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超小超大

第十三章 真是老子

正不知该如何回答,那名小吏倒是给他解了围:“他叫华,是明堂那边苌大夫的属吏。”

“莫不是那晚从观星台摔下之人?”

“正是。”没想到自己摔倒这事竟然连室老也知道了,杨华面色尴尬地回道。

不过他并不知道,室老手下的人比苌弘多得多,但论职位,却是差太远了,从某种程度上,比他自己也高不了多少。

周公旦摄政之时,为周王朝制订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仅在王畿任职的“士”及以上的官员,便有两千多人。

那时周刚取代了商成为天下共主,拥有开发成熟的关中和洛邑,支撑这样的架构倒还一点都不吃力。

自平王迁都之后,宗周故地尽失,王畿的面积缩小了数倍,而在其后又不断缩减。到周考王最后一次分封他的弟弟后,周王室只能控制不到一半的洛阳盆地了。

这样的面积,也就和一个小诸侯差不多了。

作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面子可不能丢。从天子的生活标准到官员架构,从丧葬到祭祀,一直都按周礼强撑着。如此一来,哪里还能长久。没过几代,堂堂的天下共主,已经连维持体面的生活都难以做到了。

矛盾终于在上一代周王时爆发了:整整数年,大多数王室官员没领到一点俸禄,反而承担不断增加的义务,再也无法承受下去了。先是大量的大夫阶层逃离王畿,其后不堪负重的国人也开始弃耕离国。

万般无奈之下,王室只好免掉近一半的土地的税赋用来维持基本的官员架构,再用减赋的手段慰留国人。

如此就形成杨华现在看到的吏多官少的局面。

室老的正式官职是天官冢宰之下的司书之下的府,品级只是中士,只不过他素有博学之名,大家尊之为老;苌弘则是春官宗伯之下的大祝,属于下大夫一级。

官职高的苌弘其实真正属于他直接管理的就只有杨华一人,而室老上面已经没有司书,直接统归宫正管理了。大夫这一阶层如今在王室已经少得可怜了,大多还属于左右卿单刘二氏的家臣。

室老盯着杨华看了一眼,后者哪敢与其对视,只有低头回避。停了一会儿,室老叹道:“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小吏解释道:“看他样子应已无碍,不过据说有点不记事了。”

杨华只敢点头回应,心里却道:果然八卦永流传啊,这才多久的时间,自己并没有特意要求,这个消息竟然已经传遍了。

室老表情淡然,不置可否,古拙的面容丝毫看不出他的情绪变化:“苌大夫仅有你一人帮衬,倒不好开口向他要人了。也罢,随我来。”

似乎感觉室老对杨华的重视,小吏也变得热情讨好起来,亲热地引着杨华随室老步入大堂。

一股陈旧、霉变之味迎面而来。杨华举目四望,只见堂内尽是一排排的书架,上面堆满了书简,有的已经完全散乱成了一堆竹片,除了中间几个架子上的书简较新,其他的均是一片残旧。

这便是号称典籍如海的王室图书馆么?杨华心中满是失望,还不如自己学校的图书室呢,这可与他想像的皇家图书馆相差太远了。

一眼望去,数量上倒是不少,但从里到外都是一股腐旧之色。

室老停在一排书架前,沉吟片刻,道:“你的字很特别,我有意让你单独成册。这些是天子中意之书,可惜,穷五年之时,仍不足用。日后你若有空闲,便取此架之册抄写,但有所需,找琢即可。”

一旁小吏向杨华点头致意,显然就是室老口中的琢了。在这个时代,姓和氏都不是一般人可以用的,不到一定的地位,便只有一个名,很多平民甚至连名都没有。

低声与琢交流了一下,杨华总算搞明白了。中间那堆新的竹简,原来是为天子准备的陪葬品。

知识是贵族的专享,是以一般贵族下葬时,除了日常器具外,竹简帛书也是必备之物。而天子身份更是最为尊贵,陪葬十几车的书简只是最低标准。

以往倒还没什么,周室兴盛时,专门制作书简的就有数百人,除了供应王室所需,还能整车整车的赏赐诸侯公室。

可惜周室衰落,周王连维持体面的生活都成问题了,各方面的规模自然相应缩减了。

以杨华所在的明堂为例,正常情况下,那也是上百人的官吏规模,现在就只剩下他们两人。藏室级别更低,要不是因为需要准备天子的陪葬品,恐怕也就只有室老一人。

这就难怪,尚算正常运行的藏室,里面全是些破旧的书简。以这样的人力,拼了命地做,恐怕也只能勉强满足王室成员的需求。想要全面更新换代,那就无能为力了。

反正正好想要真正融入这个时代,藏室虽然破旧,但无疑是知识最为集中之所在,想到自己可以随意进出这里,杨华立即点头应允:“室老放心,华定当效全力。”

室老点了点头,似乎想说什么,不过停了一会儿,却又止住了,信步向外走去。

“室老!”杨华面色犹豫,好不容易才下定决心问:“小子无状,敢问室老之名可是聃?”

室老微微颔首,略有些深意地看了杨华一眼,转身而去。

终于得到心中想要知道的答案,杨华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思绪早已飞到九霄云外。真的是老子,这个诸子中光芒无比的巨星!

确定老子身份后,杨华并没急着开始自己的抄书任务。虽然他的字不见得有多好,但得益于大量的练习时间,速度却是别人所不能比拟的。好不容易获得了出入自由的权力,他当然要优先完成自己博览群书的大计了。

篆体和金文他认起来比较吃力,于是他便直接将目标锁定在由老子亲自完成的那堆书架上。

因为有着中学几年高强度学习经历,再加上现在脑子灵光多了,虽然竖排的文字并不习惯,但杨华的阅读速度仍然相当快。

一卷竹简在他手里不过几分钟就看完了,当然也只是看完而已,真正要理解并不是一时能办到的,他也只能勉强将其记住,然后再慢慢消化。

哗啦啦的竹简翻动声中,不到半个时辰,留下目瞪口呆的琢,杨华已经走向了另一个书架。

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他这种阅读速度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花上一天字斟句酌的看完一卷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不过杨华可是起得鸡早,睡得比狗晚的中学生,一路从书山卷海中走过来,一卷竹简不过几百字,只需要简单记住而已,能花得了多少时间。

得益于文言文的比重不断增大,杨华看起这些古书来,虽远没有白话文顺畅,却也不至于完全无法理解。

要是以往,他才没兴趣干这样的事,可现在事关生存,只能逼着他全力以赴去学习,谁让他的信条便是知识改变命运呢?

先能记多少是多少,不懂的嘛,自己可是守着苌弘和老子这两个鼎鼎大名的博学之人,还怕找不到人请教么。

等到刻完成自己书简任务来叫他时,杨华已经看完了三个书架,仍然意犹未尽。照这样的速度,只要给他一两天时间,老子耗时五年的成果就被他看完了。

不过这个时候的书字数虽少,但包含的信息量却一点都不少,古人惜字如金,微言大义,即使是一句话延伸出来,也是一大段内容。

揉了揉有些发胀的脑袋,杨华放弃了一口气阅遍周室藏书的念头。

一方面他也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另一方面就是他现在的这具身体,还是太弱了。营养缺乏是必然的了,不用分析就知道粟米野菜粥没办法提供足够的成分和能量。

看来吃饱才是王道,自己先想办法解决这个首要任务吧。

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重生之我为崇祯 连载中
重生之我为崇祯
硝烟散尽
简介:崇祯二年,朱建来了,带着挽救大明帝国危亡的理想来到了这个沉重的年代。可偏偏屋破连逢雨,后金入关了,可是历史似乎是因为这一场变故悄悄偏离了原来的轨迹............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既是风雨飘摇,山河破碎,那便由我去撑起这片天,撑起这华夏最后的脊梁!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92.5万字6年前
从贝加尔湖到大汉长安 连载中
从贝加尔湖到大汉长安
鱼东平
古老神秘的贝加尔湖,广袤无垠的泰加林,是中原王朝从未涉足过的秘境。伊洛,一个来自未来世界的穿越者,他和同伴们将以贝加尔湖水系为地理中心,以原住民和流落草原的中原人为核心力量,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度,与南方的西汉帝国、西方的罗马帝国遥相呼应,并驾齐驱。
12.1万字5年前
飞鹰进化 连载中
飞鹰进化
阿牛哥
大毛熊抽着烟斗:“喔们要把缴获的齐柏林号航母当靶船!”杨鹰:“达瓦里希,修修给我呗!要不我拿鹰酱的喷气机换?”……杨羊羊吮着手指:“哇塞,哥哥,信浓号好像在那里的呐!”杨鹰:“嘘,让我们偷偷捡走!”……总理叉着腰、手一挥:“开国大典嘛,飞机不够就飞两遍!”杨鹰:“报告,又修好了二十架战斗机!”……金太阳:“亲,上次他们就是在仁川欺负我的,思密达!”杨鹰:“神马三八线,一推到釜山!”……嘟噜门总统气急败坏:“蘑菇蛋丢了,我们的航母在哪里?”杨鹰:“我们种花家可没看见,快滚开!”扭脸笑嘻嘻对值三个师的钱兔子说:“来呀,来呀,来家里种苹果呀!”……常凯申气的摸着光头吐血:“第七舰队靠不住,娘希匹!”杨鹰:“台澎金马钓鱼岛,都是种花家中宝!”……赫玉米斜眼看了看海军的蒙古包:“要不要,不要我扔了哦!”杨鹰:“自治区是真叫好,蒙古也是小棉袄!”……安南、阿三国:“兔子打我!”联合国:“太快了,没看清!要不让它再打一次?”……北海舰队:“我要航母!”东海舰队:“我也要!”南海舰队:“我……”杨鹰:“拢共十艘,怎么分?一家三艘不要抢!”空军:“剩下一艘隐形空天航母给我呗,不嫌少!”
8.9万字5年前
骄阳之下 连载中
骄阳之下
青鹮
赵阳本是帝国的吉祥物,他一直以混吃等死作为人生信条。本来就这么安安稳稳的娶个公主度过残生,谁知道自己娶的公主是位将军。还是力劈华山的无双猛将,更是帝国禁军的统领。本抱着这是条大腿躺赢的心,谁知道这大腿也不是好抱的。赵阳为了自己悍妻不被别人当刀使,只能被迫参与这帝国的风云。
1.5万字5年前
时空过客4251 连载中
时空过客4251
刚大荒落
2020年的某一天,当一个青年获得了某种神奇的能力,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三个时空之间的交错,又会碰撞出多么绚烂的火花?计划4251由此展开!——书友交流可加QQ群574244549,想了解更多背景资料图片,欢迎关注公众号“刚大荒落的时空屋”
9.9万字5年前
水煮《史记》 连载中
水煮《史记》
穿越中的书生
简介:如何水煮?如何将历史与现实,来一番有趣的关照呢?历史,其实很有趣,可以正经地解读,或者不正经地另读?有什么不可以?历史从来都是一个小姑娘,扮成花,弄成云,如果你的想象够穿越,真的,所有的历史,都是虚空,都是捕风,都不过是还在发生的现代史。太阳底下无新鲜事。那么,水煮一番《史记》,也许,别有一番滋味呢
4.2万字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