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儿哥,这次专场的反响太热烈了,网上全是好评!”李九春满脸兴奋,拿着手机快步走进张云雷的休息室,屏幕上满是粉丝们热情洋溢的留言和夸赞的评论。
张云雷刚卸完妆,头发还有些凌乱,脸上却挂着疲惫的笑容。“是啊,这可多亏了大家一起努力,九春,你和鹤晓那场《论捧逗》,包袱响得一个接一个,观众笑得都停不下来。”
李九春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还不是辫儿哥平时指导得好。不过,最近我看网上有一些不太和谐的声音,说咱们八队太注重流量,相声功底不够扎实。”
张云雷的笑容微微一滞,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别管那些,咱们把活儿练好才是真的。相声这门艺术,本来就是在争议中发展的,咱们问心无愧就行。”
话虽这么说,可那些负面评论还是像一块石头沉甸甸地压在张云雷的心头。当晚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脑海里不断回想着李九春说的话。他深知,作为八队队长,不仅要带着队员们在舞台上发光发热,更要抵御外界的种种质疑。
第二天一大早,张云雷就来到了德云社的排练厅,打算趁着队员们还没来,自己先琢磨琢磨新段子。刚坐下没一会儿,杨九郎也来了。
“哟,磊磊,你今天来得够早啊。”杨九郎打着哈欠,手里还拿着一杯咖啡。
“睡不着,就想着来排练排练。九郎,你说咱们怎么才能让八队的相声更出彩,堵住那些人的嘴?”张云雷一脸认真地看着杨九郎。
杨九郎放下咖啡,沉思片刻,“我觉得咱们可以在传统段子的基础上多加点创新元素,现在观众的口味越来越多样化了,咱们得跟上潮流。”
两人正讨论着,队员们陆陆续续都到了。看到队长和九郎在,大家都围了过来。
“队长,听说网上那些不好的评论了,您别往心里去,咱们实力摆在这儿呢!”董九力大大咧咧地说道。
李斯明也跟着点头,“就是,咱们平时排练多刻苦,大家都看在眼里,那些人就是瞎起哄。”
张云雷看着这群信任自己的队员,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我知道大家都努力,所以咱们更不能松懈。今天咱们就一起讨论讨论,怎么把接下来的演出办得更精彩。”
就在大家热烈讨论的时候,德云社的高层突然通知张云雷去会议室开会。张云雷心里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匆匆赶到会议室。
会议室里气氛严肃,几位高层坐在会议桌前,脸色凝重。“云雷啊,这次找你来,是因为网上的舆论对咱们德云社,尤其是对你们八队影响很大。上面希望你们能做出一些改变,比如减少一些娱乐化的宣传,把更多精力放在打磨相声作品上。”一位高层语重心长地说道。
张云雷心里有些委屈,但还是点头表示理解。“我明白,我们会努力改进的。其实我们一直都很注重作品质量,这次可能是宣传方面有些欠缺考虑。”
从会议室出来,张云雷感到压力如山。他回到排练厅,把会议内容告诉了队员们。大家听了,都有些沉默。
“队长,这不是咱们的错啊,咱们演出一直很用心。”张鹤帆忍不住说道。
“我知道,但是咱们得顾全大局。接下来,咱们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排练上,新节目一定要精益求精。”张云雷咬咬牙,眼神中透着坚定。
接下来的日子里,八队队员们进入了高强度的排练状态。每天从早到晚,排练厅里都回荡着他们的台词声和笑声。张云雷更是以身作则,对每一个节目、每一个包袱都严格把关。
在一次排练中,董九力和李九天排练《学四相》时,一个动作总是配合不好。张云雷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给他们示范,从动作的幅度到表情的管理,细致入微。
“九力,你这个转身要快一点,同时眼神要跟上九天的动作,这样才能有喜剧效果。”张云雷亲自上阵,和他们一起排练,直到两人把动作完美呈现。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八队迎来了又一次重要演出。这次演出,他们没有做过多的宣传,只是默默地用实力说话。
演出当晚,剧场里座无虚席。董九力和李九天的《学四相》一开场就以全新的表演方式和密集的包袱逗得观众哈哈大笑。接下来张鹤帆和李斯明的《对春联》,不仅保留了传统的韵味,还加入了当下热门的网络梗,让观众耳目一新。
当张云雷和杨九郎走上舞台时,全场气氛达到了高潮。他们表演的《大西厢》,张云雷的唱腔婉转悠扬,杨九郎的捧哏恰到好处,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在表演过程中,他们还巧妙地回应了网上的质疑,用幽默的方式化解了矛盾,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最后的返场环节,全体队员一起上台。张云雷看着台下热情的观众,心中感慨万千。“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我们德云八队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更好的相声。那些质疑声只会让我们更加坚定,更加努力!”
演出结束后,网上的风向彻底改变了。观众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演出的精彩瞬间,对八队的实力赞不绝口。曾经那些质疑的声音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赞扬和期待。
德云八队在这场风波中不仅没有被打倒,反而更加团结,更加坚定地走在传承和创新相声艺术的道路上。而张云雷,也在带领八队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一名更加成熟、更加有担当的相声演员和团队领导者,他们的传奇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着……
八队集结:辫儿引领的德云相声传奇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