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皇帝权谋秘史(修改版)
超小超大

第 12 章 疯狂的“秋后大算账”(上)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十三日,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计闻桌城,这个酒息,如晴天霹雳,令举国为之震惊! 要知道,摄政七年的皇父摄政王还不到四十岁!英年早逝,怎能不令朝野惶恐!顺治帝第一次单独坐上了龙庭, 看着昔日摄政王的位子已是人去位空, 便皱着眉说道:“将这龙椅撒掉吧, 以后怕是再也用不着了。举国上下,还有谁人能与阿玛王的功德相比?”少年天子的言下之意是,摄政王摄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启票圣上,太后懿旨,即刻为皇父摄政王举行国丧,请皇上下诏吧! ”老臣范文程举步上前,高声奏道。

福临没有吭声,眉头却皱了起来,皇父摄政王突然病卒,实为令少年天子万分欢欣的佳音哪!尽管表面上,福临装出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可心里却是无比高兴,他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可,偏偏,母后又来插手了,哼,居然口口声声要为多尔衮举行国丧! 福临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呀!

“圣上,皇父摄政王功高盖世,礼应受此殊荣,请圣上明察!”范文程抬头直视着福临,急得额上青筋直暴。“嗨!皇上的脾气可是够倔的,这节骨眼儿上可不是感情用事的时候!”

范文程捋着胡子, 不由地想到了孝庄皇太后连夜召他以及洪承畴进宫密谈的情形。

摄政王虽已去世, 但少年天子福临的宝座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只要他本人稍稍思考一下,使自会为严峻的内外形势而忧心忡忡。太后正是为此担忧不已,在昨夜离开乾清宫之后立即让海中天请了两位大学士到慈宁宫密谈。

“九门提督来报,英王阿济格派来的三百骑刚入城门便一一被诛杀,这对两白旗是一次很大的打击。”

“可是,这样做会不会打草惊蛇?”洪承畴有些担心。“沓亲王的党羽人多势大,倘有风吹草动,他们定然会伺机掀起叛乱 英王此次派精兵入城就是一个例子,我们不得不防啊!”

“话虽如此,但毕竟幼主仰叔鼻息听他摆布的生涯宣告结束桌城,这个酒息,如晴天霹雳,令举国为之震惊! 要知道,摄政七年的皇父摄政王还不到四十岁!英年早逝,怎能不令朝野惶恐!顺治帝第一次单独坐上了龙庭, 看着昔日摄政王的位子已是人去位空, 便皱着眉说道:“将这龙椅撒掉吧, 以后怕是再也用不着了。举国上下,还有谁人能与阿玛王的功德相比?”少年天子的言下之意是,摄政王摄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启票圣上,太后懿旨,即刻为皇父摄政王举行国丧,请皇上下诏吧! ”老臣范文程举步上前,高声奏道。

福临没有吭声,眉头却皱了起来,皇父摄政王突然病卒,实为令少年天子万分欢欣的佳音哪!尽管表面上,福临装出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可心里却是无比高兴,他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可,偏偏,母后又来插手了,哼,居然口口声声要为多尔衮举行国丧! 福临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呀!

“圣上,皇父摄政王功高盖世,礼应受此殊荣,请圣上明察!”范文程抬头直视着福临,急得额上青筋直暴。“嗨!皇上的脾气可是够倔的,这节骨眼儿上可不是感情用事的时候!”

范文程捋着胡子, 不由地想到了孝庄皇太后连夜召他以及洪承畴进宫密谈的情形。

摄政王虽已去世, 但少年天子福临的宝座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只要他本人稍稍思考一下,使自会为严峻的内外形势而忧心忡忡。太后正是为此担忧不已,在昨夜离开乾清宫之后立即让海中天请了两位大学士到慈宁宫密谈。

“九门提督来报,英王阿济格派来的三百骑刚入城门便一一被诛杀,这对两白旗是一次很大的打击。”

“可是,这样做会不会打草惊蛇?”洪承畴有些担心。“沓亲王的党羽人多势大,倘有风吹草动,他们定然会伺机掀起叛乱 英王此次派精兵入城就是一个例子,我们不得不防啊!”

“话虽如此,但毕竟幼主仰叔鼻息听他摆布的生涯宣告结束了,这一回幼主是真正的至尊无上的天子了。”

“范先生,哀家正为此担忧呢。”孝庄后两道弯弯柳叶眉紧蹙着:“福临心性高傲,此前就曾屡次以言语冲撞过多尔衮。现在,他会不会太得意了,而看不到还有许多威胁皇权的因素呢?说起来,福临现在倒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了呀! 唉!”

孝庄太后的担忧不无道理。诸王势力强大而使皇权衰微,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清旗主制的存在,诸王统军议政,几十年来尤其是人关以后的南征北战,使诸王、贝勒、贝子、公侯掠夺了大量依附人口马匹银帛,计丁授田且占有辽阔土地,因此,兵丁众多,仆婢如云,战马上千,兵力、财力均十分雄厚。而为福临所亲领的两黄旗主要大臣均已叛主媚事睿亲王多尔衮。七年前议立肃王豪格为君的八大臣中,图赖、图乐格、塔瞻三人已死,索尼被革职籍没充军发盛京,而锡翰、巩阿岱、谭泰早已背叛了先帝幼君,只剩下鳌拜一人,虽未背誓,仍为镶黄旗护军统领,但屡遭斥责而势力至弱。就形式而论,正黄、镶黄、正蓝三旗之旗主应为幼主顺治,但多尔衮已将正蓝旗置于自己控制之下,虽然声称是临时借调,说是到皇上亲政后再归还,现在正蓝旗已归其养子多尔博接管。此时正黄、镶黄二旗中因山额真、护军统领、内大臣、一等侍卫、梅勒额真等二三十人中,不少都成了睿王之臣,两黄旗人心涣散,主要大臣已各奔前程,像索尼那样敢于直接显露出对幼主忠贞不贰的臣子甚少, 这是直接关系到幼主顺治帝位安危的一个重要因素。

老臣范文程回想着孝庄太后那无奈的神态和无助的眼神,不觉加重了语气,提高了声音对顺治说:“皇上,皇父摄政王英年早逝,是国家之沉重损失,是百姓之沉重损失。皇上向来推崇儒教,以孝治天下,须得从自身做起,方能使天下人心服口服呀!”

“是呀,皇上虽贵为天子,但摄政王亦是贵为皇父,除了君臣之礼,皇上宜向皇父撮政工行家人之礼,以告慰皇父撮政王的在天之灵。皇上,要知道,此时此刻全国上下无数双眼睛都在注视着想一举一动,何去何从,请皇上三思!”

“请皇上三思!”洪承畴的话引起了殿内臣官们的齐声应和,巩阿岱、冷僧机等人更是神情紧张, 睁大着眼睛盯着皇上的举动。

“这两个老家伙,一唱一和弄得满朝文武都跟着他们起哄,真是麻烦! ”福临瞪着一双乌黑的眼珠子瞅瞅范文程,又看看洪承畴,最后把目光对准了郑亲王济尔哈朗。

郑亲王济尔哈朗虽亲太祖之侄, 但深受太祖尤其是太宗的宠信和依赖,他历经太祖、太宗、世祖三朝,身为镶蓝旗主,辖有满、蒙、汉军八旗以及四万兵丁和一二十万人口,而且是清朝开国七大亲王中第二个现存之王,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成亲王岳托等五王已死,只有英亲王阿济格尚在。实际上,当初,太宗让济尔哈朗继承了镶蓝旗旗主之位后,又封授他为和硕亲王,就等于把他列在了诸王之首,连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也排在他后头,惯于明哲保身的济尔哈朗在睿王多尔衮专权时,小心翼翼,曲意奉承,但仍一次又一次受排挤遭惩罚。顺治元年(1644年),郑亲王由摄政王被降为辅政王;到了顺治四年(1647年)又被取消其辅政王勋衔,由豫亲王多铎为“辅政叔德豫亲王”;顺治五年(1648年)以郑亲王欲图拥立肃王为君擅谋大事等大罪, 初拟议处死, 后改为革去亲王爵,降为多罗郡王,罚银五千两,夺三牛录。此后郑王虽又复亲王爵,但一直不得志,无权过问国政了。

“圣上英明!老臣以为范洪两位大学士言之有理!”济尔哈朗高声附和着。在众目睽睽之下,他有心讨好幼君,借机发泄对睿亲王的怨恨,但一向老谋深算的他,终于没这样做。因为大殿内外布满了睿亲王的党羽,他们正虎视眈眈关注着朝廷的动静,稍有不慎便会招致他们的怨恨,引来杀身之祸!

哦?看来众卿家都是一个看法?”福临环视着众人。记得以前曾听叔父摄政王说过,明朝虽亡,但仍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在春王的情况不也是这样吗? 看来众大臣都对生前专横跋扈的多年霍心存不满,但又都是敢怒不敢言哪!

厉王虐,国人诗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座,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福临的口中念意有词,竟当朝背起了《国语》,叽哩噜咕的话听得满族王公大臣们如坠五里雾中, 而范文程和洪承畴等精通汉文的汉官们却而露赞许之色,互相交换着眼神。

睿亲王摩天,朕便失去了主心骨。现在,朕就依各位卿家的主张、联将率亲王大臣缟服出迎,同时下诏晓谕天下,全臣民易服举表!”

多尔衷柩车在阿济格等人的护送下抵达北京, 顺治皇帝穿了孝衣,率诸王、贝勒、文武百官出迎于东直门五里之外。皇帝亲自莫爵行礼,百官着缟服在路旁举哀,顺治帝号啕大哭,连跪三次,看样子已显悲痛欲绝。从东直门直到玉河桥,两旁白幡林立,纸钱飘舞,四品以上文武百官跪在路旁哭泣,直到王邸。国丧就这样开始了。灵柩停放在王府大堂,由诸王贝勒通夜守丧,另有六十四个喇嘛和尚,诵经超度,公主福晋们以及文武命妇,都穿着孝衣,在大门内跪哭。豪格的福晋现在是睿王的妻子,早已哭得如同泪人儿一般,想必她是在哀叹自己的身世。有道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博尔济吉特氏容儿虽不是薄命,但却又一次失去了丈夫! 至于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大玉儿,虽不便入王府守孝,但寡鸽离鸾,间闹冷落,想来内心也是十分凄苦孤寂的。

顺治皇帝颁发了由礼部起草的哀诏, 以晓谕天下:“⋯⋯昔太宗文皇帝升遐之时,诸王大臣拥戴皇父摄政王,坚持推让,扶立朕躬。又平定中原,统一天下,至德丰功,千古无两。不幸于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戊时以疾上宾,朕心摧痛,中外丧仪,合依布礼。呜呼! 恶义频障,莫报如天之德;荣哀备至,式符薄海之心一……“并宣布了五条“应行事宜”,其中定国丧为二十七天,官民人等一律服孝;在京禁止居牛十三天;在京在外禁止音乐嫁娶,官员停百日,民间停一个月等等。

有道是人在势在,人亡势亡,当多尔衮在世之日,势焰熏天,免不得有饮恨的大臣,此时趁机报复。幼主顺治亦怀隐恨,欲于亲政之后加罪泄愤。

树欲静而风不止。生前身为“皇父摄政王”的多尔衮已被尊为“诚敬义皇帝”,以衮黄明袍殓丧长眠于城东的“九王坟”。十四岁的幼主福临在守丧期间表现得格外恭顺悲戚, 硬是守满了七七四十九天的丧期!

五风楼的鼓声响了五下,当当的钟声又响了五下,这是皇宫的晨钟,宫里随即热闹起来,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爽!”刚刚沐浴完毕的顺治帝已经换上了崭新的龙袍,满面红光,正坐在暖阁里喝茶呢。

“洗去了一身的晦气,万岁爷今儿个就要临朝了,奴才真为万岁爷高兴呀!”已被升为御前大总管的太监吴良辅忙着给顺治皇帝穿上朝靴,他本人也特地换了身蓝灰色新袍子,戴着红顶子帽,人显得很是精神。

从懂事起,顺治皇帝就不费吹灰之力登上了龙庭,但他哪知道这令多少人垂涎三尺、流血争斗的皇帝宝座不是那么好坐的呀?在懵懵懂懂之中,顺治披上了那件毫不合体的龙袍,才真切体会到了一个被别人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傀儡皇帝的无奈无聊的滋味儿,从此,他便生活在一种与普通儿童截然不同的环境中。每日晨昏参拜,四时祭祀叩首,数不清的繁文缛节要遵守,汗牛充栋的满汉文章要学习, 而最使他伤心的是与母后的分宫面居以及母后的下嫁! 当时,年仅十二岁的顺治,万万没想到母后会自请下嫁给仇人一样的叔父摄政王多尔衮! 亲政之前的顺治皇帝,ēi了暗自痛恨这位身材瘦削、一脸虬须的皇叔父之外,更多的却是恐惧和不安。“睿王摄政,朕唯拱手以承祭祀。凡天下国家之事,朕既不预、亦未有向朕详陈者。”这种徒居皇帝之名而无皇帝之实的傀儡皇帝,时常让顺治处在巨大的自卑、痛惜和压抑之中而无法自拔。

顾治的童年生活,就在这缺少母爱,缺少温暖,丝毫无儿童天然情趣可言的冷酷呆板的宫廷里悄然逝去。而这种儿童时期所蒙受的巨大心理创伤,是终生也难以愈合的。他与母亲多年分宫而居,难得一见,已造成母子间的感情隔阂,顺治视“竭尽心力,多方保护诱掖”的乳母李氏如同生母,感情十分挚厚亲密,甚至超过了生母孝庄太后,而生母孝庄太后却“不顾一切”屈身事奉他的仇人,年幼的顺治如何也不能理解母亲这一“荒谬”举动的苦心深意, 更无法体察母亲辱身去承欢叔父摄政王的痛苦状况,这件事让顺治耿耿于怀,觉得丢尽了脸面。当他看到多尔衮在各种诏书上擅自将“皇叔父摄政王”改为“皇父摄政王”并与母亲同宫而居时, 顺治帝强忍怒火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在他看来,所谓“下嫁”一事,是母亲对先父的失节,是母亲对儿子的侮辱! 对于给他带来极大痛苦的帝位,顺治帝看得很轻,甚至已经有些反感了!

不过,这种复杂的宫廷生活也使顺治格外早熟。现在,他已经将全部复仇的希望寄托在了亲政上, 如果将国政大权真正揽在手中,顺治将会怎么做呢?

龙庭上的顺治似乎已经胸有成竹,而这时候他才十三周岁,按宫里的说法算是十四岁了, 离在十八岁举行冠礼以后才能举行的亲政仪式整整还有四年时间! 不,顺治再也不能等下去了。他要报仇雪耻,令世人刮目相看!

紫禁城太和殿, 还差十八天才满十三周岁的少年天子福临——按当时的习惯算法已是十四岁了——正端坐在质金团龙的宝座上,举行亲戚大典,接受工公大臣的叩拜。

这 一天正是青日,天气晴和,晓风和煦,满汉王公文武大臣早便腰围着动主顺治帝出了紫禁城, 沿着笔直的石板大道一直向南又出了正阳门,经过高大的天桥向东一拐,便到了天坛祭祖。

顺治坐在华丽的御辇上,脸上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皇帝出宫祭天拜祖,前呼后拥,壁垒森严。开道红棍,黑漆描金,由一对对着黄马褂的蜜仪兵骑着高头大马双手高擎着走过。后头跟着的是由鼓、板、龙头笛、金、画角、铜号等组成的浩大乐队。再后面是数百名红衣蜜仪兵执掌着一百多对卤簿:伞——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色的龙纹伞、花卉伞、方伞、圆伞;扇——鲜红、金黄、碧蓝、乌紫的单龙、双龙、圆形、方形扇,此外还有各色幡、麾、节、髦等在风中招展,灿若云霞。御辇后跟着的是手持斧钺枪戟的黄马褂侍卫骑兵队,以及元老重臣郑亲王济尔哈朗、两黄旗重臣索尼和鳌拜、大学士范文程和洪承畴等。再后面则是由两黄旗巴牙兵组成的豹尾枪班、弓箭班, 从行的满汉文武大臣紧随其后,并且,引人注目的是,除了皇上顺治乘坐的那顶御辇之外,皇太后也坐着风辇穿着明黄色绣金团龙的朝服一同前往。孝庄太后一脸的安详, 慈眉善目, 她的胸前挂着一串长长的洁白的念珠。可是,如果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太后的脖子上还挂着一个细细的纯金十字架呢。看来,这位皇太后是在心里祈求喇嘛教里的天神和西方的主宰耶稣基督同时为儿子福临赐福了。

神采奕奕的顺治皇帝龙行虎步地走近了香案,对天行礼,诸贝勒大臣以及外藩各使恭恭敬敬地向上行三跪九叩首礼, 黑压压地跪了一地,山呼万岁,撼天动地。然后,宣诏大臣手捧满、汉、蒙三种表文,站立坛东,布告大众,幼主即日起临朝亲政。礼毕,顺治慢慢地下坛, 仍由众贝勒大臣扈跸还宫。此时正是艳阳高照,紫禁城里一片辉煌之色,金鸾殿更是金碧辉煌,殿顶那重檐这金驾殿是紫禁城里三大殿中最大的殿,明朝称作皇极殿,清题治二年(1645年)便改名为太和殿。全殿横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外有廊柱一到,殿内外立有朱红大柱八十四根,为全国最大的木钩大殿。大凡节日庆贺、朝会大典、皇帝即位都在这里举行。顺治帝当然也不例外, 当年他在这里举行了第一次登基大典,现在又进行了亲政仪式,一切都如从前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少年天子的身旁已经没了操纵权柄的玩偶人了。

此时此刻,少年天子不会想不到那位坐在他身边好几年的、身材细瘦一脸虬须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当福临渐渐地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一个供皇父摄政王玩耍的傀儡, 不过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儿皇帝时, 一种强大的自卑感以及莫名的仇恨便一直在他心头萦绕着,鞭笞着他也折磨着他。皇父摄政王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的心头,皇父摄政王既掌握了朝纲,又占有了福临的生母,已然成了万人之上的太上皇,但却让少年天子感到丢尽了脸面!他要报复,要将皇父摄政王曾带给他的耻辱、恐惧和不安全都扫除干净,将笼罩在皇宫七年之久的阴霾之气全都清除出去!有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少年天子从即位到亲政的八年间,复杂的宫廷生活,早已使他成熟得很早,或者说是含而不露,与皇父摄政王那瘦削而略显苍白的面庞和体态相比, 福临觉得皇父太宗皇太极简直太魁梧太高大了,父皇的大手一挥,八旗将士立即勇往直前,父皇哪怕只是轻声的一咳嗽,满朝的文武大臣们也要吓得胆战心惊,人人自危。尽管福临已经记不清太多父皇的言行,但他知道,父皇曾经是一言九鼎的皇帝! 作为父皇的儿子,他福临为什么不能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至尊无上的天子呢? 他福临为什么不能做出一番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呢?

“今天朕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总算已经定鼎中原,了_此后,朕只要兢兢业业,定能团结八旗王公大臣,完成统一全中国的大业,做一个限守成又创业的明君,始,我强临已经时来

少年大子心中思绪万千,感慨万分,激动万分。

王从他,诸王一气之下,遂派拨兵役,擒捕了英王,现押在午门外候旨!”

福临心中一喜:这真是天赐良机呀,他们之间起了内讧,不有利于我夺回大权吗?

“郑荣王,朕年尚幼,不知当如何处置此事,请你拿主意吧!”

“谢主隆恩!”济尔哈朗发白的脸上顿时现出了红光,他激动得声音有些颤抖了:“英王素有叛逆之心, 先是追摄政王尸骨未寒之时擅派三百骑从喀喇城急驰入京,意欲图谋不轨,幸亏我主美明将他们一网打层。今英王又全图强迫白旗诸王,思谋夺政。实乃罪不容赦!”

福临一言不发,静静地听着济尔哈朗的“揭发”。他明白,郑亲王在摄政王多尔衮掌权时备受限制和排挤, 早已对多尔衮三兄弟恨之入骨了, 此刻由郑亲王出面来了断多尔衮三兄弟中唯一尚存的老大英王阿济格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自睿亲王死后,那亲王在群臣中的威望敞升,自然而然成了诸王之首,现在自己虽已临朝,但年纪尚小,手中无实权,争取到郑亲王,就能左右王公大臣,而郑亲王自然也会对自己感恩戴德。因此在痛惩仇敌,割弱白旗势力方面,双方是一拍即合,福临乐得在一旁看热闹。

“卑职以为英王早就犯下了大逆之罪!他曾经日口声声当面称幼主为无知小儿,罪当砍头!”史部尚书谭泰“响应”郑亲王的号召,电站起来揭发英王阿济格的罪行了。

原来是太宗皇太极去世后拥立皇子为帝的八大臣之一,后虽投靠了睿亲王,但他并不像巩阿悟,冷僧机那样为虎作住,飞扬跋扈。他身为正黄旗重臣,久任护军统领,固山顿夏,实权在握,因此,福临不计前嫌,仍委以重任,谭泰对幼主的感激之情便可想而知了。

在被议政王大臣们遵谕议推出的尚书谭泰、朝岱、济席哈、陈泰、鳌拜、噶达浑等六人中,有正黄旗两人,即吏部尚书谭泰和刑部尚书济席哈;此外几人分属镶黄、正红、正蓝、镶白,没有一人是正白旗。正黄、镶黄原为太宗亲领之旗,正蓝虽被多尔衮强行借走,但多尔衮一死,显然也非其嗣子多尔博所能控制了。镶白旗原由豫王多铎掌握,多带不认识汉文,不会说汉话,亲政时竟“阅诸臣奏章,茫然不解”。但是,稀绝毕竟是有志之君,尽管他对治国之术心中茫然,但他愿意有所作为, 有意改变在人们心目中整日无所事事耽于玩乐的儿童带的形象,他一定要全世人对他刮目相看!

“联实不幸,年方五岁时先太宗便已晏驾,皇太后又生朕一身,极娇养,无人教训,坐失此学,年至十四,直至九王薨,方始亲政、然而阅诸臣奏章,却茫然不解。现在想来,九王是要朕做一个阿斗皇帝,白痴皇帝,他的用心何其歹毒呀!”

福临在议政王大臣们面前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他离开了御座,龙行虎步地来到了群臣中间,目光炯炯地看着殿内的几十名议政主大臣们。

大清皇帝权谋秘史(修改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法兰西王国:绝望的螺旋 连载中
法兰西王国:绝望的螺旋
蝶恋花花恋蝶之美
绝望的螺旋已经转动,命运也在转动。
2.3万字2个月前
大明风云录 连载中
大明风云录
林亭燕喃
嘿,朋友!你想知道明朝那些事儿吗?你想了解明朝那些著名官吏的传奇故事吗?打开这本书,你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明朝那个充满魅力的时代。他们的故事......
4.8万字2个月前
龙之之渊 连载中
龙之之渊
中殇
0.7万字2个月前
晚清第一名臣的风云人生 连载中
晚清第一名臣的风云人生
林亭燕喃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天资平庸的曾国藩,如何成为一代名臣?
4.2万字2个月前
沉默的呼号 连载中
沉默的呼号
Rhodamine
【仅以此文,致敬《沉静如海》/《海的沉默》】——-二战・衍生・架构历史・女方视角・中短章篇-排雷:*BE+第一人称*Silentcallsi......
9.7万字1个月前
大清皇帝权谋秘史(修改版) 连载中
大清皇帝权谋秘史(修改版)
炎蒂周王
历史是充满斗争和血腥味的历史。尤其在封建社会皇朝各代的君位继承和维护既夺皇权利益上,一个个血淋淋的阴谋玩弄和残酷杀人的场面,让人触目惊心,胆......
12.8万字4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