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金手指
超小超大

第五十九章七夕有巧遇

  曹文诏也算是明末难得的悍将之一,不仅能战而且敢战。

  在公元1631年开始负责剿匪,先是击杀了王嘉胤,随即还陆续击杀了点灯子、李老柴、一条龙、扫地王等义军首领。后来在剿灭流寇的战斗中屡建奇功,义军闻之丧胆。

  奈何最后还是中了李自成的诱敌之计,兵败之后自刎而死。

  在原本的时空里面,他是1631年才开始活跃在剿灭流寇的战场上。奈何如今朝廷的确是没人可用,故而就提前让他出山了。圣旨直接来到了他的军帐之中,并且当着他的面宣读了出来。

  这份圣旨,曹文诏自然是欣然接受,本来如此。

  只是听到最后……这出兵的日期有些坑爹……按照圣旨的意思,出兵的时间是明年四月份,也就是春赋收上来后。为什么会那么安排,因为朝廷也没有钱粮可以调拨,故而必须要等到春赋收上来有钱有粮了,才能够调拨给他出征。

  曹变蛟都身为曹文诏侄子,听得都想笑出来了,奈何曹文诏狠狠瞪了他一眼,也就收敛了回来。

  “叔父,这圣旨到底算什么意思?前面说得陕西十万火急,似乎我们不快点过去陕西就该不姓朱了一样。可怕怕我们的出证日期,却是大半年以后……”曹变蛟回到营帐之后,却是再也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这就相当于,甲方向乙方求救,说自己的爹快死了,让乙方快去帮忙。乙方就要动手,却不想甲方突然说不急,半年后再动手帮忙,毕竟他还要半年才能够存够医疗费用。

  若曹变蛟是乙方,他或许会吐槽:“算了,也不用救了,草草埋了吧!”

  “天子也不容易,大明国库空虚是一直存在的问题。每年就那么两千万两银子的国库收入,扣除基本办公和官员的俸禄,两千万也剩不了多少银子。若非万历年间加派了辽饷,只怕辽东那些老爷兵都未必有粮饷可发的。我们这种身为边军,偏偏又不是辽东边军的存在,自然是最为尴尬的存在。”曹文诏也不是莽夫,他懂得分析情况。

  “侄儿只是觉得这份圣旨的用词有趣……”曹变蛟尴尬的说到。

  “前半段那是必须的,若是表面上一点都不关心陕西的情况,那别说其他的士人了,只说这天下的百姓都饶不了这样的朝臣和皇帝。前半段,只是表面朝廷对陕西的一个立场,实际上就是空话,你看不看其实没什么意义。”曹文诏耸了耸肩,无所谓的说道。

  “侄儿就是一个武人,对政治的那些弯弯却是一点都不明白。”曹变蛟苦笑。

  “这也是一个好事,武将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这政治的事情自然是与我们没关系的。只是如今武官的日子不太好过,若是一点政治一点人情往来都不懂,这日子也就没法过了。你看看别的边军序列,哪个的待遇比我们还好的?”曹文诏其实很看重这个侄子,只因为自己只有一个女儿,一身本领和地位,以后或许还要靠曹变蛟来继承。

  还好,曹变蛟非常懂事,武艺、骑术、战略战术都非常出色,只是人情往来方面还是差了些,不过那玩意其实又有谁是专门学过的?曹变蛟只是年轻,等他长大起来,会慢慢学会的。

  好吧,朝廷既然要明年打仗,那就明年打好了,趁现在还有大半年的功夫,好好操练操练士卒就是了……但是如今军粮一直不够,而军饷也拖欠了好久……三天一操都难,如何能够加大操练的规模?

  哎,大家的日子过得都苦啊……

  明廷至上而下都在过着苦日子,但是远在同州的救世军却是过上了好日子。

  新一批的粗粮入库,新型粮食也开始被大家彻底接受,尤其在这样的灾年,当麦子和稻谷没收获或者少收获的情况下,有玉米、马铃薯和番薯支撑着,倒不至于饿死,而且这些多出来的部分,还能够换回一部分的银子。

  通过张氏商行,甚至已经归附张弘斌的同州商人的商行,这些粮食被源源不断的运了出去,谎称是在暹罗国那边进口的粗粮,在当地很受欢迎。北方人很少有出国的,甚至连离开家园都不会,故而只要学会如何吃这些东西,觉得味道还可以,那么他们也就认可了这三种新品种的粮食价值。

  商行赚了个钵满盆圆,收购价格自然不会亏了百姓,百姓有了钱,再加上对这三种作物产量的放心,当然还有对张弘斌的政策的安心,便带着银钱去附近的城镇进行消费。

  就算买不起好的棉布和丝绸,买上几尺麻布,儿子闺女的新衣服就有着落了。嫁给自己多年的媳妇也总算有了新衣裳,不再老是穿着那打满补丁的,当年出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穿的衣服了。

  买不起布匹的,在村子里面的国营养禽场、畜牧场里面也可以买到他们需要的肉食。这里的禽肉和畜肉的价格都不高,按照当地的批发价出售给他们的,比那些二道贩子出售的要便宜得多。城里人买一斤的揉钱,他们可以买差不多两斤,今年赚了那么多,足够孩子们三四天吃一顿肉了。

  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士绅虽说不能够提高地租比例,但是通过经商也的确是赚了不少的钱。张弘斌也没有吃独食,超市里面的那些货品,他想这些富商进行了招标,根据价格获得该类商品一年的出售许可。换言之,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这类商品只能由该商会进行出售,别人要出售必须要在该商会那里取得经营资格。

  这年头,士绅经商已经不是什么私密的事情,谁不知道经商才来钱快一些?

  眼看日子越来越好,士绅们也开始归心了,至少在张弘斌麾下经商也可以光明正大一些,而且不被歧视。毕竟他们都知道,这救世军最大的商贩,就是救赎大王名下的商队。

  早些时候俘虏的那些士卒,除了十分之三要求回乡务农或者当力巴以外,其他的在遴选完毕之后都加入了救世军。救世军的规模已经提高到了五万人之多,按照他们的装备情况,就算把整个西安府打下来也不会有问题了。

  只是原本预定明年开始攻略西安府的,却不想最新的邸报,却是写着朝廷发生的事情,边军居然要南下剿匪了?

  当然,这剿匪最先不会是自己,但最终会打到自己这边,故而明年到底是积极应对南下的边军,还是先攻城略地,这就是当前救世军的文武官员需要讨论的话题。

  讨论还没有结束,却是迎来了一个节日,那就是七月初七的乞巧节。是的,之前所有的计算都是按照公历计算的,按照农历计算的话,此刻刚好就是七月初七。

  同州城,甚至各地都解除了宵禁,在今夜举办了盛大的晚会。当然实际上并不盛大,但相比其他地方举办都没有办法的情况,同州这里的晚会已经算是空前盛大了。

  满怀着某种艳.遇的情节,张弘斌也带着两个丫鬟出游,当然周围也埋伏了上百名的内卫,密切保护着他。

  其实张弘斌此刻的外表,是非常容易认出来的,一边脸颊有长长的十字疤,一边的眼睛自上而下有一道疤痕,这样的外表偏偏却是一点都不凶悍,反而衬托了那伤痕下面稚嫩的俊俏脸蛋。也不知道是不是日化用品用多了的关系,张弘斌的皮肤很白皙,而且也没有这个时代未老先衰的感觉。

  娘炮算不上,只能说是一个标准的奶油小生,三道伤疤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多了几分调皮的意味。

  这也是,为什么柳如是一开始见到张弘斌,也不会害怕的原因。要说害怕,也仅仅是针对他的身份,而非本人。

  以他这个特殊的外表,若是出街游玩,只怕是隔着三十米都可以认得出来。不过没关系,乞巧节有一种商品名为面具,这玩意就算一晚戴在脸上,也不会有谁觉得很奇怪。实际上,路上也有不少人是戴着面具的。

  或许,年轻的男女就是希望在这样的情况,能够和自己的那个他偶然相遇,然后造就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吧?

  只是张弘斌身边带着两个姿色都不错的女子,明眼人一看就不是什么兄妹。这样的情况下,只怕也不会有什么女性,会主动送上门来的,毕竟谁也不希望当小四。

  “好吧,我突然觉得今晚的策略错了。”张弘斌郁闷的摇了摇头,低声呢喃到。

  “少爷,您在说些什么呢?”春香似乎听到了什么,回头问到。

  “没什么,你们好好的玩便是了!”张弘斌笑道。

  偏偏就是这个时候,一个身影匆匆忙忙的撞了过来,直接把张弘斌给扑倒在地,还好面具够结实,没掉。

  “谁TMD不看路啊?”张弘斌有点火大的回头。

  “对不起,对不起!对了,你可以帮帮我吗?有几个坏蛋在追我!”一个女丐,一个似乎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的女丐,似乎是在求救,又似乎是在发号施令般的对张弘斌说道。

  “我为什么要帮你?”张弘斌气乐了。

  “你我在乞巧节如此投缘相遇,这说明我们之间有缘分。帮助一个有缘分的女子,你不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吗?说不定,哪天你就和本小姐结为连理,到时候你说不定还要感慨自己曾经救过我,没有放弃掉这段姻缘呢?”那女丐却是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眼看后面传来阵阵脚步声,女丐却是一溜烟的躲到了张弘斌的身后,似乎很有把握张弘斌会帮助她。

  “好吧……真不知道哪里来的疯子……”张弘斌叹了口气。

  实际上他真的很好奇,这女丐到底是什么身份,若说她真是一个乞丐,张弘斌是不会相信的。只因为她邋遢的服装和外表下面,皮肤却是非常细嫩,那是常年养在家里锦衣玉食的闺女才会有的情况。她的性格,她的语调也表示,她应该是一个大小姐,而不是一个乞丐。

  恩恩,这岂非是常有的剧情?大小姐翘家出走,刚好被某士子相救,结果结为连理……若按照这个剧本,后面追着的,应该就是她的家人了吧?

  有预谋,还是无意……张弘斌很好奇,也很想知道。权当,是解闷的一个游戏也好。

  终于,十多个汉子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张弘斌的面前,一个个凶神恶煞……似乎不是家丁……

明末金手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重建北宋 连载中
重建北宋
苕面窝
简介:战略侦察兵李宪穿越到北宋末年,发现大辽国已经完蛋,大宋危在旦夕。可惜没有时间给他折腾,就算三头六臂也来不及,北宋覆灭已经无法挽回。李宪很气愤:完颜阿骨打死太早,老子没赶上。完颜宗望(翰离不)、完颜宗翰(粘罕)、完颜宗弼(兀术)之类的混蛋,如果不搅得你们彻夜不安,那就不算穿越者。李宪究竟想干什么,最终又干了什么,请看本书。本书数字版权由“当当”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320.8万字6年前
重生之我为崇祯 连载中
重生之我为崇祯
硝烟散尽
简介:崇祯二年,朱建来了,带着挽救大明帝国危亡的理想来到了这个沉重的年代。可偏偏屋破连逢雨,后金入关了,可是历史似乎是因为这一场变故悄悄偏离了原来的轨迹............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既是风雨飘摇,山河破碎,那便由我去撑起这片天,撑起这华夏最后的脊梁!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92.5万字6年前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连载中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乱石兰竹
简介:为救美人独闯禁宫,搁置恩怨从军西征。揽文才,收猛将,逐鹿中原。平漠北,定波斯,扬帆海外。王牌特种兵刘子秋穿越隋末,逆袭乱世,开疆拓土,为您演绎一段不寻常的隋唐故事……群号:115455564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46.8万字6年前
亮剑之杀手 连载中
亮剑之杀手
荣成
简介:第一杀手由于某些原因穿越到亮剑的故事
1.8万字5年前
水煮三国 连载中
水煮三国
凤子晋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26.8万字5年前
明朝女皇帝 连载中
明朝女皇帝
杨沐泽
崇祯:请仙人救我大明朝。杨沐泽:不,我没空,我不会,我很忙。崇祯:求仙人怜悯,救我大明百姓于水火,我愿意付出一切,即便是生命也可以。杨沐泽:我把你女儿培养成一位皇帝怎么样?崇祯:为什么?为什么不是太子?为什么不是我儿子?杨沐泽:陛下可知,孤阴则不长,独阳则不生的道理?阴阳交替乃是天地致理。世上可有不落的太阳?有不升的月亮?大明既然以明为国号,以日月为意,可为什么传了十六代皇帝,都是男子?这男子自然代表了日,代表了阳。十六代男皇啊,大明已经到了独阳不生的死局,现在要破死局,唯有调和阴阳,才能顺应天理调和阴阳,才可以延续明朝的气数,所以该当出一位女皇帝。崇祯:能说人话吗?杨沐泽:你女儿是主角。
8.0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