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香见听了半晌,没听出她真切的用意,便抿唇不言。
太后好脾气地笑笑,好像刚刚那个敲拐杖的不是她一样:“看来是不能了,想来即便住在京中,你也日日惦念。大清素来以礼待人,对投诚的部族更是极尽关怀,你既有忧愁,便没有坐视不理的道理。”
“如此,哀家倒有一法。哀家的慈宁宫,常年就哀家一个,自柔淑长公主嫁出去,更是清冷。你若不嫌弃,便来哀家这里稍歇两日。一来可以随时了解寒部动向,亲眼见证,好向所有人证实,大清绝非言而无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二来,哀家这地方清净,不会有外人打搅,两下都安然了。如何?”
太后说得轻描淡写,但在座谁不清楚这其中的真意,慈宁宫是什么人都能住进去的吗?命妇夫人拜访都要先递牌子,一个部落所谓的公主,哪怕是在那里小歇几日,享受的,也是真正公主的待遇啊!
或许这对寒部是一种极好的安抚,寒香见咄咄逼人颠倒黑白,大清却不计前嫌以礼相待,有与寒部的胜仗在先,不会有谁以为大清是惹不起,反而会为大国的宽广胸襟深深折服,以战止战后是真正的,以德服人!
但在众人精心里,同样有一个念头挥之不去。太后此番发言,真的没有其他的私心吗?寒部再如何,也是个边地的小部落,别说京城这些,连蒙古一些大族都比不上。如若真的意图安抚,当场封个格格或者诰封,不是来得更直接些?
他们的猜测没错,琅嬅离得近,看得更清楚,太后这番言语背后的真正主使,是皇上,皇上给了她一个眼神。
彼时太后先是微怔,然后反应过来,面上八风不动,心里的问号已经非常多了——就非要让寒香见进来啊?就非要她做这个拉皮条的人啊?
她又转念一想,这种事对太后来说,也算不得过于稀奇,若非这位皇帝在登基之初就大刀阔斧收拾了她的党羽,她权利仍在,少不得也要往他的后宫安插几双眼睛……所以还是记着当年的事?
太后几乎要为皇帝的小心眼气笑,又不得不出来做场面上的调和。言语里描述出的花团锦簇冠冕堂皇是真的,不过貌似,也无需太过担忧,皇上借她的手把寒香见暂留宫中,不完全是被美色所迷——根本不可能是为美色所迷,估计是他那控制欲又发作了。
这个道理她懂,琅嬅懂,下座的妃子们却有些如坐针毡的味道了。
她们当然知道寒香见入慈宁宫,不过是入后宫前的一道程序,这多年在后宫摸爬滚打,对乾隆皇帝定下的不成文的规矩也有所了解,再不济,厄音珠和巴林湄若还在天上看着呢,真要做出争风吃醋的样子来,只怕会接了如懿的班,发配冷宫冷静了。
但是寒香见这样配置的人和她们共处一室,便是不为恩宠考虑,也要为自己的心脏想一想啊!人家在这里都敢为她的心上人自杀,想化蝶双宿双飞了,要是被迫成了杀夫仇人的妾室那不得当场疯掉,带着她们也不得安宁?
如懿传:凤皇来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