听你的呀?
展昭(何家劲):没错,凭什么?
严冬亮出宝刀,若琳一眼就看出他的身份了
蓝若琳(银晓静):你就是严冬?
严冬:你认得我?
蓝若琳(银晓静):我不认得你,我只知道李坤身边有一位用刀而且还善于用阵法的高手,我倒想试试你的第三刀
严冬:只怕你第一刀都接不住
蓝若琳(银晓静):悟空的武功比我差得多,他都能接住,我就更没有问题了,还有,你不用第三刀是摆平不了这件事的
严冬:你是在逼我
蓝若琳(银晓静):我没有逼你,只是觉得很好奇,辽东严家严三刀怎么会有你这种后人啊?
严冬:姑娘到底是什么人?
若琳拔出蓝灵剑,在严冬眼前一晃
严冬:原来你就是蓝灵剑主蓝若琳,江湖中消失多年的郁风大圣
蓝若琳(银晓静):没错
严冬:既然你是蓝若琳,那他就一定是展昭了
展昭(何家劲):不错
严冬:想不到南侠展昭和冰公主也投身官府,跟了开封府的包大人
蓝若琳(银晓静):我更没想到,严家的后人跟了李坤这种败类
严冬:那是我的事,不用你管,不过我也很好奇,冰公主的地位在江湖中数一数二,你为什么要嫁给展昭?
蓝若琳(银晓静):我的事情,外人少管
严冬:你的事情我当然管不着
蓝若琳(银晓静):严冬,你的事我也不想管,可是辽东严家在江湖上的声望,从此就成为江湖上的笑柄了
严冬:你敢侮辱辽东严家?
蓝若琳(银晓静):你连李坤这种败类都可以帮助,不用我侮辱你,你先侮辱了你自己
展昭(何家劲):若琳,骂得好
若琳说完就开始拔剑
蓝若琳(银晓静):用你的第三刀吧,否则你打不过我
严冬:你我还没到生死相搏的时候,不过你要记住,严三刀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我严冬绝不会给严家丢人
严冬说完就离开了,若琳学着展昭的样子收剑
展昭(何家劲):若琳,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啊,我怎么听不懂啊?
蓝若琳(银晓静):咱们先回去,路上我再跟你细说
展昭(何家劲):嗯
李府里,李坤急的走来走去,生怕严冬出事,不久,严冬走了进来,他把自己看到的全告诉了李坤
李坤:展昭,蓝若琳?就是展云的嫂嫂?
严冬:没错,就是他们
李坤:包拯派他们俩跟踪程元?
严冬:不错,包拯已经盯上你了
李坤:记得你说过,即使遇上展昭和蓝若琳,你也能确保我的安全
严冬:我是说过
李坤:那就好
严冬:不过我自己,不死也会重伤
李坤:那是你自己的事
严冬:不错,那是我自己的事,不过,再要我动手对付别人的话,我恐怕就无能为力了
李坤:那好,就别着急先动他们,不过,到了必要的时候,我可就顾不及你了
严冬:你放心,我们之间的约定是不会打折扣的
若琳和展昭回到通判府,他们把事情告诉了包拯
包拯:依展护卫所言,那个叫严冬的,武功竟然如此高强?
展昭(何家劲):悟空跟他交过手,应该很清楚
龙游天下之包青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