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六月。
经过长时间的修养生息与建设,整个战舰不说脱胎换骨,也是焕然一新。
原来坑坑洼洼的地面变为平坦、笔直的大道;城内破旧的房屋经过翻修,给人一种安全感;城墙上的伤口也在众人不懈努力下,成功愈合,防御设施日益完善。
原来的冷冷凄凄的道路两侧,却多出了一些商人摊位,人来人往,平淡了几分烟火味。
商人中不少为胡商,说起这还要感谢董卓的羌人朋友,多亏了他们的宣传,为障县吸引了不少胡商。
三名士兵在一酒摊子内,围坐一桌,吃着带来的馒头,喝着酒。
“真是佩服霍将军,竟然能做出这种好东西弄出来了。既好吃,又便宜,我们每天都能吃起。”
一名微胖士兵将一个馒头吃下,舔了舔嘴说道。
“嗯,这馒头确实挺好吃的,幸好董大哥招人时,我选择了加入,否则还吃不上这东西呢。说起来,我们当兵也有快一年,不得不说这当兵是真的累。”
一年身材矮小的士兵顺着说,说着说着把话题引到当兵上。
“苦归苦,但我们赚的也多呀!以前在临洮,我们为大户人家干杂役,一年到头能赚几个钱?勉强温饱罢了,现在有了我赚的钱,家里的总算过了个不错的新年。”
一名高个士兵接着说,说完将一杯酒一饮而尽。
在建设的一年内,城内百姓稀少,劳动力严重不足,他们这些士兵也不可避免成为劳动力,直接被实行“996福报”,要么去清理土匪、流寇,要么去帮助百姓重建房子,要么去帮忙搬运货物……总之一句话【军中不养闲人】。
不过呢,加班费倒是给够。
“是啊!多亏我们选择了参军。不过呢……你倒是真好运耶!在这一年内成功娶到一个妇媳,而我长得矮,没人看得上,真是气啊。”
矮个士兵一边用手比划着他们的身差,一边气鼓鼓说道。
“哈哈!放心吧!有我们俩帮助,总会找到的。”
高个士兵和微胖士安慰的矮个士兵。
“说的也是!”
三人干杯,把酒一饮而尽。
……
议事厅。
人员基本到齐,可本该在主位上的董卓却不知所踪。
李儒与霍雨浩一起看着今年障县数据统计单。
“这些日子的努力没有白费,整个障县已经换然一新。”
李儒看的账单上的数据,颇感欣慰。
“也亏得万忸于宗没先到先打我们,陷入到了内战中,给了我们一个安稳修养生息的时期。”
说到这,霍雨浩不由感慨万千,可能是他之前过于倒霉,把霉运给耗光,万忸于宗为兄弟报仇,先讨伐给跋拓部落的落井下石,主打一个攘外先安内,但却引起巨大的匈奴内战,自己也陷入内战泥潭。
既便打完,自身也损失惨重,现在还在舔伤口。
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成功吸引商人到来,并成功与墨家人士达成合作。
其中为了吸引商家来贸易,来恢复障县的经济,他们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降低商,放开对商业经营的时间、地点即制。
对外则把周围的流寇、土匪全打了遍,保证了贸易安全。
被俘虏的人,有的被收编,有的成为免费劳动力,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改造才能被授予障县户籍。
并且通过上报功绩,成功得到了上级的奖赏。
不过呢?虽然有商队来往,但城内工商业基础薄弱,主要是官方贸易,官方设场,雇佣百姓进行生产。
障县的其他方面也展开不同规模的建设,不过真是苦了将士们啊!给充当劳动力,加班。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发展,通过商业贸易与收取商业税,他们终于有钱了,虽然不多,但终于不用担心哪天发布不起军响、抚血金,而原地破产。
人口方面,随着董卓把跋拔部落打败的消息传开,与商业的发展,成功吸引到了一批流民,城内人口终于突破500大关。
“好消息!好消息!陇西太守张奂,召我们出征。”
随着一声爆喝声,董卓姗姗来迟。
作者:写了那么多,终于可以上历史线了!而斗罗线暂时停更,我感觉再接下去会写崩,顶多出番外。三国线本身是我的练笔之作,我很庆幸我是先写60章,再写斗罗前传,否则不知道给写成怎么样,同时,我也把之前的文章重制一次,减少Bug。
无数碎片寻找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