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光乍亮。山林间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蜿蜒流淌,东边吹来的微风轻柔而不燥热。刚从山头缓缓升起的朝阳,将柔和的光芒洒向大地。
晨曦映照在荷叶上的小蜻蜓,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晶莹的露珠,一跳、又一跳。湖面上清澈的水波,在朝阳的温暖怀抱中泛起粼粼波光。亭子旁,每朵鲜艳的花卉依次绽放,渐渐交织出斑驳陆离的色彩。
这时,阳光穿过层层枝叶,洒落在一户人家——白若兰家。屋顶上光影交错,斑驳陆离,让这一切显得既神秘又静谧。而在这宁静之中,似乎隐藏着一段即将上演的故事。
如今正值清明第三天,距离陈塘关不过六七里路,再拐几个弯、绕几道巷,便到了百花十字巷。这条街巷因孝感之家众多而闻名于陈塘关,但同时也是一处怪病频发之地,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更是不祥之所在。据说,三十年前这里曾被天官施下“灵安咒”,以遏制某种妖邪之力。然而传言称,若此咒无法在三十年后解除,则会有更多无辜百姓夭折,大多是因为未活到应有的岁数。
而白若兰家,也与这“灵安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白若兰的丈夫死得早,未能熬过儿子三岁那年。有人说他战死沙场,也有人传他因救苦救难而羽化成仙。各种说法众说纷纭,甚至连白若兰自己也时常思索其中真相。
命运仿佛格外残酷,即便只剩她一人支撑整个家庭,老天却依旧不肯放过她。一次阴气最盛之时,无情的河水将她吞噬,连最后告别的机会都未留给她。
“我就这样死了吗?这太不公平!连时辰都要选在最阴暗的一刻来夺走我的性命……不,我不甘心!”白若兰的身影出现在阳气旺盛的白天,情绪激动且暴躁。她完全不顾及魂飞魄散的风险,只想弄清楚为何上天如此不公,竟让她惨死于荒郊野外,还被河水淹没。
白若兰死后,她的灵魂依然徘徊在阳间,不愿离去。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她逐渐感受到自身力量正被削弱,尤其是面对强烈的阳气侵蚀,甚至可能很快连夜间都无法现身。这意味着她再也无法见到家中那位患眼疾的婆婆,以及尚未成年幼子,更别提与他们相依为命的日子了。
很快,她的存在引起了上天的注意。一道金光突然袭来,直接击中白若兰,让她重心不稳,差点魂飞魄散。“该死!睁大眼睛看清楚,我虽是鬼,却并无恶意!”白若兰语气中带着悲愤与决绝,不甘心自己的行为如此快就被发现。
天上者态度强硬,根本不相信白若兰的解释,警告她若继续滞留阳间,将引来天罚,使她永世不得安宁,也无法再守护家人。
“大胆!你身为鬼魂,若扰乱人间秩序,破坏阴阳平衡,本尊绝不轻饶!”
“倘若你无害人之心,就乖乖前往地府,向冥使坦白生前清白,这对世间皆有益处。否则,你的存在可能会令世人身体不适,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灭绝危机,明白了吗?”天上者的声音低沉有力,句句敲打着白若兰的心房。
尽管如此,白若兰始终放不下家人。“家中还有患眼疾的婆婆,和不满十岁的儿子,我又怎能甘愿离去?”泪水在眼眶打转,白若兰哽咽着诉说道。
天上者稍作停顿,语气缓和些许:“既然如此,本尊可以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完成未尽之事。但记住,一旦进入轮回,渡过黄泉,投胎转世,本尊或许还能为你求个好命。”
白若兰听闻此言,内心稍稍安定几分,但仍坚定表示:“现在我还不能去地府报到,请容许我多些时日,待处理完所有事情,弥补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后,我定会立刻前往阴间,决不食言。”
最终,天上者勉强答应了她的请求。为了防止日后白若兰因戾气失控伤人,他在她身上安置了一张符咒,用以压制情绪波动。
“记住,凡事需克制情绪,不可轻易生气。一旦触发符咒,你将成为伤人不眨眼的厉鬼,届时就连我也无法降服你。”天上者郑重嘱咐。
“知道了。”白若兰微微点头,暗自提醒自己一定要控制情绪,以免失去超度与转世的机会。
看着白若兰一脸真诚的模样,天上者心中有了判断:她确实是一位贤德良善的女子,应少有脾气暴躁之时。于是,他化作一缕金光,飘散于云霄之间,消失在白若兰视线尽头。
夜晚降临,困坐一天的白若兰终于有机会回家。其实早在她初亡那晚,便已用善意谎言向婆婆和儿子解释了为何只能夜晚归家的原因——她说自己找到了一份早出晚归的工作,因工期紧迫,白天几乎都在工地忙碌……
回忆起那一晚,她泪眼婆娑地对着年迈的婆婆和五岁的儿子讲述缘由时,那份不舍与痛楚至今萦绕心头。
哪吒:灵珠觉醒与封印魔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