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方屿深入秘洞,洞内走势逐渐开阔,几个火折虽然悉数在途中夭折,洞内却愈发明亮通透,根本无需借助火光照明。
这是一个瑰丽动人的冰雪世界。
周围石壁裹着一层厚厚冰霜,时不时有冰棱突兀而出,一座座奇形怪状的冰雕浑然天成,晶莹剔透,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美。
这座不曾受到冰雪影响的奇特石堆让方屿停下了脚步。
自从方屿进入这片冰雪世界,便感知到此间灵气与外界天差地别,殊为浑厚,再看向身前这堆大小近乎一致的古怪石头,不由猜测这些石头会不会是灵石?
灵石是修士修行的必备之物,也是修士间用来交易的主要货币,借灵石修行,其修行速度远胜于吸纳天地灵气。
方屿认真打量着石堆,没敢伸手去触碰,只皱着眉头喃喃道:“看它们摆放的位置....明明毫无章法,又好像有迹可循,是阵法?”
为了应证这一猜测,方屿默运《养气经》,不时便欣喜若狂。
“真是灵阵?!如此说来,这些石头定是灵石无误,等等,难道此地是一处修士遗府不成?”
关乎灵阵,方屿也只在剑堂藏书里见过。
一般修士使用灵石吸纳灵气,会浪费掉大部分灵力,灵阵则是高阶修士搭建的一种阵法,它能促使灵石与天地灵气水乳交融,阻绝其内灵气消散,也就是说,一个足够强大的灵阵能让修行事半功倍,甚至数倍也不是不可能。
方屿绕着灵阵转悠了好几圈,然后回身退至数里开外,想了想,为求谨慎又退了好几步,这才施展出一道冰棱符。
眼前灵阵晦涩繁琐,哪怕给方屿几年时间估计也无法触及冰山一角,既然如此,他只好退而求其次,拿不走灵阵,拿走灵石总行吧?
当疾驰而去的冰棱化成齑粉,方屿不意外也不丧气,接着又甩出五道冰棱符,结果仍是无一幸免。
无计可施的方屿索性盘膝坐下吸纳灵气。
寻找念冬之事,暂时已被他抛诸脑后,他虽不知这地方究竟冷到了何种程度,但灵阵尚未被人取走,说明连禹岩也不曾涉足此地,一个小女孩就更不可能靠近。
隔了许久,方屿蹒跚起身,按原路返回。
方屿毫发未损走出宗祠秘洞,苦苦等候的镇民们如释重负,唯独林嫂忧心忡忡,满怀愧疚道出念冬之事,一个劲儿地道歉,反倒是方屿出言安慰,让林嫂尽管放宽心,他可不会因此心有不快。
后来几日里,方屿偷摸潜入宗祠秘洞的次数一天比一天勤快。
由于灵阵的关系,他很快进入了引气境第二个小境界,息如潮涌。
如果说“引气入体”需要吸纳灵气,循环大小周天,使四肢百骸、穴窍经络受灵气滋养,那么“息如潮涌”就得学会控制如潮涌一般的灵气。
通俗点来说,灵气就好比是水,身体各处经络穴窍是很多个杯碗,方屿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杯碗盛满水。
数日后,趁着四下无人,方屿轻车熟路潜入宗祠秘洞。
这次他身上多了一叠崭新符箓。
老黄留下的符书叫《太初宝箓》,名字起得是挺威风响亮,就是内容跟方屿想象中的符书有些不太一样。
按说一本符书理应教人绘制符箓才对,这《太初宝箓》偏偏不走寻常路,关于绘符,只在第一层“符境”中占尽篇幅,详细叙述如何绘制符箓,以最为基础的五行符箓为主,过后便寥寥无几。
书中共分三层,第一层“符境”主讲五行符箓,说是需要以此来贯通五行之气,并借助天地间的通玄灵物凝结五行符文,待到聚元凝胎时驱引符文,以结胎之法成就五行元胎,如此“符境”方算圆满。
但除了识海中烙印着五种晦涩符文外,方屿对如何凝结五行符文一无所知,至于那结胎之法,他倒是或多或少知晓一些。
修士一旦突破开海境,达到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境界,就需要聚元结胎,而这结胎之法,同样有着三六九等之分,总体来说,结胎之法的好与坏,足以影响一名修士日后的进境和实力。
早在几日前,对符术有着过人天赋的方屿已掌握了部分初浅符箓,其中以水系分支冰系符箓进境最快,此次携有冰柱符共计一十六张,为了这些个玩意,他可是足足画废了数百张黄纸。
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行至灵阵区域,方屿从腰畔布囊拿出一叠符箓,默运呼吸之法前,怨念十足地想着,此次若仍是不成,就无需再为此浪费时间。
方屿心念一动,符箓齐飞,十六根尖锐冰柱粗壮如房梁,尽数刺向灵阵。
也不知是天可怜见,还是方屿的碎碎念起了作用,冰柱最终很是艰难地破开了灵阵,不多时,此间灵气和栖霞镇再无差别。
方屿赶紧小跑上前,弯下腰,先行拾起一枚浑圆石块,面露惊喜道:“温润如玉,刀兵难伤,错不了!”
他虽没见过灵石,但可以确认,这些石块和书中所载一般无二,想也没想便将石块逐一放入早早备下的行囊,足足三十六枚。
然后眯起一对黑黝黝的招子,直勾勾盯着前方,眼神炙热。
宗祠秘洞究竟通往何处?灵阵跟灵石又是何人所留?这些天,他闲暇时一直都在苦苦思索,可惜仍是云里雾里。其实他花费好几日功夫绘制冰柱符,始终按捺不前,未尝不是心存试探之意,但眼下看来,灵阵和灵石大概率是无主之物,而这地方除了他以外,应该没有活人才对。
好奇约莫就是如此,当它打开你第一道心防,就会无可厚非地打开第二道,第三道,所以好奇不光能害死猫,更能害死人。
何况得一想二,实是人之常情。
方屿决定继续前行。
这一路行去,越发像走入了一座万古冰川,耳畔呼啸阴风如一道道凄厉呻吟,也越来越让人胆战心惊。
直到方屿被一堵巨大冰壁挡住去路。
很明显,此处已是秘洞尽头。
前方那块巨大冰壁凹凸有序,仔细观去,竟还有着一段段奇异纹路,神秘古朴,玄奇奥妙。
这是....
愣在原地的方屿发现冰壁中心篆有六道规则痕迹,细细辨认之下,只能粗略判断出是远古时的数字写法,就在方屿暗恨书到用时方恨少时,冷不丁从背后窜出一股刺骨寒意。
方屿下意识转过头,瞳孔剧烈收缩。
竟是一个通体透明的人影?
对方面貌模糊,躯体却冒着一缕缕幽深碧焰,甚是骇人。
一想到镇志里那段关于魑魅魍魉的记载,方屿登时就被吓得手足无措,哆哆嗦嗦道:“鬼鬼.....”
那鬼物似乎铁了心想让方屿吓破胆子,一个劲儿地嗷嗷乱叫,做出一副要多狰狞有多狰狞的摸样。
“你小子总算上钩了,啧啧,小爷我百八十年不曾开荤,这回终于能管个饱。”
听到这里,方屿很没骨气地昏了过去。
“胆儿这么小??得亏小爷几天前没窜出来,否则还不让这家伙当场吓死?说来这少年也算谨慎,就是太贪了点。”
“腿和屁股蛋子肉质最美,留到最后得了,头啃着也挺香,哎,手心手背也都是肉,也罢,那就从脖子开始。”
鬼魂自言自语念叨一阵,指尖绽出几缕碧焰,轻轻拂袖,碧焰如柔密发丝一般向方屿脖颈缠去。
忽然有一道幽光乍现。
这幽光先是硬生生挡住了碧焰侵袭,接着骤然撕裂成数十道,不断朝方屿头顶汇流而去,盘旋交织,逐渐形成一道图案雏形,状若人眼,甚为诡异。
在这一刻,仿佛有一股天地间久违的至强伟力,将要冲破束缚,重履人间。
鬼魂面容惶恐,竟与方屿初见他时如出一辙。
其实他第一反应是逃,不过碍于某个特殊原因,他无法离开此地半步,所以情急之下,只能再次对方屿下手。
鬼魂匆忙熄灭了寸功未建的碧焰,稍一抬手,方屿立即被掷出了冰霜覆盖的地底世界,也在这一刻,将要成型的眼珠与幽光如数湮灭。
四周重归寂然。
隔了半晌,终于回过神的鬼魂自言自语道:“那是什么鬼东西,这般阴晦诡异,和小爷我分明是一个路数,偏偏又像是小爷的克星?没道理啊,难不成这世上还有比神棍和秃驴更可怕的玩意儿?”
想起先前那一幕惊悚画面,鬼魂依然有些后怕,但念及方屿醒转后估计也没胆子再下来,他心中才安宁不少。
沉默片刻,他猛一拍脑袋。
“该死!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是此界克我,一定是此界克我!”
六百年前,他因历练误入此界,修为受到霞举界天地法则压制,这也就罢了,算是下界常态,只是不曾想会接连碰上种种怪事。
最早遇见一个臭道士和一个大和尚打架,结果被殃及鱼池,他这位不受佛道待见的过路游魂惨遭围攻。养伤期间,又撞见一名持有神族圣物的青年,满嘴仁义道德,嘴上说是要替天行道,手段却邪门得很,差点害得他被吸成鬼干。
至于逃至此处撞上的老头....
鬼魂想到这里,表情越发幽怨,心中那叫一个苦啊,偏偏不敢怒更不敢言,以那老头的通天手段,别说是怨怼和怒骂了,他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好在距离禁制失效之期已不足十年。
鬼魂侧目看向那堵冰墙,幽幽叹了口气。
数百载蹉跎岁月,几年后,他便可借此重归故里。
思前想后,他暗暗立下了一个自认为底气十足的毒誓。
“圣尊大人在上,这个破烂地方好像叫霞举界是吧?日后小爷若是再来一次,就让小爷修为毁于一旦,化作神智沦丧的凶魂戾魄。”
至于为何是凶魂戾魄?
当然是想逢人就咬啊。
霞举飞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