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李儒等人齐聚一营帐,霍雨浩把探测的情况跟他们说了一遍。
董卓:“……”
他还记得自己出发前信誓旦旦说着“有了这么情报,本次胜利必然水到渠成”,这才不到三天时间,这情报就出问题了。
董卓沉默片刻,还是决定会及时止损。
“目前敌军势大且早有预谋,我们应赶紧派人通知张公,揭穿敌人的阴谋并请求支援。”
说干就干,董卓立马找来纸笔,准备写信给张奂。
李儒见状,赶紧制止董卓。
“岳父且慢!信我们要送,但不是现在,而是晚上。
否则,即便我方斥候的水平要比敌方强一筹,但大白天传递消息,依旧难以避免在敌军众多斥候的监视下暴露行踪。更为棘手的是,从敌人的视角来看,这情形实在没有上报的必要——既无战事发生,粮草也供应充足,一切看似平静如常。
更何况,雨浩已然告知,那些斥候将于今夜重返营中。我们便可将更为完整的情报呈上,这无疑有助于张公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啊。”
李儒把他的理由绶缓托出,成功打断董卓的行动,董卓猛的一拍脑门。
“瞧我这性子,真是急中生乱,若不是我有你提醒,我这一步可能就会让敌人察觉到计划被我们知道,我们也会迎来四面夹击。”
董卓舒了一口气,采纳了李儒的建议,对于斥候夜传信,他也检验过霍雨浩的斥候训练的结果,在夜间行走是真有其一番本事。
郭汜:“传信问题考虑了。那我们该怎么破局呢?”
郭汜一句话成功扰起了帐中众人的思绪,现在的情况呢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进,则更加深入敌方包围圈;退,他们又无法跑掉,毕竟不是清一色骑兵。
“雨浩,你对当前形势怎么看?”
随着董卓一句话,众人把目光集中在霍雨浩身上,其在说完情报后,便右手抚摸下巴,像在思考什么事。
霍雨浩缓缓放下沉思的手,开口打破沉默。
“目前,敌军设下埋伏圈,我们也钻了进去,如果敌军目的真是为了对付我们,只需派出两个部落人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突袭,即使他们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但我们不死也给残。
可敌人却迟迟不进攻,显然是想钓一条大鱼,而我们只算其中的鱼饵之一,否则怎么对得起敌方这么大的布署?”
李儒眼眸微微一转,他想到了一个可能。
“雨浩,你是说是张公?”
“大差不差,不过我很好奇敌军怎么赌定包围我们,张公就一定会上钩?”
董卓虽然是匈奴内战的导火索,也受张奂看重,但不够,张奂凭什么为一个认识一天的人冒险,不选择更稳妥的做法。
霍雨浩把己方人的可能排除后,推测移向本次他们救援的友军——朱雪。
霍雨浩:“你们可知朱雪是什么身份?与张公有什么关系?”
其余人闷不作声,经过霍雨浩的引导,他们或多或少往朱雪的方向去想。但他们真的不知道朱雪是谁?
毕竟他们是来打仗的,闲着没事调查这玩意干嘛?
不过,董卓恰好眼睛一亮,想起与王金的对话。
“我知道,朱雪是张公恩师朱宠的侄子。”
随后董卓把王金之事具体的跟大家说了一遍。
伴随答案亮相,围绕众人的心中疑惑终于解开,脑海中构成的逻辑也通了。
原来如此!看来张公专门派遣王金帮助董卓,除了看董卓,还有这么一份因素在内。
“好!”
霍雨浩双手拍击,这场战前分析完成了极为关键的一步,摸清敌人行动的动因。这一点很重要。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彼”就是指洞悉敌方的动向与情报,唯有如此才能精心为敌军设下圈套,否则连别人要打谁都茫然不知,压根不经过你的圈套范围,岂不是很糟糕?
无数碎片寻找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