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二十八年秋,仁寿长公主孟思言染病过世。
自此,上一辈的时光,不再禁止而静好。没过多久,孟敏知又开始了暗搓搓的催生之路。
这一次的目标,又是成渊。
孟敏知旁敲侧击的问候成渊的后宅之事引起了本人极大的不满:“嫂子才刚又有了身孕,你不急着大哥那儿了,又来催我?谁才是要继承皇位的人?”
孟敏知一脸苦口婆心:“阿耶这是为了你和林致还有盈欢着想。多一个弟妹,盈欢在府里,也不会孤单了。何况你又常年领兵在外,这没个半年的回不来,外宫女眷进宫也不容易。你这样,让盈欢交际都不易。你看盈欢这没个弟妹,平时看人都怯怯的,大方不起来。长此以往,这样可不好。”
“这子嗣的事情也是天注定,哪里急得来?”郑宸妃出言劝道,“陛下之前让阿渊纳了一孺人一媵人,多年到底也还是只有盈欢一个。”
“盈欢聪明的紧,孔明锁,鲁班锁,这些东西哪是一个四五岁小丫头自己亲手做的出来的?再者交际之类的,人若有交际的需求,谁又会怕人了?少玩伴,我自然会让林致和孙孺人她们找伴。入宫找嘉阳昀晔不易,我自然在宫外会找其他宗亲年龄相仿的孩子和盈欢多玩耍。哪里就这样急,非需要在生一个?再者,王妃那儿,是我不想生的吗?”成渊无语,老头子越老越啰嗦,成天做这种让人无法理解的催生事情。咱们孟家什么时候看见皇帝为这种事情操心的了?
况且,这事才两年不提了!莫名其妙!
给盈欢做的风筝还没旧呢!
说到盈欢,自己也很久没有给她做新玩
具了。成渊想道,或许,我也应该再送她一些新的小玩意儿了。至于玩伴,成渊看着遥远的东宫,心里起了一个念头。
宁王府和往日并无什么不同。林致在畅月阁门外的书桌上,煮一壶花茶,慢慢地翻着王府的账簿,盈欢在一旁,举着街上新买的风车跑着跳着,戏耍着,好不欢乐。
成渊四人,对孩子,各有自己的特点。
玥真平日里喜欢给孩子诗词歌赋熏陶外,再做些小零食;成源公务繁忙,只是偶尔与孩子们见见面,说说话,除了基本的道理,基本无为而治;成渊致力于用自己的手工给孩子做一些玩具,甚至包括送昀晔的草编小动物;而林致,则喜欢给孩子送自己亲手缝制的香包,菊花枕头一类的东西。
而其余的时间,则是她处理王府的事务,做自己的事情,而盈欢则如同今日一般在一旁玩耍。
孺人孙婧和媵人胡皎月二人到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其乐融融,安然的景象 。二人见了,不免驻足。
虽然二人都觉得,能姐妹二人朝夕相见,可抵岁月漫长,孩子于她们而言可有可无,但看到这般场景,还是会心生向往。
“明儿就是盛乐县主的生辰了,不知王妃今年想要如何为县主庆生?”胡皎月好奇问道,温柔的鹅蛋脸上,满是期待。
“盈欢喜欢的东西备给她就是了。”林致安和地说道,看向盈欢的目光中满是母亲的慈柔。
“说来也是有趣,盛乐县主看着怕生文静,平日里竟然喜欢摆弄制作小玩具,全然喜欢捣鼓这些调皮小男孩子的东西。”孙婧笑道,“这样一来,王妃的医术可传给谁好呢?我看盈欢似乎对医术的东西,并不敢多少兴趣。”
“妹妹这样说,是对医术感兴趣了?”林致翻着王府账簿,安然道,“若是你愿意学,我这赶鸭子上架,当这传道授业的师父,也无可不可的。”
“王妃说笑了。”孙婧笑道,“我自来只通文墨,对于此道,确是笨得很。若是皎月妹妹来学,倒是能快些。”
“婧姊姊谬赞了。“胡皎月有些慌乱,不好意思道,“我也不是什么聪慧之人,只是家中母亲多病,于此事上,自然比姊姊多一些心罢了。”
“能为孝道比旁人多关注这些,已实属不易。妹妹就不要妄自菲薄了。”林致笑道。
东宫,麒德殿。
“你方才说,你想多找几个亲戚家的孩子去东宫玩耍?”成源从一堆奏折里抬头问道。
长公主去世以后,因为孟敏知的缺乏安全感,太子成源的公务变多了,孟敏知也越来越把公务交于他,让他更多地接手政务。如今,成渊见他,比之前要难上许多了。
“是的。眼看着昀晔也要开蒙读书了。这也算是提前替他寻几个伴读。”成渊眼光熠熠,话里话外,满是对此事的期盼。
“想来也不是不可。”成源匆匆在奏折上快速地做了个记号,说道,“盈欢也送入宫来,多处一段时间,想来也不会怯怯的怕生了。”
自己的小心思被看透,成渊有些不好意思:“那是自然。”
“快到八月十五了,盈欢的生辰礼,你想送给她的是这个?”成源抬头继续看道。
“是啊,除了昀晔嘉阳他们,盈欢也难得有玩的开心的玩。”成渊回答道。
“成。”成源低下头,继续他的公务,“我会向阿耶提起此事的 。”
成源说到做到。
八月十五的中午,盈欢的生日小宴如同往年,简单快乐地举行了。盈欢吃了长寿面和自己最爱的糖醋系列,开心地露出了甜美的笑容,一脸的小幸福与满足。林致和成渊也微笑着,看着盈欢与人前不同的调皮活泼地蹦着,跳着,一脸幸福,和她一起幸福快乐着。
晚上,宫中按照惯例举行宴会,宴会上,孟敏知当众宣布,要为太孙昀晔,选伴读入宫。
八月十五过后,甄选伴读的事儿开始实施了。
“盈欢是肯定要入宫的,还有王小九娘子。蕙纨的孩子年龄相仿的可以叫上。除此之外,敏树的几个外孙也可以叫上。”景运殿,苏嫮翻着宗亲外戚递上来的自家孩子年龄名单,如是说道。
“这重要的还是性子。”孟敏知说道,转头看向一边的玥真,“这是给你的儿子选伴读,我老了,精力有些不济,还是太子妃自己来参详的好。选几个,太子妃来决定吧。“
玥真一翻花名册:“永嘉公主的养女韦清,似是不错,我听得那是个老实孩子,最是懂礼的。昀晔调皮促狭,老实不足,需要这样一个小娘子来中和中和,我提议选她。”
“行。”孟敏知看着比昀晔小上一岁的韦清,点了点头。
“如是这样,太子妃也荐一荐自家亲戚吧,我们也希望选进来的孩子,和太子妃一样富有诗书气质。昀晔有些过于跳脱了。”苏嫮说道。
“那末,再添一位我家表姊吴氏所生之子吧。”玥真说道。
“允。”孟獐子提笔,在两个名字上,各打了一个圈。
玥真的月份逐渐大了,行动日渐不变。明眼人看着我,也知道她不宜过度操劳,于是东宫妃嫔的管理,也逐渐地需要有人分忧了。成源也知晓此事,于是点了向来稳重的李良媛来辅佐玥真处理东宫的事务。
说来李良媛,那也是个妙人,当初她入宫完全是因着孟敏知想多抱几个孙子,被应制选入宫中。入宫后宠了几日,闹了几日与崔良娣“争宠”的小水波,就再无波澜。如今长日不见,和崔良娣竟然打成了一片,好的一个人似的,时常一块抚育二皇孙昀曙。两个人轻易地就因一次吃的交集,成功不打不相识,从争宠对象成了相互扶持的好姐妹。如今一心一意地替好姐妹崔良娣的孩子打算,常日里二人见着对方就心生欢喜,看昀曙的目光,好似自己亲生的孩儿。也不知是怎样的人格魅力,让她能够这样,成就了东宫姐妹的一对新传奇。上次让众人如此啧啧称奇的,还是郑宸妃和独孤惠妃。
说来,这是她第一次辅助处理东宫事务,从前这种事,都是濂珠和宫中女史辅助。坐在殿中,处理各种明细,真的是再繁琐不过的事情。
说实话,李舒镜觉得,辅助太子妃,这是太高看她了,她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甚至还喜欢偷着吃美食。吃吃吃,偷着去玩和偷吃几乎是她未嫁前的最爱,她吃,她玩,她学的端庄大方,但大方得体只是她对外的交际需要,实际上自己真的不出众。不像太子妃那样才华横溢,也不像崔良娣那样一舞动人。她喜欢的,只有清澈的溪水,和溪水一样的生活。
尤其是,现在摆在她面前的,还有东宫的妃嫔月钱花销,还有东宫的宫人管理。这一切让她再次感叹,太子妃不容易啊。
她偷偷抬起头来看了一眼玥真,太子妃,在干嘛呢?
玥真当然还在忙亲友团的伴读的事情。
成渊提出亲友团的原因,她早就在宫宴上明白了。
亲友团,也是成渊给盈欢的礼物,所以这次选人,一定要给盈欢选一个和她性子相投的,最好有共同的喜好。
盈欢内向,又喜欢弄些机巧的小玩意儿。
于是玥真也在找一个同她一样乐于此道的。
这样的人,去哪里寻呢?
挑来挑去,总是找不到合意的人选。
不,把范围扩大了找?
玥真轻轻点了点笔头,将范围扩大到了妃嫔家中去。
一斛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