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天涯
超小超大

第三十三章 庆历新政

嘉佑六年(1061年),全国户口普查,人口22683112人。

话说欧阳修自被贬为夷陵(湖北宜昌)任县令。在此期间与梅尧臣、尹洙常有书信来往,互相切磋诗文,或游山玩水,少了那些烦心事,到也自游自在。

康定元年(1040年),靠着京城积累人缘关系户,友人运作之后,他再次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后任知谏院。专门负责规谏讽谕最高领导人,渐渐得到一号首长青睐。

庆历三年(1043年),欧阳修任中书省右正言、知制诰,负责起草诏令。人生仕途到此也一帆风顺了。

可人生之事总有不如意之处,他老师范仲淹也被召回中央,任最高军事机关的副长官——枢密副使。

欧阳修当然知道老师范仲淹是个啥德性的为人,以前老师与人扳手腕,失败后黯然离场,连累着他也被一脚踢到夷陵,好容易他熬出头,又爬回来,现在范仲淹卷土重来了。

欧阳修忧啊,老师范仲淹可是个不甘寂寞的主,不管在何地总要闹些幺蛾子,这些年来朝庭上下背后为他老师范仲淹可取了个绰号“乌鸦” 他不知老师范仲淹此番回京,又将折腾掀起何种风浪乱子,欧阳修心中没谱,而内心则是多么不希望老师回来,可也知道这事由不得他来定论,人在朝政,身不由已,深有预感老师回来后,他的好运又将到头。

欧阳修的诗友梅尧臣,为他摊上这样一个老师愤慨,曾寄了一首《灵乌赋》给他老师范仲淹,信中告之,他在朝中屡次放的言,都被当作乌鸦不祥的叫声,劝其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吃喝之外,别什么事都要横插一杆。而范仲淹也不客气立即回应一首《灵乌赋》,答复道,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他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山雨欲来风不止……

果然,卷土重来的范仲淹,刚回京不久,就密召欧阳修,并不容置喙派其任务,让其约合余靖、王素和蔡襄三人,号称朝中“四谏”, 先后上奏言弹劾夏竦。

枢密使夏竦万万没想到,他保荐的人会恩将仇报,向他捅刀子。范仲淹不得志时,夏竦见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在夏竦任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时,就保荐范仲淹任副使,使范仲淹与韩琦成为他的左右手。范仲淹为答谢他夏竦写了封《谢夏太尉启》,信中曾说:“深惟山野之材,曷副英豪之荐”。表达感激之意。

这对知人善任的夏竦成了一种讽刺。

至此,平静的官场掀起风波。

宋仁宗宽容厚道,喜欢纳谏,听信谏言,撤掉了略无军功的夏竦,让杜衍和富弼成为新的军事长官。

旗开得胜之后,再接在劢的范仲淹又布置新的任务,让弟子欧阳修为首的“四谏”官联名上一道奏言,参劾检举吕夷简渎职等罪行,几次庭议后,宋仁宗无奈罢免了吕夷简的军政大权,至此,范仲淹也报了当年一箭之仇。

连续板倒两朝庭大员,范仲淹矛头又对向第三人,“四谏”们第三声奏论,则驱逐了副宰相王举,最终以范仲淹取而代之。

至此多年官场秩序被打乱。

宋仁宗这一时期各种思想异常活跃,党派之争当然也激烈,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成为新一轮政府首脑,新的内阁产生,三大佬一商议,决定推行“庆历新政”,提出十项改革主张,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欧阳修也被迫卷入到新政中。

北宋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就在范仲淹的领导下开始了,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往往和它遭到的反对成正比.大批守旧派的官僚们,抨击新政,说什么“江东三虎”、“山东四伥”,独揽大权。

改革路上出现不顺。

庆历四年,大宋公安破获了一起谋逆大案,该案直接涉及到,当时改革派石介和富弼,查获的书信中隐然有废黜仁宗之意。

此案一兴,蜚语四起,富弼百口难辩,为了避嫌,只好请求外调。

新政由此受挫。

宋仁宗虽然对这件事未必全信,但看到反对革新的势力这么强大,思想开始动摇了,对于改革的兴致,已渐冷漠和淡释。

当年跟风拥立新政的人,一看风向不对,也调转枪头,倒向保守势力,攻击新政。

朝野顿时一片反对声。

庆历五年(1045年)初,曾慷慨激昂,想励精图治的宋仁宗终于完全退缩了,下诏废弃一切改革措施,范仲淹和富弼被撤去军政要职。

在京的革新人物遭到一网打尽。仅实行一年各项新政,至此终止。

范、韩、富等相继被贬,大势之下,从犯欧阳修也没逃脱,被贬为滁州(安徽滁州)太守。因人缘较好,皇上面前也混得挺熟,宋仁宗又改诏令富饶之城扬州上任。

皇祐元年(1049年)新政风波平息,简在帝心的欧阳修又被召回朝庭,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1057年,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文风,录取苏轼苏辙曾巩等人。

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兼龙图阁学士兼任开封知府。1060年,任枢密副使。1061年任参知政事。随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

一恍人生就这么多年过去了,此时已近六旬的欧阳修,正站在花园感慨一生几起几落仕途之路,这时,下人过来禀报,苏轼、苏辙、曾巩联名拜荐。欧阳修挥挥手让下人领到花厅,他稍后就到。

苏轼、苏辙、曾巩三人恭敬站在厅外,一见欧阳修过来,赶忙上去行师礼。

“学生字瞻,字由,字因,拜见老师。”

欧阳修,摆摆手让三人都起来,挨个问了声近况,领着三人进入厅内,分宾主坐下。

茶师娴熟沏茶,其动作赏心悦目,欧阳修对三人说道,“这是别人送为师的普洱好茶,困鹿山茶,茶香清雅,个中滋味你等一尝便知。”

香气浓郁,三人还没喝,就闻一股独特茶香,三人随即一品,汤质淳滑,入口微苦,随即苦化回甘,三人连声称赞。

茶香清雅、喉韵甘润持久,几人就茶论道,之后话题不约又谈到有关茶诗词方面,宾主之间相谈甚欢,其间欧阳修又勉励几句苏轼,透露口风,秋后苏轼将任命凤翔府判官,上任之后如何要爱民如子,秉公执法,把自已多年做官心德又灌输一通。

余下时间内,又谈到今人头痛,冗兵、冗官、冗费问题上,说到兴头上,欧阳修不由又开始批评钦定儒学标准解释的唐代[九经正义],对儒家经典群经可信性提出质疑……

这时有个仆人来到欧阳修身旁,禀报有一访客,是大人随州亲戚,并持有一封书信,非要面呈大人,欧阳修眉头一蹙,随州哪有亲戚,都早已搬走,有也只是些年少时旧友,也多年不曾联系,这书信也许某旧友之后,持之攀门路,欧阳修也不为然,吩咐让管家处理。

仆人称是,欲言又止,可摸着手袖内那小锭碎银,想起那人还有几句莫名其妙的话,如果大人不见,就把这几句带上,银子归他,一时犹豫不知是否该说。

欧阳修见仆人站立不动还没走,侧头一问,“还有何事?”

仆人一见老爷发问,心一横小声说道,“那访客还有几句口语,小人怕不是好话,不敢禀报”

欧阳修抬起茶盏说道:“但说无妨”

“小丽白又白,圆又圆,又凸又翘”

“噗通”

已到嘴边茶盏一歪掉落下地,碎成几片,欧阳修手僵在半空之中,老脸一阵面红耳赤,这话只会一个不要脸会说,也只有他知其含义,不由惊喜问道“此人何在?”

仆人赶紧答道,“还尚在门房?”

“还不快快有请?不,吾亲自前请?”欧阳修一脸激动,失踪多年的小叔出现了,自闲云野鹤远去,就了无踪影,由不得他不得不激动,当即起身就想拔腿外出,可见到尚有客在,匆匆一说:“为师有贵客来访,就不留尔等仨人,失礼之处,请勿见谅” 急匆匆就往外走。

苏轼三人站起正欲说告辞之话,匆匆而走老师只留下背影,

仨人面面相觑,老师何时成了急性之人,也不知这来访者贵客?把老师急成这样,又是何人,仨人心中无限好奇心涌起。

老师已去,仨人也不好继续逗留,眼神一视,默契一笑,心照不宣缓慢出去,身后仆人又不好相催。

拖延出到门口,仨人就瞧见吃惊一幕,花园小亭之中,有二人正在相聊,其一是老师,另一人则是位相貌年轻之人,让他们仨吃惊的是老师神情态度,那相貌年轻之人在说着什么,而老师则垂手而立,一幅喏喏称是,看上去给人一幅相当乖巧的样子。这画风完全颠覆老师高大形象。

三人吃惊之余、也感到这场面怪异,面面相觑!满头疑问,能让老师毕恭毕敬,这又是何人!

这人当然不是别人,正是楚云,至于他怎么会摸到欧阳修府中,那就要从前些日子讲起,某晚楚云又与刘定生一同来到丰乐楼吃酒。听曲也就罢了,只怪刘定生指着对面皇宫,叙说皇城内趣事,听着无限勾起楚云好奇心,身在国都都不知大宋皇宫是啥模样,当即央求刘定生他带去瞅一眼,而刘定生则双手一摊,那就没办法了,谁叫我官小。

楚云暗恨你官小,那我就找一个官大的,想来想去也就认识欧阳修这人。自随州一别,就没在见过,原想此生都不会在碰面,身在京都,欧阳修名声自然也听过。本着无啥事,楚云也没找上门打算,并不是不想见,而是想着两个世界的人,那就随着时间慢慢流逝,逐渐淡忘吧。

想到欧阳修,不由勾起随州城的往事回忆,也想到那诸多友人,随着时间流逝,都将渐行渐远,终将成为记忆,走了一个又一个,尚存在世都不多了,能见一面算一面吧,想了几日后,就找上门来。

欧府到是好找,可门就难进,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起先楚云还想装府上人混进门,可被几个执事,撵将出来,这里可不是随便啥阿狗阿猫都能进得,也不在是当年随州随便出入的那个欧家。

厚着脸色好话说尽,当然最主要是银子起了最大作用,门房才让这个自称欧大人家乡的穷亲戚候着。

浪迹天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新明崛起 连载中
新明崛起
海盗欧迪
简介:李栋是个官二代,其父是某省公安厅厅长,其母是该省妇联主席。因为政治联姻的缘故,李栋很少看到母亲,从小在刑警队长大,学会了审犯人和火眼金睛的本领。高考完毕,经过父亲允许,李栋骑自行车到同学家玩,孰料半路出了车祸穿越到明朝弘治十七年,醒来时发现自己的身体变成了一个十三岁左右的小孩。一个人都不认识的李栋和街口卖烧饼的大牛称起了兄弟,并通过为大牛生病的妹妹小凤退烧,获得了大牛、赵叔的好感。为了吃饭,李栋以五两的价格当了这个身体的玉佩,而此时弘治皇帝正为自己丢失的皇子着急万分。当铺掌柜将玉佩拿给东家,东家正愁没有礼物送给给锦衣卫张绣做第六房的妹妹,现下见了美玉,不禁眉开眼笑。李栋的钱很快就告罄,思来想去,决定到赌场赚钱,精明的李栋在不引起注意的情况下巧妙的赚了第一桶金。李栋见赌坊的人交给锦衣卫保护费,不免艳羡,问自己是否可以加入锦衣卫,其中一个告诉李栋自己叫钱宁,并说可以到北镇抚司找他。当铺东家将玉佩戴在妹妹的脖子上,其夜被张绣发现,很快,锦衣卫找到李栋,李栋这才发现自己是穿越到了幼年正德皇帝朱厚照身上。尽管如此,李栋并没有继承朱厚照的记忆,因此被御医认为得了失魂症。为了不成为权力的牺牲品,李栋向弘治皇帝提出不愿意做太子的请求,孰料当夜便出现了刺杀李栋的刺客,幸好李栋懂得凭借眼神测谎,才幸免于难,考虑到自身安危,李栋决定通过人牙子买下一千个少年作为己用,并通过观察眼神将送来的细作排斥在外。李栋的童子军成立,经过训练,个个都成了好手。转眼春节已至,李栋给众人放假,自己也回到宫中。童子军中的杜威、王平三人和混沌摊的十岁姑娘狄云开起了玩笑,这下惹怒了建昌侯张延龄家的管事赵海,于是在胡同里引发了一场恶战,被准备宴请几位翰林的建昌侯张延龄和寿宁侯张鹤龄看到,两人仗着是李栋亲舅舅,对杜威等人大打出手,听闻自己的人被欺负,李栋怒不可遏地赶到现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将两位亲舅舅收拾得服服帖帖。为了更一步的计划,李栋赶到兵部,想要一份全国各地区的详细地图,令李栋兴奋的是,居然遇到名人王守仁。李栋让王守仁替自己指点童子军。在王守仁的指挥下,童子军逐渐演变成了正规部队。凭借一番改造,李栋的实力正在一日日的崛起,通过不断得引发了一场又一场的社会变革与动荡,使中国的历史偏离的原来的跑道,奔向另一个广阔的空间,成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君主!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22.6万字6年前
军火帝国 连载中
军火帝国
深海带鱼
简介:清廷将覆,一名小小的地主,意外获得可以复制军火的神秘手提箱,战争一触即发,身临乱世,他又将如何呢?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45.7万字6年前
大宋小郎中 连载中
大宋小郎中
柳川
简介:太医院藏书阁一介小书童,获神医华陀失传医典《青囊经》。开膛破肚,治病疗伤,金创圣手救治病患于危难;以医易武,阴阳真火,高武至尊快意恩仇傲江湖;医道入仕,左右逢源,一代良相匡扶正义在朝堂。————————————————QQ千人书友群:335837313期待您的加入!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355.5万字6年前
三国大气象师 连载中
三国大气象师
堂燕归来
简介:穿越汉末荆州一名出身低微的寒门少年,内有名门世族轻视排挤,外有天下大乱,战祸将至,生死难料。那又如何!我有超级量子气象系统在手,翻云覆雨,天崩地裂,尽在我一念之间。看我如何崛起于寒微,搅动风云,与天下群雄争锋!……周瑜:阿西巴!怎么东南风变成西北风了?糟糕,特么的火船反烧回来啦!曹操:我火烧乌巢,眼看就要烧尽袁绍粮草,怎么晴空万里突降大雨,贼老天啊,你坑我的吧!刘备:这六月酷暑为何天降大雪,冻死我也,云长翼德,咱兄弟三儿快来抱团取暖啊!孔明,速去暖床!苏哲一脸茫然:我昨晚就是做了香艳的美梦而已,怎么一觉醒来,十八路反苏联军就都不见了?众红颜知己:夫君,昨夜天降大雨,山洪爆发,他们都被冲到海里喂鱼去啦!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306.8万字6年前
笑倭奴痴妄 连载中
笑倭奴痴妄
墨茗棋喵
简介:家国情仇。儿女私情。且看承轩怡汐二人如何抉择。
4.9万字5年前
银路 连载中
银路
立帆
“阿根廷”一词源于拉丁文ARGENTUM,意为“银”——阿根廷的路,会像银一般闪亮吗?
0.6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