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早晨七点,舒蕴宁已经站在市图书馆门口,双手紧抱着物理试卷和三本厚重的参考书。初秋的风带着微凉,卷起她额前的碎发。她跺了跺脚,试图驱散早晨的寒意,眼睛却始终盯着来路的方向。
周易迟到了五分钟——这对一向守时的他来说极不寻常。当他骑着自行车出现在图书馆前时,额头上覆着一层细密的汗珠,衬衫领口也被汗水浸湿了一小块。
"抱歉,路上遇到了点状况。"他锁好车,快步走向舒蕴宁,呼吸还有些不平稳。
舒蕴宁眨了眨眼,没想到会听到他道歉。"没关系,我也刚到不久。"她撒了个小谎,实际上她已经等了半小时。
周易的目光落在她怀中的书上,眉毛几不可察地挑了一下。"你真的买了这三本?"
"当然!"舒蕴宁骄傲地举起那三本厚重的专业书籍——《大学物理精要》、《理论物理导论》和《量子力学基础》,每本都贴满了彩色索引标签,"按照你列的清单一本不差。"
周易的嘴角微微抽动,似乎在强忍什么表情。"我只是随口推荐的,这些对高中生来说太难了。"
"所以我需要你的帮助啊。"舒蕴宁笑得眼睛弯成月牙,"你不是答应辅导我一小时吗?"
图书馆里安静得能听见翻页的声音。周易选了个靠窗的角落位置,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条纹状的光影。他接过舒蕴宁的物理试卷,快速浏览了一遍,眉头渐渐皱起。
"你的基础比我想象的还要...薄弱。"他斟酌着用词,但语气中的失望显而易见。
舒蕴宁的脸颊发热,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我知道我很差劲..."
"我不是这个意思。"周易打断她,声音放柔了些,"只是觉得你选这三本书太冒进了。"他推了推眼镜,"竞赛的事,或许你该再考虑考虑?"
舒蕴宁咬了咬下唇。她根本没打算参加什么物理竞赛,这只是一个接近周易的借口。但现在骑虎难下,她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这个谎言。
"我想试试看。"她抬起头,直视周易的眼睛,"就算最后没结果,至少我努力过了。"
周易静静地看了她一会儿,突然伸手拿过《大学物理精要》,翻到某一页。"那我们从最基础的力学开始。你先把这一章看完,然后我们讨论。"
舒蕴宁接过书,心里暗暗叫苦。那一章足足有三十页,密密麻麻全是公式和推导过程。她偷偷瞄了一眼周易,发现他已经拿出自己的书本开始学习,侧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专注。
两小时后,舒蕴宁的眼睛已经酸涩不已。她揉了揉太阳穴,强迫自己继续理解那段关于角动量守恒的文字。突然,一杯冒着热气的奶茶被推到面前。
"休息一下吧。"周易的声音从头顶传来,"过度用脑会导致效率下降。"
舒蕴宁惊讶地抬头,发现周易不知何时离开了座位,现在正拿着两杯奶茶回来。她接过杯子,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甜香的气息钻入鼻腔。
"你...你不喝黑咖啡吗?"她记得每次课间看到周易,他手里总是捧着一杯黑咖啡。
"太苦了。"周易轻声说,随即像是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迅速补充道,"偶尔换换口味。"
舒蕴宁抿嘴笑了,小心地啜了一口。甜度刚好,是她喜欢的芋圆奶茶。她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周易特意观察过她的喜好,但心里已经泛起一阵暖意。
"那个...我有些地方看不懂。"她鼓起勇气指向书上的一段推导。
周易拉过椅子靠近了些,他身上淡淡的洗衣粉味道混合着阳光的气息扑面而来。舒蕴宁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不得不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在他修长的手指所指的公式上。
"这里用了泰勒展开,忽略高阶小量..."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耐心地解释着每一个步骤。
令舒蕴宁惊讶的是,周易讲解时完全没有老师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而是像在和一个平等的对象讨论问题。当她提出一个虽然幼稚但角度新颖的问题时,他甚至会停下来认真思考。
"你的思维方式很特别。"一小时辅导结束时,周易这样评价,"虽然基础薄弱,但直觉很好。"
这样的评价从周易口中说出,简直比月考拿满分还让舒蕴宁开心。她正想说什么,突然注意到周易书包里露出的一角——那是一本《唐诗三百首》的精装本,书脊已经有些磨损,显然经常被翻阅。
"你喜欢唐诗?"她脱口而出。
周易迅速把书往里塞了塞,表情闪过一丝不自然。"随便看看。"
"我最喜欢李商隐了!"舒蕴宁兴奋地说,完全忘记了伪装,"'相见时难别亦难'那种欲说还休的感觉,还有'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怅惘..."
她突然停住,发现周易正用一种全新的眼神看着她,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睁大。
"怎么了?"她小声问。
"没什么。"周易移开视线,"只是没想到你会对古典文学感兴趣。"
"我爸爸是中文系教授。"舒蕴宁笑着说,"家里全是书,从小被逼着背唐诗宋词。"她做了个鬼脸,"虽然当时很痛苦,但现在想想还挺感谢他的。"
周易的表情柔和下来。"我母亲也是教文学的。"他轻声说,这是第一次主动提及自己的家庭。
舒蕴宁屏住呼吸,生怕打断这难得的分享时刻。"所以她影响了你?"
"算是吧。"周易的指尖轻轻抚过那本《唐诗三百首》的书脊,"她总说物理和诗歌其实很像,都是在寻找世界的本质规律。"
"这个观点好美!"舒蕴宁由衷赞叹,"就像李商隐用意象表达情感,物理学家用公式描述宇宙..."
她的话匣子一旦打开就关不上,从唐诗的意象跳跃到宋词的音律,再到现代诗的实验性。周易安静地听着,偶尔点头或插入一两句见解精辟的评论。舒蕴宁惊讶地发现,他对文学的理解远比大多数文科生深刻。
"你应该选文科的。"她忍不住说。
周易摇摇头,第一次在她面前露出了一个真心的微笑,虽然很浅,但足以让他整张脸明亮起来。"物理对我来说不只是学科,而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当你发现一个公式能解释从原子到星系的运动时..."他的眼睛突然焕发出舒蕴宁从未见过的光彩,像是夜空中突然亮起的星辰,"那种感觉无法形容。"
舒蕴宁怔住了。这一刻的周易与她印象中那个高冷淡漠的学霸判若两人。他的热情如此纯粹,如此有感染力,让她几乎能透过他的眼睛看到那个由公式和定律构成的、却同样美丽的世界。
"我好像有点理解你为什么喜欢物理了。"她轻声说。
阳光渐渐西斜,图书馆里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周易看了看手表,表情恢复了平日的冷静。"时间不早了,今天就到这里吧。"
舒蕴宁点点头,开始收拾书本。她注意到自己在《大学物理精要》上做的笔记已经密密麻麻写满了十几页,而两周前她连这本书的第一章都看不懂。
"下周六...还能继续吗?"她小心翼翼地问,生怕听到拒绝。
周易沉默了一会儿,就在舒蕴宁的心开始下沉时,他开口了:"如果你真的对物理有兴趣,可以每周六上午来这里。不过..."他顿了顿,"我不教没有准备的人。"
舒蕴宁的眼睛亮了起来。"我会做好准备的!"她几乎是跳着站起来,差点撞翻椅子,"我保证!"
走出图书馆时,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舒蕴宁偷偷瞄了一眼身旁的周易,发现他的侧脸在余晖中显得格外柔和。
"谢谢你今天的辅导。"她在分岔路口停下脚步,"还有...谢谢你分享你妈妈的话。她一定是个很特别的人。"
周易的表情微微一滞,但很快恢复如常。"嗯。"他简短地回应,然后像是犹豫了一下,补充道,"下周见。"
简单的三个字,却让舒蕴宁回家的路上一直哼着歌。她不知道的是,周易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街角,才转身离去,而那本《唐诗三百首》被他紧紧攥在手中。
两周后的周六,舒蕴宁顶着黑眼圈出现在图书馆。这次她不仅读完了指定的章节,还自己查阅了相关资料,笔记本上写满了问题和思考。
周易翻看她的笔记时,眉头越挑越高。"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
舒蕴宁点点头,强忍着不打哈欠。为了准备今天的内容,她几乎熬了整个通宵。
"问题质量很高。"周易的评价简短却有力,舒蕴宁觉得这比任何夸奖都珍贵。
随着每周六的辅导成为固定安排,舒蕴宁发现自己的物理成绩稳步提升,而更让她惊喜的是,她开始真正享受学习物理的过程。那些曾经枯燥的公式在周易的讲解下变得生动起来,仿佛一把把钥匙,正在为她打开理解世界的新大门。
与此同时,每次辅导后的闲聊也成为她期待的部分。他们会讨论最近读的书,有时是物理,有时是文学,甚至哲学。舒蕴宁发现周易的知识面广得惊人,而他对她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也总是给予认真回应,从不敷衍。
一个多月后的某次辅导结束时,周易突然问:"你报名物理竞赛了吗?"
舒蕴宁正在收拾书包的手僵住了。这个她早已忘记的谎言此刻像块石头一样砸中了她。她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回答。
"我查过报名名单。"周易平静地说,"没有你的名字。"
舒蕴宁的脸刷地红了。她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书包带。"对不起...我骗了你。一开始我只是...只是想找个理由接近你..."
她鼓起勇气抬头,却看到周易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我知道。"他说。
"你知道?"舒蕴宁瞪大了眼睛,"那为什么还..."
"因为你确实对物理产生了兴趣,这就够了。"周易合上书本,"谎言有时会引向真实的道路。"
舒蕴宁怔住了,这句话听起来如此熟悉..."这是博尔赫斯的句子!"
周易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你读过他的书?"
"当然!《小径分岔的花园》我读了不下五遍!"舒蕴宁兴奋地说,随即又有些沮丧,"所以...你不生气我骗了你?"
"我生气的是,"周易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直视着她,"你低估了自己在物理上的天赋。如果你真的参加竞赛,未必没有机会。"
舒蕴宁感到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又酸又涨。这是周易第一次如此直接地肯定她。
"那...现在报名还来得及吗?"她小声问。
周易从书包里拿出一张表格递给她。"截止日期是下周一。需要指导老师签名,我可以找物理老师帮忙。"
舒蕴宁接过表格,感觉手中的纸张重若千钧。这不仅仅是一张竞赛报名表,更是周易对她的信任和期待。
"我会努力的。"她郑重地说,眼神坚定地望进周易的眼睛,"不会再让你失望。"
周易轻轻点头,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柔和的轮廓。"我知道你会的。"他说,声音轻得几乎像是一声叹息。
走出图书馆时,舒蕴宁突然意识到,不知从何时起,她不再只是为了接近周易而学习物理。那些公式、定律和思考过程本身已经带给她纯粹的快乐。而更奇妙的是,她感觉到周易看她的眼神也变了——不再是当初那种疏离的礼貌,而是带着一种新的尊重和...也许是欣赏?
秋风拂过她的发梢,舒蕴宁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满是落叶和阳光的味道。她突然很期待下周六的辅导,不只是为了见到周易,更是为了那些他们将要一起探索的知识和思想。
在回家的路上,她第一次认真考虑起自己未来可能要选择的道路——也许,物理和文学并非必须二选一。就像周易的母亲所说,它们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世界的本质规律。
而此刻,舒蕴宁觉得自己的世界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慢慢展开。
风吹过你的发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