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军神
超小超大

第六十二章伐树造船

有个村长担心道:“今年村里虽然多了不少牛马,但是都是赊来的,修建学校又得集资,恐怕村民不乐意啊。”

时文彬长随拿出一份通告给大家看,“这是修建学校的公告。县里也充分考虑到大家的困难,不会让大家集资的。县里负责规划设计监督,每所学堂提供技术工匠,砖头、瓦、石灰等总共价值五十贯的建材。至于劳动力需要各村出工出力,县令提供干活人的口粮。另外打地基用的石头、房梁课桌用的木料这些辅料则由村里自行组织人员去山上砍伐。”

村长老孙嗒嗒嘴,道:“设计图我看了,只是房子根本用不这么多钱,为啥要建一个占地四亩的广场,还要用用一丈多高的围墙把学校全部围起来呢。”

时文彬道:“学堂设计是参考晁家村来定型的,晁团练也解释了这个问题,围墙高大是因为咱们这野兽多,经常有狼虫出没,没有高大的围墙,大家怎么放心孩子们在学校上课呢。至于那个广场是留给学生们休息的时候做运动的,孩子不仅仅要学习文化,还要学些武艺,文武双全。”

众人听了豁然开朗,其实设计图上都有写的,只是老孙识字有限不认得罢了,学文化就不得了,再学武术那岂不是更牛叉,古人讲究出将入相,也就是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国,所以学习文化和学校武术都是非常让人向往的,然而很长的一段时间,只有富人能上的起学,穷人上不起学。

四位村长纷纷表态:“没有任何问题,夏季农活比较少,除了热点儿,其他的一切都好,四个村每天出一百个劳动力没有任何问题。石头、木材山上多了去了,庄户人家不差一把子力气,再说都是自己娃娃将来要读书的学堂自然要建的最好。”

时文彬用了三天时间走访,安排了二十所小学的建设,和村长村民们沟通,百姓们大为感激,也非常愿意出工出力建设学校。在没有水泥的年代,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牢固,哪怕是建设个瓦房也得需要三个月时间,为了保证质量晁盖把工期放宽到半年,过年后能用就成,因为这段时间需要招募培训教师,编练教材,晁盖可不想费劲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读诗文,没有真才实学的书呆子。

编练教材和培训教师的重任就落在了王伦身上,晁家庄识字班夜校的办公室里,王伦泡了杯浓茶,上午吃的炖鲤鱼,现在还感觉油腻。

旁边还是六位教师,都是招募来的文化人。

王伦道:“编练教材的事情就落到咱们头上了,虽然说是重任,但是更是光荣。这是晁团练的信任,所以不许叫苦叫累。”

“王校长,知道了,你都说了八遍了。咱们还是说说教材吧。”一个教师说。

“第一本教材叫做语文,其实也就是经史子集、诗词文章的集合。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引入了abcd这样的字母,叫做拼音,学生学字先学拼音,学会了拼音再学字事半功倍。经史子集、诗词文章浩如烟海,咱们得选具有代表性的。第二本教材叫做数学,也就是计算的意思,晁团练发明了一种新字1234567890,这种新数字的使用将大大简化一二三四五六七**零的使用,我打算找个账房先生作为数学教材的编订人,数学老师招募也是以做过账房先生的人为主。”

这时候有过教师说:“怎么还要编撰一本农学的书,讲解如何种田、如何养鱼、放马养牛的知识加入教程,这是不是太那啥了,要是那些老学究看到了肯定会说有辱斯文。”

王伦愤然道:“千秋社稷,农业为本,光会读书写诗能当吃还是能当喝,我就这么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一旦考不上功名,什么都干不了,这都是教训,要吸取。咱们不仅仅有农学,还有工学,主要讲解木匠、铁匠、车辆船舶。一共五门课程,语文、算学、农学、工学。还有一门课程是教授学生锻炼身体的,叫做体育。这是晁团练的革新,都是经历过深思的,咱们可以有疑问,但是不可以不执行,各自做好各自的问题,谁都不许拖延。明天起会有更多的人来应聘教师,每个月两贯的工钱可是很有吸引力的。”

众人连连点头,读书人就这个臭毛病,自以为是,老是认为学堂就应该学经史子集,什么农业、工业都是下品。对这样的教育改革肯定会引来非议,但是范围小,仅仅限于郓城县而已,还不至于有大的问题。

梁山上,五十余人拿着锯子、斧头在树林里砍树,要求直径五十厘米以上的大树,这类大树梁山上也有一万余棵,都是巨大的松树、杉树、榆树等等。一棵接一个棵的树被砍倒,然后修理掉树枝树杈,树枝打捆运回去做柴火,至于树干则统一堆放,留着造船。

李逵接连砍倒了十余棵大树,看不远处有两个小兵在偷懒,大喝:“你们两个是想跑长途越野还是想饿饭?”

两个偷懒的小兵吓的一哆嗦,干嘛道:“报告排长,我两尿尿呢,这就去砍树。”

“尿尿还能坐着?再有下次跑越野二十里。”李逵道。

为了造船出海,晁盖派李逵带领五十人已经砍伐三天的树了,已经砍倒了三千余棵大树。一条蜈蚣船快速的来到岛上,晁盖、吴用、焦挺三人从船上跳下来,看着堆积的参天大树晁盖多少有些不忍心,倒不是说悲天怜人,而是晁盖明白树木对气候,对环境的重要性。

虽然只是砍伐大树,但是大树歪倒的时候也砸烂了不少的小树,再加上往山下运树的时候需要砍树修路,因而整个山上的树木最少得毁掉一半。

吴用道:“我看哥哥似乎不忍心砍这些大树啊。”

“这些树长这么大不容易,不过为了咱们的出海大业必须砍伐。我是再想咱们砍伐了这森林什么时候还能再恢复。”晁盖说。

吴用笑道:“哥哥担心多余了,且不说咱们只是砍伐的大树,就算是全砍光了三五年也可以全部恢复,你想啊,树上有无数的种子落到地里,生根发芽,三五年不就成小树了吗?小树过个十年八年的就成大树了,大树过个三五十年就成参天大树了。树是个好东西,造车造船都离不开,别的地方不说,就说我们吴家村就有一大片上万亩的荒山,你要是有心也像晁家村一样,规划成桑园,或者其他果园都行。”

“吴家村后山有荒山?我想起来了,那是一片砂砾山,土壤太少,种果树桑树都不行,不过可以种杉树,广泛发动群众种杉树。”晁盖道。

吴用摇头不语,晁盖问:“可有什么不妥?”

吴用道:“我虽然很少种树,但是我清楚种树不容易,需要专业知识。从育苗到种植,到管理都不像想的那么容易。我建议哥哥先从咱郓城选择出无主的荒山,成立几个林场。弄个三五万亩,这树林的目的就是种树,长大后分批砍伐。再有你说的发动群众就比较麻烦了,积极性很难调动,不如把荒山平均分批给每个人,让他们自己去种,规定长多大才能砍伐,砍伐了树木归他们所有。”

晁盖赶忙摇摇头:“咱们占几万亩无主的荒山,这几天就命人组建林场,开始育苗种树,这个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不能分荒山给大家,这一分就是会给咱们惹来不尽的麻烦。此事休要再提。”

吴用也明白其中利害,分了地就等于和朝廷为敌,至少目前还不是晁盖能做的事情。

“哥哥、吴先生、还有焦挺,你们过来帮俺铁牛砍树了?”李逵大老远的就喊话。

“李逵,过来。”晁盖把李逵叫了过来,“砍了多少棵树了。”

“俺算术不好,应该是一三千多棵了。”李逵道。

“好,明天再砍一天回营地操练去,让华雷带人来接着砍,以后砍树也得作为训练的科目了。”晁盖道。

李逵吃惊道:“啊,当兵还得训练砍树。”

焦挺道:“吴先生说过,修筑营地、打造浮桥、攻城器具都需要木材,天上又不掉木头,不砍树去哪里弄。”

李逵道:“就你能,俺当然知道砍树的用途了。”

李逵这一排五十个兵多半是樵夫出身,砍树的注意事项都很清楚,也不用晁盖指点,检查了一翻晁盖就返回营地了。

刚到营地门口就遇到了刘梁派来的人,来人道:“掌柜的说石秀回来了,有一批数千匹马的生意要做,让庄主过去。”

“什么数千匹马?赶到马市来了?”晁盖吃惊的问。

报信人道:“没有看到,应该只是有这么个信息,具体掌柜的没给我说。”

晁盖道:“你先回去吧,我立刻就到。”

晁盖回营地看了看大伙的训练,刘唐正训练士卒,王进正在传授晁然、晁章、史进、晁威枪棒,一切都井井有条的。

晁盖和焦挺另外带了四个亲卫一行六骑出了营地飞速朝县城赶去。

大宋军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古代第一白富美 连载中
古代第一白富美
小七狸
简介:一朝穿越,居然成了丞相府的嫡小姐,苏离落觉得自己这一波装得真是6666啊!什么?这嫡小姐又丑又废?开,什么玩笑!想她堂堂21世纪中医世家的天才传人,岂能如此不堪?开开医馆,建个酒楼,抱抱美男,赚赚大钱;看她苏离落如何虐渣赚钱,走上人生巅峰,成为白富美,迎娶扮猪吃虎的美男王爷!“王妃,本王这不举可咋办啊?”“没关系,不举是病,王妃我有药啊!”苏离落笑得灿烂,可还没抽针,已经在某男身下!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41.9万字6年前
三国之荀梧传 连载中
三国之荀梧传
雨为墨
简介:谈起三国,你会想到的是谁?是关云长、赵子龙?是诸葛亮、司马懿?是荀彧、郭嘉?是刘备、曹操、孙权?是黄巾起义,还是夷陵之战?是官渡烽烟,还是赤壁烈火?是周公瑾、孙伯符?是贾文和、陈公台?是曹丕、曹睿?是邓艾、钟会?……数不胜数,让我们先从荀梧说起!
15.4万字5年前
明朝女皇帝 连载中
明朝女皇帝
杨沐泽
崇祯:请仙人救我大明朝。杨沐泽:不,我没空,我不会,我很忙。崇祯:求仙人怜悯,救我大明百姓于水火,我愿意付出一切,即便是生命也可以。杨沐泽:我把你女儿培养成一位皇帝怎么样?崇祯:为什么?为什么不是太子?为什么不是我儿子?杨沐泽:陛下可知,孤阴则不长,独阳则不生的道理?阴阳交替乃是天地致理。世上可有不落的太阳?有不升的月亮?大明既然以明为国号,以日月为意,可为什么传了十六代皇帝,都是男子?这男子自然代表了日,代表了阳。十六代男皇啊,大明已经到了独阳不生的死局,现在要破死局,唯有调和阴阳,才能顺应天理调和阴阳,才可以延续明朝的气数,所以该当出一位女皇帝。崇祯:能说人话吗?杨沐泽:你女儿是主角。
8.0万字5年前
飞鹰进化 连载中
飞鹰进化
阿牛哥
大毛熊抽着烟斗:“喔们要把缴获的齐柏林号航母当靶船!”杨鹰:“达瓦里希,修修给我呗!要不我拿鹰酱的喷气机换?”……杨羊羊吮着手指:“哇塞,哥哥,信浓号好像在那里的呐!”杨鹰:“嘘,让我们偷偷捡走!”……总理叉着腰、手一挥:“开国大典嘛,飞机不够就飞两遍!”杨鹰:“报告,又修好了二十架战斗机!”……金太阳:“亲,上次他们就是在仁川欺负我的,思密达!”杨鹰:“神马三八线,一推到釜山!”……嘟噜门总统气急败坏:“蘑菇蛋丢了,我们的航母在哪里?”杨鹰:“我们种花家可没看见,快滚开!”扭脸笑嘻嘻对值三个师的钱兔子说:“来呀,来呀,来家里种苹果呀!”……常凯申气的摸着光头吐血:“第七舰队靠不住,娘希匹!”杨鹰:“台澎金马钓鱼岛,都是种花家中宝!”……赫玉米斜眼看了看海军的蒙古包:“要不要,不要我扔了哦!”杨鹰:“自治区是真叫好,蒙古也是小棉袄!”……安南、阿三国:“兔子打我!”联合国:“太快了,没看清!要不让它再打一次?”……北海舰队:“我要航母!”东海舰队:“我也要!”南海舰队:“我……”杨鹰:“拢共十艘,怎么分?一家三艘不要抢!”空军:“剩下一艘隐形空天航母给我呗,不嫌少!”
8.9万字5年前
爱园的奥托斯莫 连载中
爱园的奥托斯莫
我永远喜欢飞姐
爱园,一种社会构想的名字。奥托斯莫,利他主义,被用来命名一种新的智慧生物。
0.4万字5年前
妙锦传 连载中
妙锦传
鸳鸯乾符
中国明朝,这个国祚近二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王朝,在历史上因其辉煌与黑暗并存的特殊性,一直以来为众人所津津乐道。至千禧之年而下的二十余年里,这个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朝代总是被掩盖着一层朦胧,有人唾弃其厂卫的阴狠恶毒,亦有人颂扬其威震八方的天朝国威。但无论怎么说,象征这个朝代的符号总是让人屡屡惊叹。《永乐大典》,《本草纲目》,《纪效新书》亦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难以磨灭的光辉星辰。扫荡安南,南驱倭寇,北攘蒙古,壬辰战争,铿锵铁马之声至今仍旧回旋于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七下西洋,宣仁之治,火枪,紫禁城,内阁等等诸如此类,频频成为历史大家们热烈讨论之对象。三次盛世,两次中兴,一次革新。在古典王朝中,这是极其少见的。而明朝自开国以后,平均五十年就出现一次极度繁荣的社会现象,亦不可不为之惊奇。诚然,脱离洪武之治来浅谈永乐盛世无异于空中楼阁。那么,这个开国仅仅以半个甲子的时间,就快速步入巅峰的王朝,它的背后,究竟又隐藏了什么?又是谁铸就了宏伟的永乐盛世?在这盛世中,又隐藏了多少悲欢离合?请让我们慢慢走进明朝,去细细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别样美感。
12.1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