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外约摸百里。
一道绵延十数里的白线在雪地缓缓前行。
密密麻麻,宛如地龙过境一般。
偶尔有寒风凌冽,掀起衣角,才能隐隐约约看见那雪白羊皮之下的锋利弯刀。
正是北蛮大军!
此时边关正值大雪漂橹,积雪深达数尺,淹没马蹄。
北蛮大军便借着这漫天风雪,披上羊皮,与环境融为一体,向边关潜行。
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摸到了边关百里处。
“可汗,我们还要继续潜行吗?”哲别来到铁木可汗身边,“距离边关已经不足百里了,很有可能会被大景斥候发现。”
铁木可汗一身羊皮大大氅,头戴貂帽,脸上尽是风雪磨砺过后的坚硬棱角。
“哲别,分出二十万儿郎,绕道而走,从侧面山林绕进边关。”
“”绕关?"哲别一惊,“可汗,边关易守难攻,侧面山林更是不利于骑兵出战,您这是何用意?”
让适合平原冲锋的骑兵进入山林作战,这无疑是自损优势啊。
再说山林崎岖,又值风雪,翻山越岭,艰阻无比。
就算能翻过山林,绕进边关又有什么用?
大军还在关外,支援和补给根本送不过去。
万一边关抽出去人手,与边镇府兵合围,那这二十万骑兵,便相当于送死啊!
面对哲别的惊疑,这位纵横草原的铁木可汗淡淡地说道:
“你知道这次咱们带来了多少兵马吗?”
哲别道:“倾尽国力,足有六十万儿郎!”
铁木可汗叹息一声,“是啊,整整六十万儿郎啊,他们把身家性命都交给本汗了。”
“可是你知道咱们带了多少粮草吗?”
“粮草……”哲别愣住,他还真的不知道带了多少。
毕竟平日里他只负责操练军队,哪里管过后勤呢。
见哲别不语,铁木可汗轻声道:
“此次出征,咱们只有一个月的粮草。”
什么?
只有一个月的粮草?
哲别眼神瞪得浑圆,不敢置信。
大景边关整整驻扎了三十万大军,,又有守城之利。
这场战争,他们已经做好了持续数月的鏖战。
可是哲别怎么也没有想到,大军居然只带了一个月的粮草。
这怎么让人去打仗呢?
这不是必败无疑吗?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可是这就是事实,王庭已经没有多少粮草了。这些已经是能拿的出来的全部了。”
“此次出兵,要么破关劫粮,满载而归,要么……就只能……牺牲草原的勇士们了。”
哲别呆愣了好一段时间,他终于明白可汗什么意思了。
供养六十万草原勇士,对此时的北蛮来说,确实是有些艰难。
但是如果通过战争,可以消磨一些人口,那么北蛮的压力就会大大减轻。
只要女人和孩子还在,要不了几年,草原的勇士就不会消失。
等到明年再彻底革除大景商会对北蛮人民的吃食影响,重新发展畜牧。
那么北蛮还有机会恢复到从前那样。
“大汗,真的只能这样了吗?”哲别颤抖着问道。
铁木可汗沉默了良久,最终还是一言不发。
哲别恶狠狠地咬着牙,“我这就去传令,我就不信咱们四十万大军攻城,他徐岩昭能抽出去多少人马!”
说完,他调转马头,往队伍后方驶去。
两匹战马在雪地之中缓缓前行。
二虎一手挽着缰绳,一手阻挡呼啸着往眼睛里钻的风雪。
他对着一旁的老牛喊道:“你确定听到前面有动静吗?”
老牛顶着寒风,道:“没错,之前地听的时候,就是这附近有动静。”
他娘的,你老牛最好没骗老子!
二虎极力地睁大眼睛,向远处看去,白雪纷飞,远处只有一条一眼望不到边的粗大白线在风雪中缓缓移动。
那是什么?
没等二虎看清,突然一道箭响声起。
咻!
尖锐的破空声呼啸而至。
一道黑线从远处瞬息而至,直奔二虎面门。
老牛比二虎听见得更快,瞬间就判断出箭矢的目标。
来不及多做反应,猛地一扑,挡在向二虎身前。
扑哧!
箭矢瞬间贯穿老牛的头颅,血肉崩碎,从马上掉落。
“老牛!”二虎眼眶通红,悲痛不已。
他迅速调整马身,神色狰狞地看向远处。
在调转马头的时候,他终于看清楚了那一条白线究竟是什么东西。
那是一张绵延十几里,仿佛巨网一样的白色幕布。
数十万披着羊皮的北蛮大军,借着风雪的掩盖,一路穿行至此。
羊皮使得他们与大雪融为一体,一切踪迹都被这漫天雪花掩埋。
“老牛,你他娘先睡着,老子一定回来接你回家!”
二虎紧咬牙关,最后看了一眼老牛的尸体后,随即拼命地抽打着战马,向来路返回。
他必须要赶在北蛮人之前奔赴边关,告知大帅,北蛮入侵这一则消息。
景历十一月二十三日,北蛮大军突袭边关!
背叛的红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