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因为宁远侯府在军中的人脉,顾廷烨跟着受益不少,尽管是从小兵做起的,但他的功劳绝不会被上头抢走,升迁的速度自然也就比旁人快一些。
这一次,顾廷烨是作为张将军的副将、随张将军一道回京的,虽然是副将,不及主帅耀眼,但想到宁远侯府的蒸蒸日上,谁会把顾廷烨当成一个毫无根基的副将呢?
女官逐渐在朝中站稳了脚跟,社会风气也随之一变,当官的男人回到家中,也会习惯性地和女眷唠叨上几句。
连着数日,听到顾廷烨名字的次数明显增多,各家大娘子仔细一回想,从脑海中扒拉了一番,顿时来了精神。
家风严谨,婆母和善,小姑子有出息,有爵位继承,自个儿也是个有本事的,年纪大点儿又怎么了?年纪大的才会疼人呢。
这么好的一个女婿人选就在眼前,她们何必还要舍近求远、再去扒拉整个汴京好儿郎的名单呢?这不就叫灯下黑吗?
于是,在顾廷烨回来前几天,白惜宁连着去参加了三场赏花宴,宴上,悄悄向她透露结亲意思的大娘子少说也有一手之数。
突然发现自家癞痢头儿子还挺受欢迎的白惜宁:……
大军回京这天,白惜宁特意带上老父亲和白知彦,去了提前订好的酒楼包厢。
看着从楼下经过的外孙,骑着高头大马,一身盔甲,看上去格外英武不凡,白父的笑就没止住过。
白知彦心里难免泛酸,过了十岁,又被祖父带在身边、手把手地教导着,他早就可以被视作大人了。
可是,从小到大跟祖父相依为命的少年,看到同母异父的兄长轻而易举地就夺走了祖父的关注,心态又怎么可能继续保持平和呢?
白父人老成精,看出孙儿的心思后,急忙转了话锋:
“烨哥儿出息,可咱们家彦哥儿也不差,前些日子,接手了一家绸缎铺,还不到三个月,咱们彦哥儿就让那家铺子扭亏为盈了!
这样的本事,要是让扬州的老友们知道了,指定得眼热一番!”
白惜宁从来就不是严母,教导孩子,做得对的就夸,做错了的就罚:
“彦哥儿像爹,能有这番本事,也是爹教导有方!”
一句话,说得祖孙俩都笑了起来。
在酒楼用过膳后,白惜宁让人送老爹和儿子回去,她自己则是回到了宁远侯府。
顾廷烨还在宫里述职,等进家门,天色都晚了,一家子人都在白惜宁这儿等他呢。
“母亲!儿子不孝,未能侍奉膝下,反而远赴边关,浴血沙场,叫母亲担心了!”
一进门,顾廷烨就跪下了,一边说着,一边对白惜宁磕了三个结结实实的响头。
在边关的这几年,过得是苦了些,可他能靠着学来的本事、击退外敌、保家卫国、实现胸中抱负,所以,顾廷烨从来都没有后悔过。
只是,每每想起还在汴京的家人时,就不由得心生挂念,好在,借着宁远侯府的渠道,他和母亲几个月通一次信,对家中近况倒也不算一无所知。
知否:配角改写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