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军神
超小超大

第三十八章选择战船

时文彬和长随换了便装,看起来像两个教书先生,正是吃过午饭时间,两人到路公交马车行,投了两文钱坐上了去北面终点站石头沟村的车,坐车的人还真不少,好在这是加长的马车,坐了二十来个人,都是村里的乡亲们有说有笑的。

车夫一甩鞭子,两头骡子迈着步子,踏踏的走了。时文彬也是看新鲜,和长随四处看看,感觉像大官微服私访一样。

出了北门没太远,就看见一辆拉着巨大木水桶的车子。

时文彬道:“这是要拉水做什么,咱们郓城现在可不干旱吧。”

旁边一个汉子道:“这是石碣村送鱼苗的车,里面全是鱼苗,稻田养鱼。”

晁盖和他密谈的时候说过这个,要做出政绩就必须让农民增收,稻田养鱼算得上是个好项目,稻鱼双丰收,南方为何称为鱼米之乡,就是因为稻子多,鱼多,郓城县的水比不了江南,但是也有不少稻田。

正走这,旁边六匹马踏踏的奔过去,马车正要让路,这时候骑着大黑马的人,转头往马车一看,居然是时文彬。

叫道:“时先生,这是去哪里。”

“原来是晁团练,我这是要去看看稻田养鱼。”时文彬道。

“何不同去,正好相互探讨一下。”

马车夫自然认得自家大老板,赶忙停车,放时文彬和他长随下来,晁盖让人腾出两匹马来给时文彬和长随。

时文彬骑马的姿势有些笨拙,但是总归会骑马,比那些读书的腐儒强多了。

往前不多远就是这次的目的所在,这里是一大片的麦田,麦子已经收割完毕了,只剩下短短的麦茬。众人下马,来到地头,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农正和他儿子用铁铲翻地。

时文彬为了体现他爱民,过去问:“老人家,为何用铁铲翻地,用牛耕不是更快吗?”

老人家道:“有头发谁愿意当秃子,买得起牛还会用铁铲翻地吗?”

时文彬讨了个没趣,苦笑着回来。

晁盖也不笑他,语重心长的道:“这是你第一次外放为官,不懂的地方还很多。农村的贫穷远远比你想的要严重,所以劝课农桑是第一要务。”

时文彬道:“发展经济你比我强,我会虚心学习的。不过还是按你说的,你负责治安和发展经济,我负责审案,断案子,不忙了再出来劝课农桑。”

那翻地的老汉,看到晁盖立马就过来了,怯生生的问:“您就是晁家村晁保正吧。”

“是我,您老认识我。”晁盖问。

“我们村有从你那赊牛的,我就是想问问您,什么时候会再有牛赊啊,我家三十亩地,你就放心吧,我们会把牛当亲爹伺候的。”

晁盖摇摇头道:“最近恐怕是很难有了,且不说财力是否够了,牛这东西难大批量的收购到。”

老人点点头表示理解:“也没事,等有小牛了我们买小的吧。”

“马匹还是有的,过段时间你们赊两匹马不是更好吗,耕地拉车农活基本都能干,还可以骑乘。”晁盖道。

“有马匹可以赊?”老人家很吃惊,“只是马吃的东西比牛好,庄户人家伺候不好啊。”

“这是矮马,能吃各种草,添加不了多少粮食,照顾也简单,不怕寒暑。”

晁盖一席话让老汉很动心,过了没一会儿,阮英带着地的主人人也到了,还有一百个村民跟过来学习。

前面有一片连片的稻田,大约二百亩。田的主人叫做是个中年人,叫做李驴。

李驴很客气,给大家伙一一打招呼才带着大街到了田里,李驴指着满地纵横交错的水沟,说道:“这是按照阮主管说的,稻田的四周加高了田埂,出水口进水口都安装了防逃网。每一亩地挖一个十字形的沟,沟深半米,宽半米,十字正中间位置是个直径三米的圆,深一米。”

对于李驴做的,晁盖和阮英等人做了认真检查,拿出卷尺进行了测量,分毫不差。

旁边时文彬问晁盖:“稻田里过些日子插秧了不是满地地都是水吗?为何还要挖这沟、和坑呢。”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想大家都会有这种疑问。稻田养鱼,叫做鱼稻共生,稻田里有小虫子和杂草,小鱼吃了虫子和杂草排出粪便,会让水稻增产,一般情况下一水稻养了鱼,比不养鱼增产一成的水稻,同时最少能产鱼七八十斤,高了能产一百多斤。但是稻田里不能直接养鱼,有时候天气干旱,稻田里的水过少,水温过高,鱼就需要躲到这个沟里,这个沟就叫做鱼沟,这个圆就叫做鱼坑,这是防备夏季暴晒高温,給鱼一个深水区,同时如果家里有空闲的时候可以割一些嫩草扔进这个坑里喂鱼,会让鱼长的更快。”晁盖回答道。

阮英接着讲了一些细节,带着农民四下里看看,细节决定成败,弄不好细节稻田养鱼就失败了。

时文彬这时候更多的是吃惊,一亩稻田增产几十斤稻子,整个郓城县最少也得数万亩,那就是上百万斤的粮食,更何况一亩地还产一百多斤鱼,鱼的价值就更不用说了,大多数的农户还是非常喜欢吃鱼的。

“晁团练,我还有个疑问。一般如果家里有个三两亩地秋天收了鱼就是二三百斤鱼了,如此多的鱼怎么保存。”时文彬道。

“办法都是人想的,老百姓自然有老百姓自己的保存方法,烘干、腌制、晒干、或者用烟熏,保存个大半年还是没问题的。我那鱼行会收一大部分小鱼干,多出来的就让大家伙自己销售或者食用,你现在明白了吧,只要这个法子施行的好,恐怕用不了两年咱郓城就成了鱼米之乡了。不仅仅是稻田养鱼,能做的还有很多,田间地头空着的地方可以种些绿豆、南瓜、丝瓜,都是增加收入的地方。荒山野地空着也是很大的浪费,各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种些板栗、水梨、大枣、柿子、花椒、金银花等等,有许多耐贫瘠的果树,虽然收入不多,但是的确能解决不少问题。”晁盖道。

时文彬越发的佩服晁盖,最早见到晁盖时候还以为晁盖只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只会打拳练武,现在看来错了。

“晁团练真是高人啊。”时文彬道。

晁盖笑道:“政绩都是你的,三五年混个知府不成问题。”

晁盖说完转身走了,稻田养鱼这个技术在郓城就晁盖会,他必须手把手的交给阮英,阮英再传授给百姓,再推广开来。

一连奔波数日,稻田养鱼技术传授完了,晁盖命人专门整理了一部书,叫做稻田养鱼手册,小量印刷了几百本,以供大家参考。

回到护卫队营地,刘唐带队的一百马军也回来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巡逻,骑马都熟练了,接下来就是马战了,轻骑兵马战首推骑射。牛皋是教练,教大家马上射箭,首先是固定射,就是让马停止站好,马上的骑兵射箭。就这一样就练习了十多天,就算如此刘唐射的都还不咋地,更不要说普通的骑兵了。

“这玩意咋这么难学啊,还不如在马背上拿刀冲杀来的爽快。”刘唐牢骚道。

牛皋撇撇嘴,悄悄的说:“刘唐哥哥,其实你们学的已经很不错了,想当年我练习这个时候都三个月才有了那么一点点的成绩,为啥北面辽国人、金国人骑射那么厉害,是因为人家几岁就学会了骑马,十多岁就能骑马打猎放牧牛羊了,这都是练的,你带的可是咱唯一的骑兵,你不好好练咋行。”

步兵、骑兵、水兵三军备齐,只是人少了点,虽然天气的炎热训练也越来越不容易,只能躲开炎热的中午。阮小七最近过来好几趟,水上护卫队只有二三十条渔船、是来条乌篷船,战斗力弱爆了,现在的阮小七知识增加了不少,不在是那个就知道跳水里凿穿人船底的人了,知道战船的重要性。

晁盖、吴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还有贩卖私盐归来的晁熊,几人商议水上护卫队战船的问题。

晁盖道:“水上护卫队目前虽然只有一百五十人,但是随着发展随时得扩张,所以战船必须准备好。不过咱们目前的主要活动区域是水泊梁山及其附件的运河、黄河,水道环境复杂,因此必须选用小型战船,要求作战零活,大家说选用何等样式的战船好。”

阮小五道:“我听人说,登州水师都是高大的楼船,船上建三层楼,楼上排满弓弩手,威力相当大。不过咱这河道窄小,显然是不合适了。”

小二、小七也是没什么想法,毕竟三阮一直打渔,最近才跟了晁盖,对战船的了解渠道无非是道听途说而已。

晁熊说:“我去青州贩货的时候曾听闻有一种船,感觉非常合适咱们用。用咱庄主卷尺的尺寸来说,就是长十五米,宽三米,高一米。船上用生牛皮做篷,两侧每各设十个浆手,摇动起来速度极快。”

阮小七笑道:“咋那么多浆啊,一边十个,一共就是二十个,长个跟个蜈蚣一样。”

晁熊一拍脑袋道:“想起来了,就叫蜈蚣船。这船浆多,速度快。吃水最多半米,不仅仅能作战,还能拉货多,一船拉两万斤没任何问题,吃水浅湖里河里都能通行,由于船帮高近海也行。”

大宋军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抗日之精英特战队 连载中
抗日之精英特战队
红色尖兵战队
简介:【《抗日之精英特战队》将于2013.03.13开始限时全本免费读为期3天】穿越到了1931,又恰逢日寇侵华,身为男儿自当舍身抗日;号称恶魔教官的罗霄,率领麾下虎牙特战队穿越到了民国,于是投身抗日洪流之中,开始了抗击日寇的征途……龙战于野、泣血山河,一路杀得日寇抱头鼠窜,闻其名丧胆……带去的装备用完了?没关系,咱有超级兵工厂,更暴力更强大的武器将继续蹂躏日寇!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本故事纯属虚构,只供娱乐,请勿模仿;发生地点为平行空间,如与历史偶似,乃是巧合!!!★★★红色尖兵战队总部群:32451897YY频道:25905993***************推几本朋友力作:神界圣主,囚情:误撩君心,七魄鼎天,仙宫……,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看哈!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51.9万字6年前
大海商 连载中
大海商
尚南山
简介:才子赴京化身幕僚,权力巅峰游刃有余,天子倚重,内有百年皇家隐情。荡倭寇,平海盗,开一代海上丝绸之路,功德无量,令世人敬仰,却有万般艰险,生死两茫茫。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53.7万字6年前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连载中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风雪云中路
简介:那是一段艰难的岁月,那是一个沾满了中华民族血泪的年代。在那段中华大地不满腥风血雨,中华民族处在最危险的时刻。就在晋东南的太行山区,有这么一群不甘心做亡国奴的中国人,还在不屈的抵抗着。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吃、没有穿,敌人给我们送。面对着装备精良的敌人,他们没有在刺刀与大炮面前低下高昂的头颅。依靠着手中简陋的装备,与敌人不屈不挠的在斗争着。他们没有精良的武器,没有外援,甚至到了灾荒年月,就连饭都吃不饱。他们有的只是不屈的精神,以及与敌军血战到底的决心。扒铁路、炸桥梁,杀鬼子、除汉奸,与日军伪装挺进队血战,不断的用敌军的武器武装着自己。抛头颅、洒热血,从弱小一步步的走向强大。人生在世百余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那个遍地狼烟的时代,度过了自己最辉煌的人生。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89.6万字6年前
上古密约之山海经 连载中
上古密约之山海经
安娜王凯丽公主
简介:第一章:讲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故事,上古时代九婴乱世,慕容氏,报兄仇,专研魔之力,继而千年一场养女风波,本剧出于山海经小说一书,金木水火土,五官自我牺牲,敌力而退的故事,最终他们舍生取义,以身锁妖,再一次履行千年以下的保卫天下的约定。
0.1万字5年前
历史辟谣 连载中
历史辟谣
富江的小信徒
简介:我写这本书只是为了洗清拉些历史上的真相
1.7万字5年前
潜伏 连载中
潜伏
月影梧桐
《铁十字》番外,小林光秀,我在中国这十年(1943-1953)
0.6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