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戏台的青衣**
梅雨季,我撑着油纸伞走进皖南一座废弃的古戏台。
雨水顺着翘角飞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敲出《牡丹亭》的节奏。戏台中央,一抹水袖突兀地悬在半空,仿佛正被看不见的手挽着。我取出紫砂壶,斟了半杯陈年普洱。
"姑娘,喝杯茶暖暖嗓子?"
水袖突然缠上我的手腕,戏台梁柱传来细弱的哼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后台铜镜里,渐渐浮现出半张敷着白粉的脸——右眼是明眸,左眼却是个汩汩冒血的窟窿。
"民国二十七年,鬼子炮弹炸戏台时伤的。"她指尖划过镜面,血迹在雨水里晕开成胭脂色,"我等着谢幕,等了八十多年啦..."
————————
**第二章 窑变**
景德镇的深夜,我摸进一座熄火的古窑。
窑洞里残留着未出窑的瓷胚,其中一只霁红釉梅瓶正在自行旋转,瓶身浮现出张扭曲的人脸。"万历年的把桩师傅,"青龙用爪子轻叩瓶身,"烧最后一窑祭红时,自己跳进去了。"
梅瓶突然炸裂,瓷片在空中重组为窑工虚影。他摊开手掌,里面躺着把带血的瓷土:"当年官窑要烧龙缸,童男童女祭窑...我替了那些孩子。"
窑洞深处传来孩童嬉笑,数百个未出窑的瓷娃娃正在踢毽子,毽子是用窑工的头发扎的。
————————
**第三章 桥姬**
湘西风雨桥上,我遇见个梳头的红衣女子。
她用的梳子分明是半截人骨,每梳一下,桥下沱江就泛起血色。"我是被沉潭的新娘,"她对着江水描眉,"怨气太重,连忘川都不收。"
当我取出掺了雄黄的茶汤,她突然大笑,发间钻出无数水蛇:"你以为我要害人?我是在等——"
桥洞下突然浮起具白骨,腕上还套着褪色的银镯。红衣女子温柔地抱住白骨,化作两道红绫缠上桥柱。原来当年她殉情后,一直在等恋人的尸骨漂到桥下相会。
————————
**第四章 纸扎铺的活计**
中元节前夜,我误入豫北某间通宵营业的纸扎铺。
扎彩匠的手艺堪称一绝——纸人睫毛会颤动,纸马能打响鼻。最惊人的是那栋正在糊制的三层别墅,窗口隐约有人影走动。
"客人要定制什么?"老板从老花镜上方看我,瞳孔是剪纸般的镂空,"最近冥婚生意好,纸新娘都脱销了。"
我指向角落里未点睛的纸人:"这个怎么卖?"
"不卖。"他突然压低声音,"那是我老伴...等她阳寿尽了,我就给她点眼睛。"
————————
**第五章 茶亭鬼市**
武夷山深处的废弃茶亭,每月十五现世一次。
穿长衫的茶客们用袁大头结账,卖茶的老妪十指如枯枝。我点了盏"不知春",她却送来杯猩红液体:"1943年的血茶,日本兵用茶农的血泡的。"
茶亭突然摇晃,所有"茶客"齐刷刷转头——他们的后脑勺全是空的,里面爬满茶虫。老妪狞笑着掀开茶盘,底下压着张人皮制成的茶票。
青龙喷出口龙息,茶亭在晨曦中化回废墟。我拾起片碎瓷,上面沾着早已干涸的泪痕。
————————
**终章·浮生暂歇**
我的青布包袱里渐渐装满奇奇怪怪的"纪念品":
- 半截水袖(偶尔会自己帮我擦茶杯)
- 窑变瓷片(下雨天发烫)
- 褪色红绫(总想往我手腕上缠)
最麻烦的是那个没点睛的纸人,每当中元节就追着要我给它画眼睛...
世上有间药膳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