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明第一忠臣,于王朝危难之际力挽狂澜,为明朝续命200年,他是明朝最穷的尚书大人,连锦衣卫都为他落泪,他提笔能文,扛刀能武,与岳飞、张苍水并列西湖三杰。
欢迎来到知识放映室,本期视频让我们一口气看完于谦的一生于谦自廷逸、浩杰安,浙江杭州钱塘县太平里人。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同年于谦出生,命运的齿轮从此开始转动,开创大明的人离世,守护大明的人降生。于谦祖辈均入世做官,父亲于彦昭却是个远离官场、隐居家乡的爱人。虽然对做官的兴趣不大,但老于也没有忽视对于孩子的教育,家中常年供奉忠烈文。天祥的画像教导小于谦要做个清白有气节的人。
文天祥那首过零丁洋想必也是于谦的必学篇目。辛苦遭逢起易惊,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平。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命运般的书写了于谦的一生。
少年时,于谦学习刻苦,志存高远,据说7岁时就有一位老和尚说他是个不凡之人,将来必定出将入相。
看来明朝的和尚人君柳伯文神机妙算,17岁时,于谦便写下了那首意气盎然、文采斐然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洋洋洒洒几句,写出了少年人的骨气、胆气与志气。用清白照丹心,成为于谦的毕生追求,也成为了他人生的真实注教。于谦有的不只是文采,他更有大意,心中装的是天下百姓。
永乐十九年,于谦以会师第一的成绩进入殿试。本来以于谦的文采,他只需写一篇规规矩矩的八股文,便可一举状元成名,但他却在殿上为天下百姓求安稳,劝朱棣放下征战的念头。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黄老翁拥衲债,稚子卖疏粮。婢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那知。是牧民者不肯报灾伤,这是具体描绘了蝗灾之年农民的凄惨生活,这是没有一个野心家乐意听,你以为永乐大帝是吃素的。
于是于谦一开始只是个地方小官员,也许命运总是有他自己的安排,让初入官场的于谦带赤子之心远离风暴中心也许是对的。他在这些年深入基层,了解百姓,真正为人民群众做事,积累的名声和实际给了他走上舞台的底气。
宣德元年,明宣宗朱瞻基的叔叔汉王朱高煦在乐安州起兵,朱瞻基随军亲征,带上了七品御史于谦。战败后的汉王面对着自己的侄子,仍然不肯低头认罪,玄宗就派于谦去列罪,于谦正词斩斩,声色真止不住地颤抖,于谦因此一骂成名,玄宗也对他委以重任,派他巡抚江西。
期间,于谦平反冤案数百起,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和称赞。
大明风云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