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明显就是“掌司”推着她上位,跟老总管交接来了。
老总管不再跟“掌司”对抗的根本.....到底是什么?
时间!
时间不够了!
谁的时间不够了?
老总管,还是卓雅掌司?
不对.....
没有这么简单的。
不可能这么简单,只是单纯的一个时间上的交接。
她过来的时候,所有人的口气都是统一的,字里行间全是她是唯一来这边的宫女。
那就是说,之前根本没有舒穆禄氏的女子来过这个院子。
五年.....
老总管真的看不上现有皇子吗?
这不可能是一个家族的布局。
这是所有包衣世家,能出力的,都出力了才对。
若不然,没可能这个院子内,五年都没有更替过。
宝儿的手指一下一下的做着拈动的动作,可她的手上却没有任何可以拈动的珠子。
就这么一下一下的,好像在心里计数一样。
突然,宝儿找到了那个一直让她觉得违和的感觉了。
为什么她遇见这件事首先想的是老总管跟掌司之间的对抗呢?
这不对啊。
这种思维误区才是她违和的来源。
为什么不能是,老总管就是給卓雅掌司打一个配合呢?
掌司把所有能形成从龙之功的奴才们都聚集了起来,然后才让老总管过来领着。
随后,就是一直压着,压了整整五年没让这边的能人出头。
甚至越发的看不到希望了。
人都要到了压不住的地步了,她来了?!
回想自己从出生到入宫前,在舒穆禄府内的生活。
所有的一切联系起来。
就像是提前安排好的一样。
算着年岁,连她的出生都是跟大阿哥相差不多的。
可是,她才出生,未必就能行啊?
她是重生有经历的人,所以在乌雅氏那样的打压下生活才能稳住心态,但凡是个正常的小姑娘,那都得崩了啊。
不养出自卑的性子都是大幸了。
把那样的姑娘扔到宫中,怎么带这一院子的人精啊?
所以.....她不可能是唯一,肯定还有很多后手。
她是第一个走到这个院子的舒穆禄氏出身的姑娘,那别的院子呢?
包衣世家能坚持到现在就是秉称这一个道理,那就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别的皇子那边,肯定也有,甚至公主那边也得有。
不,二阿哥那边肯定是没有的.....
即便是之前准备了,可依照皇后的性格,内务府准备的宫人她也是不会信任重用的。
所以.....内务府已经放弃对嫡子的所有关注跟投资。
所有包衣,看着皇后自己自负的折了嫡子!
包衣世家要捧的是,包衣女子所出的皇子!
而不是满洲大族出身的皇子。
宝儿心惊的同时,也渐渐的摸索到了一点这盘棋布局的边缘。
按照历史上看,也确实是这样的走向。
乾隆皇帝的接人皇子,就是包衣出身。
舒穆禄氏一直到道光帝十七,才有一位嫔妃,那就是彤贵妃。
而这个舒穆禄氏的彤贵妃只生下了三个公主,没有皇子。
根据道光朝的部分档案,彤贵妃在道光十二年的档案内出现,结合其在咸丰、同治年间晋封时其家族并未通过内务府具奏谢恩,知其家族为外八旗出身。
由此推断,彤贵妃是在道光十一年参加八旗选秀时,被指定为彤贵人而入宫。
道光十一年那届八旗秀女中,似乎只选了彤贵妃一位入宫。
并且,这位彤贵妃入宫时,比道光帝小了整整三十五岁。
宣宗的彤贵妃出身正黄旗满洲舒穆禄氏,所属大系却不明。
她的父亲玉彰由候补笔帖式考中内阁中书出仕,嘉庆年间历任军机章京、内阁侍读、刑部郎中,在嘉庆末年出为直隶热河道,因故降级。
这个“因故”也是不明。
道光十一年又出任吏部郎中,在道光十四年兼摄内务府六库郎中事务。
这个启用至今没有任何记档。
兼摄的就是内务府六库之职......
玉彰生有一个儿子和至少两个女儿,独子名为文润,曾任山西应州知州。
已知的两位女儿里,除一位为彤贵妃之外,还有一位比彤贵妃年幼,嫁给旗人和顺。
玉彰在道光二十六年初骤然病故,文润只留下一个女儿,导致其家族绝嗣。
综影视:当炮灰拿错剧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