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了从巴尔赫撤军的行动之后,沙贾汗回到了印度。但是,他采取了应急措施以防殿后部队遭遇不测。舒贾皇子被留在喀布尔,直到他听到奥朗则布再次平安地翻越过兴都库什山的消息。此时远征军已完全从阿富汗撤回。但是奥朗则布指挥后卫部队,被留在阿塔克,在第二年3月之前,他不被允许渡过印度河,进入印度斯坦。
这一安排的目的显然是让他驻扎在距离喀布尔不远的地方,如果遭到来自中亚的入侵,他能迅速赶回喀布尔布防。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忧虑逐渐消失。
1648年3月中旬,奥朗则布被任命为木尔坦总督。他在这个岗位上任职到1652年7月14日,然后被调往德干,第二次担任德干副王。在这四年中,奥朗则布的个人生活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两次被征调到坎大哈与波斯人作战:第一次离开木尔坦是在1649年1月22日,于12月返回;第二次是于1652年3月20日渡过杰纳布河,然后从坎大哈直接被派往德干。在从第一次围攻坎大哈归来的路上,他在拉合尔与父皇一起度过了两周,即1649年11月10日至11月26 日;他于1651年1月2日至2月16日到德里拜访父皇。此时,他再次获得晋升,能够指挥2000名骑兵,这些骑兵拥有“杜-阿斯帕”和“赛-阿斯帕”的称号。
他的津贴也按比例增加,所以他现在的军衔是15000人的指挥官,而他新增的分遣队有12000名士兵,其中8000人是“杜-阿斯帕"和“赛-阿斯帕”"。同年11月,他兼任信德行省总督,并将珀格尔和希瓦斯坦两地纳为自己的领地。之后,奥朗则布皇子开始了对信德的治理。
几代人以来,在莫卧儿帝国如信德省这种位于西部边境线上的省份,皇权几乎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尊重,甚至在名义上也是如此,酋长们一直乐于互相争斗,混战不休。但是,奥朗则布不是那种能容忍无秩序与不服从的人。但是,即使是他,也只能是开个治理的头。法治在当地没有根基,大小事务都取决于强人政治;在担任总督的几年里,他不可能打破平静的生活和习以为常的秩序,当地人以前从未见识过什么政府,并且一直处于扩张或灭绝的流动状态。只有几代人严格执行司法,并得到强大无比的力量的支持,才能改变布拉灰人和霍特人的掠夺本性,教导他们服从比他们首领的意愿更重要的更高的目标。然而,奥朗则布所能做到的,就是除掉那些声名狼藉的匪首,并且使边境部落名义上获得皇帝封赐以获得合法地位。作为宗主国,帝国在理论上承认它们的地位,而实际运作要等到之后更恰当的时机。
先说说霍特人。霍特人-这是一大俾路支人的一支部族--迁移到信德和潘贾布,其中一支在上德拉贾特 地区建都,城市名字叫作“伊斯梅尔汗之营地”,统治了长达两个世纪。他们的首领世世代代享有“伊斯梅尔汗”的称号,并在印度河以东的达亚汗和珀格尔地区开疆拓土。在辛德·萨加尔·达布地区,霍特人有另一个据点门盖拉,他们在印度河流域还建立了一个公国,它的首都在17世纪初从珀格尔迁移到莱亚。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霍特人已经被他们的邻居贾特人和拉杰普特人同化,他们的势力衰落,人数减少。但是,17世纪前期是他们荣耀的时期。他们的首领伊斯梅尔·胡特给沙贾汗送去礼物,并且讨得太子达拉. 舒科的欢心。
就这样伊斯梅尔利用他的领地位于两省交界处的特殊地位,声称接受拉合尔行省总督的管辖,并拒绝承认作为木尔坦行省和信德行省总督奥朗则布的管辖权。奥朗则布对此谋划的反击计划,在与皇帝见面时就提到了这件事,并得到皇帝的答复:伊斯梅尔·胡特将会受到木尔坦行省的制裁。这位霍特人的酋长,只凭借达拉的一封信,就拒绝听命于木尔坦的新总督,继续我行我素地进行扩张和劫掠。
这样,奥朗则布就得考虑,如何解决这些霍特人我行我素进行扩张到劫掠的问题了。
莫卧儿帝国风云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