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十八日,蝉鸣阵阵。
女患者:“老神仙!你醒醒!街坊邻居还需要你呢!你们看看,人啊,年纪大了就好打瞌睡……”
只见在医馆内,排着长龙般的队伍——因为这一天,是医馆里的老神仙做义诊的日子。
一位满头银丝的老者的一只手搭在一位年轻女士手腕上,而老先生的头却随着女士的呼喊声中静静地垂着……
那位女士,在座位上默默地抽泣……
闻声赶来的徒弟见到老先生的状态后,愣了片刻,猛地跪下,大喊道:
徐长卿:“师父!”
而这,也成为了压倒医馆内众人的最后一株稻草,悲伤的气息随着空调的风,吹到了众人的心里。甚至连不懂事的小孩子,也停止了他们的打闹,安静了下来。
徒弟把老先生抱到了床上,对医馆内的众人说:
徐长卿:“诸位,实在是抱歉,今天的义诊不能再继续进行了,抱歉……”
众人:“小先生,话不能这麽说……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我们理解,小先生放宽心。大家先离开吧,小先生还要忙,等之后我们再来送别老神仙。”
众人不知是谁说。
众人:“只好这样了”
众人:“我还想让老神仙看看我的鸡眼怎么办呢!”
众人:“杀鸡焉用牛刀?小先生的医术也不差。那次我邻居肺里有个5毫米的小肿瘤,让他摸出来了。再说,鸡眼贴一个鸡眼贴不就行了……”
众人:“这个时候就别拌嘴了。小先生心里难受着呢。再说,这里可是医馆,不是菜市口!”
在一阵喧哗后,医馆恢复了安静,只留下了医馆里各个诊室收拾东西的声音。
这个医馆叫做济安堂,是位于九川省浮路市的一家“平平无奇”的中医诊所,平日里是由一位老先生管事,相传他已经一百多岁了,身子骨还算硬朗。也因为他的医术非常高明,犹如药神下凡,所以大家都尊称他“老神仙”。
老先生姓张,相传是东汉医圣张仲景的后代。膝下只有一子,到了现在,只留下了曾孙女张书苓这一个血脉。
而这个徒弟——也就是我——叫徐长卿,同时也是老神仙的曾孙女婿。
我是从京都中医院大学毕业的。由于我家是老神仙家的邻居,在从小受老神仙的耳濡目染下,自然对中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但遗憾的是,虽然在九州最顶尖的中医院学府毕业,也只是空有一身理论,连最基础的辩证论治都不会,更别提把脉了。所以我便拜在了老神仙的门下,成为了老神仙唯一的关门弟子。
老神仙本想只传他这一脉,不欲外传,怎奈何他的儿子张安国当上了官,不幸为民而亡,在那之后,老神仙的儿媳妇受不了打击,也随之而去;而他的孙子张兴邦,在生下书苓后,穿上戎装,至今未归,只留家眷于此。
而我却与老神仙的曾孙女看对了眼,喜结连枝,老神仙这才把我收下,成为关门弟子。
而我们的故事,将从老神仙的羽化而展开。
大医精诚:我的毕生之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