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这么长时间了,还没问过你叫什么名字呢。”老者的声音温和而亲切,带着一丝宠溺。
少年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个温暖的笑容:“师父,我叫何永志。我们相处这么长时间,我却一直没告诉您我的名字,真是失礼了。”
老者微微一笑,眼神中透着一丝欣慰:“何永志,好名字。志向远大,未来可期啊。”
何永志低下头,眼神中透着一丝坚定:“谢谢师父。我会努力的,不辜负您的期望。”
这少年便是何永志。今年二月,何永志与无心一同跌落山崖,却奇迹般地未死。他们在半空中被一棵粗壮的树枝挂住,虽然身受重伤,但命悬一线之际,命运却给了他们一线生机。金威在崖底所见的那具被狼群啃食的尸体,不过是巧合——那是两位早他们一步坠崖的不幸者,其衣着颜色与何永志和无心相近,才让金威误以为二人已死。
二人身受重伤,动弹不得,在树上挂了三天,但老天仿佛不希望他们死一般,到了第四天,奇迹发生了。天上居然掉了一只被射落的大雁,正好落在何永志嘴边。此时的何永志早已饥渴难耐,哪还管得了那么多,一口咬破了大雁的喉管,咕咚咕咚喝干了它的鲜血。他本来功力就不弱,吃了东西后,伤势恢复得快了很多,渐渐地,他能动了。
但爬下崖底或者爬上崖顶依然非常困难。何永志不得不借助无心的帮助,于是将大雁与无心分食了,同时吃些树叶树皮。二人相互扶持,渐渐地恢复了一点力量。最终,他们合力离开了悬崖峭壁,重新回到了山林之中。
伤势稍愈后,无心立刻离开山林,重新走上官道,往西逃去,何永志紧随其后。二人从封开县的山林中一路朝西,无心心知何永志不会放过自己,因此一刻也不敢停留,拼命地逃命。何永志则紧追不舍,心中充满了复仇的火焰,誓要将无心绳之以法。二人虽迫于形势合作过很多次,但彼此之间的仇恨从未消减,每一次的合作都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一旦有机会,何永志就会毫不犹豫地出手。
然而,二人都身受重伤,行动极为不便,纵使骑马也行得很慢。他们不得不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前行。一路上,他们不仅要忍受伤痛的折磨,还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他们靠近了就打上几招,稍远一些就继续赶路。每天只能行进二三十里,原本几天就能走完的路程,他们却足足走了一个月!
在桂平县的山林中,何永志终于追上了无心。二人交战了好数百回合,刀光剑影,杀气腾腾,双方的武器都打断了。最终,何永志凭借深精湛的武艺,胜得半筹,将无心打伤了。无心见大势已去,放弃了抵抗,安心赴死,他提出了一个要求:他想在临死前看一眼武功秘籍和藏宝图。
何永志深知这本《江湖旧事录》就是无心的心病。多年来,无心一直执着于这本册子,认为它藏有武功秘籍和藏宝图,为此不惜做出许多错事,甚至害死了陆爷爷。何永志从怀中掏出那本破旧的册子,递给无心。无心接过册子,翻开一看,却发现里面只是陆从文行走江湖的记录和他自己画的路线图。他愣住了,眼神中透出一丝绝望。
“这不是武功秘籍,也不是藏宝图。”无心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悲凉。
何永志冷冷地看着他:“我们早就告诉过你,这不是武功秘籍,也不是藏宝图。你却一直不肯相信,非要追着这个虚无的东西不放。”
无心躺在地上,眼神中透出一丝绝望。他早该知道的,那么多人告诉他,这本《江湖旧事录》只是一本普通的记录,根本不是什么武功秘籍或藏宝图。陆老伯、陆芸、何永志,甚至更多的人,都曾劝过他,但他就是不肯相信。他被自己的执念蒙蔽了双眼,为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做出了这么多错事,甚至害死了无辜的人。
突然,他发出一阵凄厉的笑声,那笑声中充满了自嘲与痛苦。“我到底做了什么啊,我竟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啊哈哈哈哈……”他的笑声在山林间回荡,却渐渐变得沙哑,最终戛然而止。气急攻心之下,一口鲜血猛地从他口中喷出,他缓缓地倒在了地上,身体抽搐了几下,便不再动弹了。
何永志站在一旁,看着无心的尸体,心中五味杂陈。他本以为自己会感到解脱,但此刻却只剩下一丝无奈与惋惜。无心的死,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执念,有时会让人迷失自我,甚至走向毁灭。
他默默地收起《江湖旧事录》,转身继续踏上了自己的旅程。无心已死,虽不是自己亲手所杀,但无心死前已经悔改,陆叔叔和爷爷在天之灵也会欣慰吧。如今他要回去找金威算账,就算打不过金威,死就死了,也好过报不了仇,一辈子苟且偷生。
就在何永志准备下山之时,他的目光被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吸引住了。老人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看起来像是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气息。何永志心中一紧,他快步走过去,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扶起,探了探老人的鼻息,发现老人虽然全身冰凉,气息微弱,但却还活着。
只听得老人用微弱的声音喊道:“水……水……”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和虚弱。他从腰间解下水囊,轻轻拧开盖子,将水囊凑到老人的嘴边。轻轻扶住老人的头,将水缓缓地喂到老人嘴里。老人贪婪地喝了几口水,微微睁开眼睛,目光中透出一丝感激。
何永志看着老人,心中涌起一股温暖的感觉。他轻轻拍了拍老人的肩膀,轻声说道:“别担心,没事了。”
老人喝了水,气色好了许多,但仍浑身发抖。何永志拿出自己的干粮给老人吃,老人狼吞虎咽地吃完了。
老人缓过一口气后,缓缓开口说道:“孩子,谢谢你救了我。我今年七十有二,我在三十年前就瘫痪了,但因为年轻时练武,身体还算不错。我独自一人在这片梅林中生活,靠着虫子、蚯蚓,还有树皮草根,竟然活了三十年。”
何永志点了点头,示意老人继续说下去。老人继续说道:“只是不知最近是否是老了,前几日下了一场暴雨,我便病倒了,也没有力气去捕捉虫子了。我旁边水坑的水也喝干了,就这样撑着。若是你不来,我就活不成了。”
何永志心中一动,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遭遇,决定伸出援手。大哥曾教过他治疗一些简单的风寒,他按大哥所教,采了一些草药,给老人治病。
老人说:“我可能活不了多久了,你能送我最后一程吗?”
何永志心想:我现在去找金威就是送死,早死晚死也没区别,不如做个好事,送送这老人,给他料理完后事再去报仇。
在何永志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的病情逐渐好转。何永志每天为老人喂水、喂食,。几天后,老人奇迹般地康复了,气色好了许多。
老人问道:“永志,你看着满天飘落的梅花,有什么想法?”
何永志被老人的话拉回现实,从回忆中缓缓醒来。他的目光重新聚焦在眼前的梅花上。梅花在寒风中轻轻飘落,姿态各异,有的轻盈如雪,有的旋转如舞。何永志微微皱眉,沉吟片刻后,缓缓说道:“师父,这些梅花虽然轻盈,但每一片花瓣都有自己的轨迹。它们飘落的速度虽然慢,但似乎有一种规律可循。”
老人微微一笑,眼神中透出一丝赞许:“你说得对,每一片梅花都有自己的轨迹。这就像我们的武学,虽然看似复杂,但其实也有规律可循。你能否从这些飘落的梅花中,找到它们的轨迹,然后用树枝刺穿它们?”
何永志愣住了,他从未想过要用树枝刺穿飘落的梅花。他有些迟疑地问道:“师父,这怎么可能做到呢?梅花那么轻,飘落得又那么慢,树枝又没有尖刃,我怎么可能用树枝刺穿飘落的梅花呢?”
老人微微一笑,眼神中透着一丝深意:“你试试看,不要想着结果,只专注于过程。记住,真正的武学,不仅仅是力量和技巧,更是专注和控制。只有当你的心静下来,才能感受到梅花飘落的节奏,才能精准地刺中它。”
何永志点了点头,虽然心中仍有疑惑,但他决定按照师父的指示去做。他拿起一根树枝,站在梅花树下,仔细观察着飘落的梅花。他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自己的呼吸,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树枝和梅花之间。
一朵梅花缓缓飘落,何永志手中的树枝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精准地触碰到了梅花。虽然没有刺穿,但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何永志心中一喜,继续尝试。
老人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何永志的练习,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何永志已经开始领悟到武学的真谛——专注和控制。
接下来的几天,何永志每天都认认真真地在梅树下训练。一开始他只是偶尔能刺中,到了后面,他已经能精准无误的刺中每一朵梅花了,但离刺穿还是有些距离,不是力道小了,就是力道大了。
老者道:“永志,要注意力道的把控。就如拉弓一般,力小则箭落,力大则弦断;亦如煮茶,火弱则味淡,火猛则汤苦;而刺梅亦是如此,劲轻则难透,劲重则花飞。”
何永志凝神静气,将师父的话反复咀嚼。他放慢动作,不再追求速度,而是细细体会每一次出枝时力道的流转。
起初,他刻意收着七分力,却发现梅花虽被刺中,却仍差一丝未能穿透。再添一分力,花瓣又被推开。他尝试灌注几分内力进去,花瓣直接被震得四散。
如此反复三日,他的袖口已被梅枝磨破,指尖也结了薄茧。直到某个雪后初霁的清晨——
一片梅瓣随风打着旋儿飘落。何永志忽然闭眼,手腕轻抖。
"嗤!"
枝尖穿透花瓣中央,露珠顺着梅纹裂成两半,竟未溅落。
老者欣慰地笑道:"可知道方才用了几分力?"
何永志看着仍在枝头颤动的梅花,恍然道:"弟子...不知道。"
"这就对了。"老者突然深吸一口气,枯瘦的胸膛剧烈起伏。一片落梅被气流卷着飞到他面前,悬在唇前三寸之处。只见他喉头滚动,猛地一啐——
"嗤!"
一滴晶莹的唾沫如离弦之箭激射而出,精准贯穿飘摇的梅瓣。那梅花轻轻一颤,中央赫然现出个浑圆小孔,边缘竟无半分撕裂。
"瞧见了?"老者松弛的脖颈重新靠回轮椅,喘息间带着笑意,"力道这东西..."他望着缓缓飘落的穿孔梅瓣,"你越想攥住,它越像指间沙。当你不算计力道时,你才真正做到随心所欲。"
何永志眼睛一亮,嘴角不自觉扬起敬佩的笑意。他快步上前,仔细端详那片被师父唾沫穿透的梅花,手指轻轻抚过那个浑圆的小孔。
"师父这一手真绝了!"少年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雀跃,"弟子练了这么多日,用树枝都刺不这么圆整,您这一口气..."说着还忍不住模仿着师父吐气的动作,腮帮子鼓得老高。
老者被他这模样逗得咳嗽着笑起来,花白的胡子跟着一颤一颤。何永志连忙蹲下身,轻拍着师父的后背,眼睛却还盯着那片梅花看个不停。
"瞧你这猴急样,"老者缓过气来,眼中带着慈祥的笑意,“你天赋很高,只要用心练习,就没有你练不成的功夫。”
又过了几天,何永志已经能够熟练地用树枝刺穿飘落的梅花。他的动作越来越精准,力道的掌控也越来越熟悉。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对力道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师父,我已经能很轻松地刺穿梅花了,是不是可以开始学招式了?”何永志兴奋地问道。
老人点了点头,眼中透出一丝欣慰:“你做得很好,永志。你对力道的掌控已经很熟悉了,现在可以开始学招式了。记住,招式只是手段,真正的武功在于力道的精准掌控和专注力的结合。”
“这门武功是我三十年前所创,名为落梅剑法,因共有十一式,也称落梅十一剑。今日我们先从第一式‘梅影初绽’练起。此招口诀为‘轻颤如蕊,虚实难测’。使剑时,剑尖需轻颤,仿若初绽梅花之颤动。此招意在试探对手虚实,剑尖的颤动可迷惑敌人,使其难以捉摸你的真正意图。看似轻柔,却能在瞬间刺出,精准寻找敌人的破绽。”
老者虽然四肢瘫痪,无法亲身示范,但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内功,用精准的语言为何永志指点迷津。起初,进展确实有些缓慢,何永志常常因为无法完全理解老者的意图而感到困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领悟到了老者话语中的精髓,对每一招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接下来的几天,老者并没有急于传授何永志后面的招式,而是让他反复练习第一式——梅影初绽。老者深知,落梅剑法的每一招每一式虽各有特点,但都蕴含着相似的武学原理。何永志天赋极高,只要能彻底领悟第一式的精髓,后面的招式自然能触类旁通。
“永志,这第一式看似简单,却蕴含着落梅剑法的核心要义。”老者的声音虽低沉,却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坚定,“你天赋很高,只要能将这一式练到极致,后面的招式自然能融会贯通。”
何永志点了点头,眼神中透出一丝坚毅。他明白老者的用心,也知道自己肩负的重任。于是,他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第一式的练习中,反复琢磨老者所说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次力道的掌控,每一次剑尖的抖动。他深知,只有将基础打得坚实,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随着何永志对第一式越来越熟悉,老者开始传授后面的招式。
“永志,这第二式名为‘寒香拂面’。口诀是‘横扫如风,借力打力’。剑身要快速横扫,形成一个弧形的剑圈,如同寒风中飘散的梅花香气。这一招可以同时应对多个方向的攻击,利用剑圈的弧形轨迹,将敌人的攻击引偏,甚至借力打力,反击敌人。”老者详细解释道。
何永志点了点头,拿起树枝,按照老者的指导,开始练习。他全神贯注,剑身快速横扫,形成一个弧形的剑圈。他反复练习,逐渐掌握了这一招的精髓。
“这第三式名为‘雪中傲骨’。口诀是‘自上而下,力贯剑尖’。剑尖自上而下快速刺出,如同枝头积雪坠落。这一招的力道集中于剑尖,专攻敌人的上肢要穴,如肩井、曲池等,迅速突破敌人的防御。”老者继续传授。
何永志再次点头,剑尖自上而下快速刺出,力道集中于剑尖。他反复练习,逐渐领悟了这一招的要点。随后,老者依次传授了第四式“疏影横斜”、第五式“玉瓣轻舞”、第六式“暗香浮动”、第七式“凌寒独放”、第八式“冰心一片”、第九式“月照梅林”、第十式“风剪梅枝”和第十一式“落梅归尘”。
每一式都有其独特的口诀和要点,何永志在老者的指导下,逐渐掌握了每一招的精髓。他发现,每一招虽然各有特点,但都蕴含着相似的武学原理。他一窍通百窍通,进展飞快。
“永志,你做得很好。落梅剑法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有其相似之处,你已经做到了融会贯通。只要继续努力,成就不可限量!”老者欣慰地说道。
何永志点了点头,眼神中透出坚定:“师父,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太平侠客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