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晨雾使整个死寂沉沉的王城看起来影影绰绰,王城宫墙外,无所事事的守军突然听到一阵人群的喧嚣声,惊吓的面如土色,以为哪个列侯强国的军马杀进来了,立刻有人进去禀报,过了一会儿,紧张不安的守军才看清是一群国人杂乱无章的走来,马上挺起胸脯,喝令停止上前,这帮国人说王畿内天降大贤,他们来向天子举荐,诏任这位大贤,有大贤相助,可福佑我大周国嗣绵延!
这番说辞令守军心中一热,很快又有人进去禀告。
殿内天子、群臣正在为第一个禀报的消息惊的一片慌乱,眼见第二个守军又来禀报,更是惶恐,直到听完来意,所有人都长松一口气。对于招任大贤的事,也只是随便告诉群臣下去调查一下,国人若举荐属实,不妨招来一见,此时,史大夫赶紧上前也举荐夏重生,并向天子禀告了所举荐之人就是外面国人推荐的大贤,然后讲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尤其是这位先生对富国强兵的不凡见解,在王城举步维艰之时,不可错失如此人才。
经史大夫的一番慷慨陈述,一向抑郁不振的天子也呈现出难道一见的振作。就让史大夫即刻请夏先生到大殿来见。
围拢在王城大门口等候消息的国人,听说天子召见大贤,众人一片喝彩。在纯朴善良的国人心里,只要天子有大贤相助,就如商汤得伊尹,武丁得傅说一样,王畿就会再次繁华强大,天下诸侯也会络绎不绝的来王城朝贺。众人都怀着这个梦想各自散去。
夏重生随史大夫走过宽阔幽深的门洞,便是天下闻名的王场。
这片包围在龙楼凤阙中的广场,全部用三尺见方的白玉岩铺成,两边巍然排列着九座大鼎,中间形成宽约六丈的王道。这便是象征王权神器的九鼎?那时侯,九鼎是王权的标记,具有无上的神圣与权威,如同后来的传国玉玺一样,谁拥有九鼎,谁便名正言顺地拥有天子权力。九鼎分别代表着天下九州,鼎身铸刻了本州地貌,铸刻了人口物产与朝贡数字。这巍然九鼎立于王城,曾经意味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的煌煌威权。百余年来,诸侯国举凡向王权挑战,第一件大事便是图谋取得九鼎。从楚庄王问鼎中原之后,九鼎便成了天下大国密切关注的王权神器。刀兵连绵的大争之世,人们之所以还能记得洛阳,十之**,是因为洛阳有至高无上的天赋权力的象征——矗立在这里的九鼎!
九级高台上的王殿内,正中高高在上的周天子大概有四十多岁,青倔的脸上带有淡淡的忧苦之色。
夏重生拜见过周天子后,经史大夫引荐,和东周公、西周公、丞相及三公一一见过礼。
“听闻先生乘风雷,横空降临我王畿,此言当真?”上面的周天子试探的问道。
“学生近来游历天下,错过客栈,夜逢大雨,在王畿的周山上滑落下来,乡野之人误传,混淆视听,让陛下失望了。”夏重生字斟句酌的回道,他现在要尽快在官府正式场合,将自己的来历平淡化,这样可免除自己的后患,而在民间不做解释,任期肆意传播。这样也便于自己将来有所行动时,容易获得民众的拥护和支持。
“当今天下,学派纷争,百家争鸣,先生师出哪家?”面显失望的周天子随意问道。
“回禀陛下,学生师承鬼谷子。”这个答复对夏重生来说可是快速权衡后的最佳选择,当今时代比较神秘的三个学派,黄老学派的无为而治,墨家学派的兼爱非攻都不合适,只有鬼谷子的弟子近世人才辈出,而且各弟子之间往往独立不相识。
“鬼谷子的弟子?好!好!好!这是一个可出大才的学派,先生必有使我王城摆脱当前困境的高见。”周天子稍有兴致的问答。
“学生见识疏漏,恐有误视听。既蒙陛下垂询,放言讲来,望陛下斟酌。”谦逊过后夏重生讲道:
“当今的王畿如久病消磨,命悬一线的病人,国力衰疲如此,虽有扁卢妙策,无可奈何!唯今只有强其根本,然后才可徐图摆脱困境。”
“大周天下沦落如此,朕虽是整日心忧,但也无可奈何!先生所言强其根本,还请详述”周天子痛惜道。
“民为国之本,国要自强,必富民,富民为强国之源泉,求国之富者,必固其根本;求国之强者,必浚其泉源.....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夏重生将昨天给周墨弟子的一番富国强兵的论说再次道出,这番论说使周天子别有一番感触。
“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周天子重复着这句话,泪眼隐约浮现出百万王师横扫天下群雄,各地诸侯云集拜服,山呼万岁的盛大场面。不由得低吟出《周颂》:
“执竞武王,无竞威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斤斤其明,锺鼓煌煌……降福简简,威仪反反……”
伴随着周天子嘶哑的低吟,热血贲张的群臣喘着粗气。
不甘心!不甘心!怎能甘心!昔日煌煌大周,今天衰败如此,他们也曾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无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周天子、周王畿已沦为天下傀儡!
夏重生看着这帮骨鲠老臣、袭爵幼臣,强国无望,只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烈士暮年,无力回天,不由得心里也是一阵唏嘘。
君臣感叹良久才恢复平静,“先生勿怪寡人慎重,强国期望的无奈,寡人不想再经历了,你讲述的策论固然经天纬地,但富国强兵谈何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而举国之力,如此繁复错综的举措,不知先生开端从何入手?”天子敛容肃然说道。
“先富国、富民,再强兵,富国之法有万端,由最易的入手。”夏重生胸有成竹的说道。
“国库囊中羞涩,王师老弱残缺,国民贫病困苦,如此困境,先生还有信心吗?”天子一脸无奈的说道。
“这些在我预料之中,穷则困,困则图强,国势弱,譬人元气虚弱,欲强身,先调理元气,元气充足,再图强身,欲强国,先振其经济,使国民富足,待经济厚集再图国强。”夏重生信心十足的说道。
“王畿的国人只有农耕和加工作坊。许多行业或已凋敝,或投奔其他列候国家,先生可还有信心?”
“开始,毕其力于一个行业,待取获利,再渐渐带动相关行业,最终使整体经济获利。”夏重生继续信心不减的说道。
......
夏重生的胸有成竹和信心十足终于使犹豫不决的周天子看到了希望,经过反复斟酌,为了便于行事,不受爵位、官衔的限制,周天子暂时委任夏重生“客卿”职衔,专务富国大计,并下旨主管农耕的大司农姬春、主管作坊的大司空姬夏、主管土地的大司城姬秋、主管国库、仓谷的大司寇姬冬给予先生实施富国大计所需的一切方便,安排大夫史厌协助转任协助,最后夏重生提议将巡查姜礼也征调来听差。
夏重生和史大夫告辞天子回到府邸,就开始和江婉凝三人一起商议具体措施。
再兴东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