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梦想,很多人可能都会陷入一种浪漫的幻想:梦想就像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闪闪发光,仿佛只要抬头仰望,就能被它的光芒照亮。但说实话,梦想其实是个“闷葫芦”,它自己根本不会发光。真正发光的,是我们这些在追梦路上摸爬滚打、跌跌撞撞却乐此不疲的逐梦者。
先说说古代的“追梦人”司马迁。这位老兄的梦想可不小,他想写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想写一本“爆款历史大作”。可命运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让他遭受了宫刑,这简直是人生最大的“社死”现场。但司马迁可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他硬是在那个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甚至连纸都不太好找的年代,凭借着一支秃笔和一腔热血,写出了《史记》。这部书不仅成了中国史学的经典,也让司马迁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你说,是梦想自己发光吗?当然不是!是司马迁在追梦路上的那股“倔劲儿”和“拼劲儿”,让他成了真正的“发光体”。
再看看现代的屠呦呦奶奶。她的梦想是找到一种能治疟疾的药,这在当时可比“在沙漠里找绿洲”还难。科研条件差到什么程度?实验室可能连个像样的空调都没有,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冷得像冰窖。但屠奶奶毫不在意,她带着团队翻古籍、访民间,就像在大海里捞针一样,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可她就是不放弃,最终从青蒿里提取出了青蒿素,拯救了无数疟疾患者的生命。屠奶奶的事迹告诉我们,梦想不会发光,但追逐梦想的人却能点亮希望之光,把黑暗驱散得一干二净。
还有体育界的“飞人”苏炳添。他的梦想是突破黄种人的百米极限,这在很多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田径赛场上,欧美选手一直是“霸主”,亚洲选手常常只能在角落里“打酱油”。但苏炳添不信邪,他就像个不服输的“拼命三郎”,每天都在赛道上挥汗如雨。他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顽强的毅力,一次次挑战自己的极限,最终以9秒83的成绩闯入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创造了亚洲人的奇迹。苏炳添说:“我不是在和别人比赛,我是在和自己赛跑。”正是这种对梦想的执着和对自我的挑战,让他在追梦的路上闪闪发光,成为了中国体育的骄傲。
其实,梦想就像一颗埋在地底下的种子,它自己是不会发光的。但当我们为了梦想努力奋斗时,就像给这颗种子浇水、施肥,它就会慢慢发芽、生长,最终开出绚烂的花朵。而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用自己的汗水、泪水和坚持,让自己变得闪闪发光。
所以,朋友们,别再羡慕那些遥不可及的“星光”了。真正的光芒,就在我们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只要我们怀揣梦想,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哪怕路再难走,哪怕跌倒无数次,只要我们不放弃,我们就能成为自己的“发光体”,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云深梦未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