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荀梧传
超小超大

第52章 蓄势待发

大堂之上,孙坚再次叹了口气。

孙坚:唉……我意已决!

言罢,孙坚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后便转身回了内室。

盛宴不欢而散。林夕却一点也不担忧,此刻他依旧暂住在孙坚为他安排的宅院里。

时间进入晌午。林夕独自在院中抚琴饮茶,欣赏花木。

这时,一个匆忙的步伐冲入了宁静的空气中。

张纮:琴声飞扬,如君八斗之才;茶芳四溢,似公博望广见——林大人好雅趣也!

林夕闻罢,按住琴弦,琴声一霎戛然而止,仿佛清风似剪,一剪而断音……

林夕:我到盱眙以来,前辈是第一个知晓我姓名的人。

说着,林夕抬头看了看立在院内的张纮,又抬手恭迎行礼。

张纮:哈哈哈……水淹周仓、才思不平的林大人,在下是早有耳闻。今日相见,未想竟如此年轻轩昂。

也是,林夕与张纮的年龄相差不下十五岁。

林夕:晚辈林夕,敢问前辈姓名。

张纮:吾乃徐州广陵人,张纮,字子纲。

林夕赶忙起身让座,并再次行礼。

张纮:想方才宴会之上,君镇定自若、直面文台的气势真是惊煞众人啊。

林夕却叹了口气:

林夕:前辈不必遮掩……我知道,你是来替孙坚说话的。

言罢,两人相视一笑。

张纮:哈哈哈……还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啊。不过,林夕啊,你是知道的,文台是有意与你们主公缔盟啊。

林夕:这我当然知道,只是单纯的结盟对于孙将军而言,太过随意;在下倒是认为:若是让孙将军觉得这一次缔盟来之不易,反而会更加稳固。

张纮闻罢却摇了摇头:

张纮:唉……话虽如此,但孙文台也是一介将军,你让他这般难以下台,弄得现在谁都不愿开口,这不反倒把缔盟的难度加大了吗?

林夕却毫不着急地喝了口茶:

林夕:哈哈哈……前辈不必担心。

说着,林夕举起茶杯,对着院内摇摆的树枝:

林夕:光阴如风,自会善终一切……

两人再次大笑。此时已是夕阳沉沉。

院内假山的轮廓变得殷红,树叶都烙上了赤色。远处,巨大的日轮注视着万物。

同样地,夕阳之晖也映衬着徐州的下邳郡。

此时的下邳城内,王伯成正忙于安排政务,还有与陶谦争夺广陵的战事。

而在下邳城郡守府上的宅院里,有两个人影浮动徘徊:

许凡:叔父你看,这里便是那个荀梧入下邳城时的所居之地。

许怊之:嗯……居而不用其器,行而不脏其地,设施整洁,陈品未动。这样看来,你所说的那个荀梧非同常人啊……

许凡:叔父啊!

许凡有些激动。

许凡:何止于此啊!那个荀梧乃天下枭雄,还善于蛊惑人心——荆州刘表本就想要铲除他,结果还是被他给逃脱了。如今,他的军队都驻于曲阳城!

许怊之抚着下巴略有所思:

许怊之:那么,按你的意思来说——

许凡:不错!昨夜我得到密报,说荀梧已经独自前往扬州了,现在守曲阳的只有他的亲信——一个叫张宁的束发女子。如此良机,我们应当早做打算啊!

闻罢,许怊之皱了皱眉毛:

许怊之:不过这事,你不该来找我啊……你应该直接去告诉王伯成才对。

许凡:嘿呀!

许凡有些愤懑:

许凡:你就别提了!王允之虽为人君,却总因为一面之缘而袒护荀梧,甚至还为此几次责备我!我都不知道他想些什么,当今乱世,荀梧之辈必不可留!允之不发兵给我,还好叔叔你有本部人马,所以我才来请你随我一起趁机出征曲阳!

许怊之叹了口气,但眼中露出了赞许:

许怊之:虽然有些欺君罔上。但是贤侄,我知道你也是为了王允之。我答应你,我和我的本部人马将会随你一起出征曲阳,只要你一声令下!

而片刻之后,曲阳城军帐内,张宁正愁眉苦锁——她的面前放着一封来信。

信言:

“听闻荀大人远去,今曲阳由君独守。但得知陶谦已经虎视眈眈,在下担心张大人难以据守,今特率一支援兵,已出下邳城,星夜赶路,明日午时便可抵达曲阳。望张大人整顿军械、收纳援兵。”

此信的执笔者正是许凡。而这正是张宁苦恼的重点……

张宁:唉……照这封信的意思……许凡已经率军赶在路上了。诸位怎么看?

将士甲:愚以为,荀大人刚刚离开曲阳,许凡便引兵要来,此定怀他心也!绝不能让他们进城!

张宁:虽如此,但我们现在终归是寄身于王伯成之下,而许凡又是王伯成的人臣,恐怕难以拒其于城外啊……

将士乙:既如此,则发兵攻之于不备,以先声夺人。

张宁却依旧摇了摇头:

张宁:一旦我们与许凡开战,那就意味着主公与王伯成开战。现在主公又身处他地,难以聚兵,不宜开战也。

众人都议论不止,但始终没能说出个好的办法。

忽然,一个小卒闯进帐内:

卫兵1:禀告张将军,陶谦已经聚重兵于小沛,大有进攻高邮、曲阳之势!

面对接撞而至的难题,众人都惊愕万分。但苦思良久的张宁,却突然双目一亮:

张宁:快快命人,匿名向陶谦写封信!

张宁突然急促地命令起来,小卒也慌张领命而去。

张宁:诸位!既然不宜交战,又推脱不了。我们索性先让许凡进城,看看他的动机如何再做定夺!

张宁力排众议,并一声令下,顿时众将皆然。

良久之后,时已薄暮。荀梧一人驰马,从曲阳飞奔到了海西。抵达了海西,便可以轻松前往盱眙或淮安——毕竟这两座城池距离海西都不算遥远。

几乎与此同时,一叶小舟摇摆着渡过长江,随后又有人影骑马奔驰于旷野——此刻,月亮初见,一个信吏赶到了小沛城中。

卫兵4:报——禀告将军!下邳郡曲阳城内有信送到!

说着,大堂之上,一个人影接过信封,并粗略地看了看:

张闿:这封信是谁命人送来的?

三国之荀梧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傲剑秦时 连载中
傲剑秦时
羽刃1
简介:十里飞雪飘,一梦回燕赵。初闻佳人玉台舞,江湖难觅侠道。情非尽,易水淼。缚剑三尺,只为与卿天地逍遥。命的轮回,让白云来到了秦时明月的大秦世界。而这个时代的辉煌,却是他一生都难以顿悟的命数。当驻足这个世界的那刻,他就明白了一句话:人生,本就是个江湖。如果能在巅峰顿悟,我不在乎脚下,铺垫了多少枯骨……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42.3万字6年前
三国之极品董卓 连载中
三国之极品董卓
梦与君同VS诸葛
简介:平边地、讨叛逆。霸京师、拥新帝。乱宫闱、焚金阙。掘皇陵、立新都。骑貂蝉、筑郿坞。魂归天、止凤仪。没有无敌的勇武,没有绝世的智谋,没有凛然的正气,没有超卓的才学,却偏偏成为了汉末一朵奇葩,一生功过,尽在此言之中,而这一切,在来自后世的董林穿越成为董卓之后,又将变换如何?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25.7万字6年前
万世血仇 连载中
万世血仇
苕面窝
简介:抗日不需要理由,灭倭报万世血仇!他在抚顺煤矿万人坑重生,必将从万人坑杀起。不一般的抗日,诉说一段很多人选择遗忘的历史。他什么都不在乎,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把矮矬子在华夏制造的万人坑,重新还给矮矬子!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是一支为了国家不惜命,为了百姓不惜身的军队。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起誓:寸步不让,血战到底!正面对决,有我无敌!文中姓名有真有假,请勿对号入座;故事情节有实有虚,请不要当成历史教材!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370.4万字6年前
三国演义(白话版) 连载中
三国演义(白话版)
王希文
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原著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三国演义》原著内容是用古代文言文写成的,而且每个章节内容篇幅太长,今天读者阅读起来极不习惯,并且在原著中的迷信思想和对农民起义军的污蔑称呼,也与今天的时代的不符合。在我努力遵守《三国演义》主体思想和文学艺术的特色基础上,对原著内容进行全面翻译和改编,这样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81.0万字5年前
战斗在红色帝国 连载中
战斗在红色帝国
列斯基可夫
书在多年前已经有了,业余写写,写的不好,欢迎大家斧正。发在某点,某横,某血都被和谐了,十年了,争取下个十年内完结。
8.1万字5年前
王朝周期律 连载中
王朝周期律
清风绿茶
波澜诡谲的朝堂,积弊已深的帝国。危险、沉沦、背叛接踵而来,权力如跑马灯般转换。王朝兴衰复亡的周期好似不可避免。几代人前赴后继,几代人轮番尝试,能找出一条终结一切的道路吗?
21.7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